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与长子受之

朱熹 〔宋代〕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就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就不用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向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已经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被俗务所影响,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外出求学。你要是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掉以前的坏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什么两样,以后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朋友呢?
记住!记住!“勤奋学习,不要辱没了父母!”这一次行程,千万要努力呀!
注释:
1.盖:首句语气词
2.足:足够。
3.汩:搅乱,扰乱他,沉没。
4.故:因此。
5.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6.膝下:借指父母。
7.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8.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9.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0.作文:写文章
11.好:喜好
12.遣:打发,让······走
13.及:趁着。
14.夙:早晨。
15.徒:白白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友,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 。
朱熹教导儿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您可能感兴趣...
  • 水口行舟二首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4
  •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湘君谢遗褋 ...

    629
  •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 ...

    768
  • 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732
  • 白鹿洞书院学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 ...

    113
  • 熟读精思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 ...

    925
  • 鹧鸪天·江槛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0
  •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0
  •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纳湖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东渚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咏归桥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船斋考盘虽在陆,滉漾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丽泽堂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书楼君家一编书 ...

    0
  • 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