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叠轻装一月迟,今朝真是送行时。
风花有句凭谁赏?寒暖无人要自知。
情重料应非久别,名成翻恐误归期。
养亲课子君休念,若寄家书只寄诗。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一个月来缓缓地为你收拾行装,今天真的到了送别的时光。
留连自然美景得到的佳句和谁欣赏?无人问暖嘘寒要自己留意参详。
我们情义深厚应该不会有长久的离别,倒是恐怕你金榜题名耽误如期回乡。
侍奉双亲教子读书你不要挂念,如果寄家书回来你只寄诗章。
注释
1.外:旧时夫妻相称曰外、内。
2.风花: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3.课子:教授子女读书。
一个月来缓缓地为你收拾行装,今天真的到了送别的时光。
留连自然美景得到的佳句和谁欣赏?无人问暖嘘寒要自己留意参详。
我们情义深厚应该不会有长久的离别,倒是恐怕你金榜题名耽误如期回乡。
侍奉双亲教子读书你不要挂念,如果寄家书回来你只寄诗章。
注释
1.外:旧时夫妻相称曰外、内。
2.风花: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3.课子:教授子女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席佩兰与其夫孙原湘皆是性灵派诗人,孙原湘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乾隆六十年(1795年),孙原湘要去南京考试,写下《人都留别》诗,席佩兰以《送外入都》诗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送外入都》是一首送别诗,妻子送丈夫进京求取功名。
“打轻装一月迟,今朝真是送行时。”诗人从打点行装写起。妻子为丈夫准备一套非常简便的行装,却足足准备了一个月,尽管自己再三拖延着,却终于还是到丈夫动身的时候,一个“真是”便将作者内心的万端思绪表达出来。
“风花有句凭谁赏?冷暖无人要自知。”真正到分手的时候,作为文章知己,便自然想到夫妻分别后,纵有美景佳句也不会有人和自己共同欣赏;作为恩爱夫妻,更想到丈夫一人在外的辛苦,便叮嘱丈夫好好料理自己。
“情重料应非久别,名成翻恐误归期”。诗人从夫妻的感情推测丈夫会尽快地回到自己身边,然而她又不能不担心;尽管希望丈夫功成名就,却又怕因此使夫妻团聚的日子更加遥远;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对于一个封建社会处于依附地位的妇女来说是非常自然的。
“养亲课子君休念,若寄家书只寄诗”这两句是作者克制住满腔的离愁别绪,对丈夫的“临别赠言”:老人我会很好地照顾,孩子我会认真地管教,家里的事情都尽管放心,你要是寄家信就寄诗吧。这里又呼应了前面第三句,作为诗歌上的知音,她从诗中更能感受到丈夫的情感,若能像平日那样相互以诗交流,也更会使自己心灵得到安慰。
这首诗从文字上就是相当平白的,几近口语,然而在平白中见真情,情更深挚。心理刻划也自然生动,尤其是第一、二句,把妻子与丈夫将要分别时那种难以描述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轻装一月迟,今朝真是送行时。”诗人从打点行装写起。妻子为丈夫准备一套非常简便的行装,却足足准备了一个月,尽管自己再三拖延着,却终于还是到丈夫动身的时候,一个“真是”便将作者内心的万端思绪表达出来。
“风花有句凭谁赏?冷暖无人要自知。”真正到分手的时候,作为文章知己,便自然想到夫妻分别后,纵有美景佳句也不会有人和自己共同欣赏;作为恩爱夫妻,更想到丈夫一人在外的辛苦,便叮嘱丈夫好好料理自己。
“情重料应非久别,名成翻恐误归期”。诗人从夫妻的感情推测丈夫会尽快地回到自己身边,然而她又不能不担心;尽管希望丈夫功成名就,却又怕因此使夫妻团聚的日子更加遥远;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对于一个封建社会处于依附地位的妇女来说是非常自然的。
“养亲课子君休念,若寄家书只寄诗”这两句是作者克制住满腔的离愁别绪,对丈夫的“临别赠言”:老人我会很好地照顾,孩子我会认真地管教,家里的事情都尽管放心,你要是寄家信就寄诗吧。这里又呼应了前面第三句,作为诗歌上的知音,她从诗中更能感受到丈夫的情感,若能像平日那样相互以诗交流,也更会使自己心灵得到安慰。
这首诗从文字上就是相当平白的,几近口语,然而在平白中见真情,情更深挚。心理刻划也自然生动,尤其是第一、二句,把妻子与丈夫将要分别时那种难以描述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