花落,花意难堪,落向泥中,可我的本意确是衔于花枝啊,修补着房梁上斑驳的花朵。卷珠帘半开半掩,乌衣半掺,最难以释怀的是王谢家族的没落啊,轻语呢喃,百般诉说,却只有老僧懂的。
注释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王谢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在此居住。
这首散曲中的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携归画栋修花口”即修补房梁上斑驳的花朵,“落花”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则寄托了作者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家族的没落以此抒发痛惜衰败之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该诗中与刘禹锡的乌衣巷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借前人语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诗人张潮(1650—1707后)怀才不遇,流寓扬州十年之久,不免也染上沈仕(约1490—1565)的香奁曲风,如〔南中吕驻云飞〕“效沈青门唾窗绒十首”、〔南仙吕桂枝香〕“十香曲”十首之类,是其小令的主体风格,但在套数中竟出现隐括《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吊古战场文》四套悲愤慷慨的曲风,想必是受到时局剧变的激发。在张潮小令一片南曲软香气息中,唯有〔南商调黄莺儿〕“赠花间四友”较为可观,其“赠莺”云:“爱煞小幽禽,着黄衣,恰似金。……喜愔愔,天生不妒,到处结同心。”似在赞美天真无邪的美少女(或美少年);其“赠蝶”云:“双飞惹得我痴心艳。美修髯,便教梦化,栩栩又何嫌。”化蝶的遐想,倒也浪漫。四首咏物之中,私意以为“赠燕”与“赠蜂”是以重笔书写言外心声。
-
黄莺儿·客枕恨邻鸡
客枕恨邻鸡,未明时,又早啼。惊人好梦回千里。星河影低,云烟望迷,鸡声才罢鸦声起。冷凄凄,高楼独倚,残月挂天西。...
- 78
-
黄莺儿·塞上重阳
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 471
-
黄莺儿·苦雨
《黄莺儿·苦雨》是明代女诗人黄峨的散曲作品。这首小令,情景结合,抒写作者思念夫婿的愁苦,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全曲九句,每三句可分为一层。第一层写主人公所为。第二层写主人公所见。第三层写主人公所想。三层之间环环相扣,情感层层推进,真挚感人。...
- 874
-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 5
-
襄阳行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只言一世长娇宠,那悟今朝见别离。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是君妇,识君情,怨君恨君为此行。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大堤诸女儿,怜钱不怜德。...
- 2
-
长干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远方三千里,发去悔不已。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常恐游此山,果然不知还。...
- 2
-
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门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 ...
- 40
-
长干行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北客真三公,朱衣满江中。薄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 4
-
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 3
-
采莲词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 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