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从军行

马君武 〔近现代〕
北狄寇边郡,飞电羽书急。
军人别慈母,整装赴前敌。
母亦无所恋,母亦无所愁。
生儿奉祖国,岂为家室谋?
儿父战死日,儿生未十年。
不辞教养劳,望儿成立贤。
教儿读历史,往事足歌泣。
祖国岂不美?世界昔第一。
教儿练身体,丈夫之本领。
周处杀三蛟,项籍力扛鼎。
教儿习射击,典钗买枪剑。
刺肌戒爱国,隐隐字可见。
儿今年二十,投身事戎行。
父志既已继,母愿志已偿。
北狄吾世仇,膺惩今所急。
祖国尺寸地,不许今人失。
母亦无所愁,母亦无所恋。
不望儿生还,恐儿不力战。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沙俄侵犯我国边疆,飞电像羽书那样紧急。
军人告别慈爱的母亲,整装奔赴前线杀敌。
母亲亦无所留恋,母亲亦无所忧愁。
生儿就是为让他奉献祖国,岂能为家室谋利益。
儿父战死之时,儿子未满十岁。
不辞教养的劳苦,希望儿子成为有才能之人。
教儿学习历史,往事足以可歌可泣。
祖国岂是不美?她曾居世界第一。
教儿锻炼身体,练就一身男子汉本领。
像周处那样能除三害,像项羽那样能力扛铜鼎。
为教儿练习射击,典卖钗环购买枪剑。
像岳母那样,在儿背上刺字,告诫他要爱国,所刺字迹隐约可见。
儿于今年二十岁,从军参加抗俄队伍。
父亲的遗志既已继承,母亲的心愿亦已满足。
沙俄是我世代的仇敌,抗击沙俄是当务之急。
祖国每寸土地,都不允许在当代人手里失去。
母亲亦无所忧愁,母亲亦无所留恋。
不指望儿子活着回来,惟恐儿子不奋勇杀敌。
注释
1.从军行:题下原注“甲辰”(1904年)。
2.北狄:本指北方的少数民族,此指沙皇俄国。1900年,沙皇俄国武装入侵中国东北三省。1904年,为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日、俄在中国境内爆发战争。寇:指侵略者来侵犯。
3.飞电:闪电。羽书: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4.成立贤:成为有才能之人。
5.世界昔第一:指中国从前在世界曾是第一强国。
6.丈夫:男子汉。
7.周处杀三蛟:据《晋书·周处传》载,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后周处杀虎捕蛟,改过自新,人们互相庆贺,以为三害尽除。
8.项籍力扛鼎:相传项羽勇武过人,力能扛鼎。项羽(前232年—前202年),芈姓,项氏,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9.典:典卖。
10.刺肌戒爱国,隐隐字可见: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投军前,其母在背上为他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戒,告诫。
11.投身事戎行:从军参加抗俄队伍。戎行,指军旅之事。
12.志:一作“亦”。偿:满足。
13.膺惩:打击和惩治。
14.力战:奋勇杀敌。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此诗虽用乐府古题,但一反其内容惯写军旅之苦,而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教子奔赴战场英勇杀敌的伟大母亲形象。
开篇六句,既初步展现出母亲的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其中,开篇的“北狄寇边郡,飞电羽书急”二句概述军情紧急,揭示国家已面临战争险境,笼罩全篇,又与“军人别慈母,整装赴前敌”二句构成因果,接着二句述说诗人母亲此刻的感受:“无所恋”,“无所愁”。表明强敌当前,报国大义重于母子之情。
之后直至结尾,皆是母亲“教儿”的话。首先是“生儿奉祖国,岂为室家谋”,再是“不辞教养儿,望儿成立贤”,二者都充分显示出母亲的广阔胸怀,完全捐弃了“养儿防老”的封建传统意识。加之“儿父战死日,儿生未十年”——孤儿寡母,含辛茹苦,但如今母亲仍以国事为重。这些话浅中有深,平中见奇,字字含蕴着爱国情愫。接着再具体地条分缕述母亲如何不辞辛劳“教养儿”:一是“教儿读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化,伟大的发明创造,曾为世界第一,以及鸦片战争后数十年来,列强欺凌的凄凉景况;二是“教儿练身体”,体强力壮,不作“东亚病夫”,并举周处杀蛟、项籍扛鼎的故事来作说明;三是“教儿习射击”,锻炼军事才能,方可上阵杀敌,并以岳母刺字事勉之、期之、警之。“典钗买剑”,犹见母亲“毁家纡难”的爱国之情。再接着的“儿今年二十,投身事戎行”二句应前“军人别慈母,整装赴前敌”。“继父志”,“偿母愿”,这在母亲都是感到欣慰的。接着再晓之以大义:“北狄吾世仇,膺征今所急”。这里,母亲直称为“世仇”,并认为讨伐抗击乃当务之急。又于“北狄吾世仇,膺惩今所急”二句后紧接以“祖国寸尺地,不许今人失”。在当时列强进逼日亟的情况下,这二句堪称时代的最强音,是对清王朝的猛烈抨击,对某些尚在沉睡中的中国人民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最后以“不望儿生还,恐儿不力战”作结,声援云霄,气冲斗牛,大义凛然,热情洋溢地表达出为祖国赴死犯难的决心,从而更使全篇龙腾虎跃,气势轩昂,豪情满怀。
全诗充满强烈爱国思想,语言质朴,如话家常,具有古乐府娓娓描述的特点,而无《从军行》旧题的凄凉哀思,“首尾圆合,条贯统序”(《文心雕龙·熔裁》),格局整齐而有变化。首叙北狄寇边,羽书飞驰,此正男儿报国之时,无国便无家,“小我”大我”,泾渭分明。此一中心题旨,贯穿全篇。而于整齐中亦有所变化,中间细述“教儿”之道,并引周处、项籍、岳飞等故事,不仅达到“以不露痕迹为高”,而且完全“使事如不使”(《寒厅诗话》),妥贴自然,如水之流,浑然一体。诗两用“母亦无所恋,母亦无所愁”(后用“恋”、“愁”颠倒),一片真情,神行纸上,可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掷地作金石声矣。情真理足,笔力能包举之。纯任自然,不假锤炼”(《蕙风词话·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沙俄违反《交收东三省条约》。拒不撤兵,进而向清政府提出七项无理要求,上海、北京等地掀起拒俄运动。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拒俄义勇队”准备开赴东北前线与沙俄侵略军作战。次年2月(1904年2月),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境内进行了分赃的战争,诗人愤而仿《木兰辞》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从军行》是近代教育家马君武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一个深明大义、教子奔赴战场英勇杀敌的伟大母亲形象,开篇六句在初步展现出母亲的形象的同时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接着六句则写母亲母亲以国事为重而捐弃了“养儿防老”的封建传统意识,之后十二句具体地条分缕述母亲如何不辞辛劳“教养儿”,紧接着四句写母亲为儿子长大成人而感到欣慰,最后八句写母亲再次强调要儿子英勇杀敌来保卫祖国。全诗充满强烈爱国思想,语言质朴,如话家常,具有古乐府娓娓描述的特点,而无《从军行》旧题的凄凉哀思,用典妥贴自然,如水之流,浑然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马君武
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后改名和,字厚山,别署贵公,号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报》的主要撰稿人。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
您可能感兴趣...
  • 从军行

    秋来风瑟瑟,群马胡行疾。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天子庙堂拜,将军玉门出。纷纷伊洛间,戎马数千匹。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平生怀伏剑 ...

    551
  • 从军行

    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奋臂攀乔木,振迹涉流沙。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夏条焦鲜藻 ...

    125
  • 从军行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0
  • 从军行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

    0
  • 从军行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0
  • 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3
  • 从军行

    边草旱不春,剑光增野尘。战场收骥尾,清瀚怯龙鳞。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几时逢范蠡,处处是通津。...

    0
  • 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0
  • 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0
  • 从军行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