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赋
瞻彼轘辕,西走汉京,虎踞龙蟠,王伯所凭。云烟惨其动色,草木起而为兵。望崧少之霞景,渺浮丘之独征。汗漫之不可与期,竟老我而何成!挹清风于箕颍,高巢由之遗名。悟出处之有道,非一理之能并。繄南山之石田,维景略之所耕。老螭盘盘,空谷沦精。非云雷之一举,将草木之偕零。太行截天,大河东倾。邈神州于西北,恍风景于新亭。念世故之方殷,心寂寞而潜惊。激商声于寥廓,慨涕泗之缘缨 。
吁咄哉!事变于己穷,气生乎所激。豫州之土,复于慷慨击楫之誓;西域之侯,起于穷悴佣书之笔。谅生世之有为,宁白首而坐食。且夫飞鸟而恋故乡,嫠妇而忧公室。岂有夷坟墓而翦桑梓,视若越肥而秦瘠!天人不可以偏废,日月不可以坐失。然则时之所感也,非无候虫之悲。至于整六翮而睨层霄,亦庶几乎鸷禽之一击 。
徘徊流连不知所去,放眼远望那高阔光明的天空,目力极尽天宇空旷的尽头,察览这季节的严峻风貌。其时阴雨初停,景象肃杀而气氛清冷,秋风萧条满目苍凉,各种声响一齐奏鸣。秋菊鲜丽,披散着花瓣,大雁无踪,只留下叫声。庭院、岸边落下树叶,荒城中响起捣衣声。幽深的林子早早地寒冷,背阴的山崖白天也昏暗不明,浓淡不同的云气氤氲飘拂,白雾青烟缭绕升腾。杂乱的丛林片片相傍,浓重的霜露已充盈其中;送走暗淡苍凉的落日,山川益显得郁勃不平。
仰望那轩辕山,向西奔向长安,虎踞龙盘,是实现王霸之业的天然屏障。云烟惨淡而骤然变色,草木林立犹如兵卒。怅望嵩、少两山晚霞映照下的彩景,憾恨那独上嵩山的浮丘公渺茫难寻。仙人到底不可约会,终竟使我衰老而有什么成就!汲取高洁的风尚于箕山颍水之旁,仰慕那隐居于此的巢父、许由的遗名。明白了出仕隐退各有一定的原则,并非一个道理所能兼容。这嵩山的山林石田,是景略曾经隐居躬耕过的。老螭盘曲环绕,其精灵湮没在空谷之中;它不能在雷霆云雾之中腾飞,却将和草木一道凋零。太行山横断天宇,黄河向东倾流,遥远的神州故乡在西北方向,恍惚间仿佛置身于当年新亭环境之中。感念变乱正纷滋复杂,寂苦落寞而心惊胆战,广阔的天空激荡着秋风的悲号,黯然伤慨涕泗沿帽带不绝而下。
唉!事情达到极限之后就发生变故,情绪无非产生于受到剌激的时候。那豫州志士祖逖,于慷慨击楫的誓言中表达了复济北伐的决心;封侯西域的班超,奋起于替人抄写的穷困潦倒之中。相信人生必然有所作为,怎能饱食终日以至头白!况且飞鸟都怀恋故乡,寡妇也为国家命运而担忧,岂能将祖坟被掘家园沦丧,视作他人损益之事?天意民愿不可忽视,良机类运不可坐失,然而对于人世时运的感慨,并不是没有候虫的悲哀,至于展开双翼觑视云霄,也期望像鹰雕那样去翱翔搏击!
注释
1.裴回:犹“徘徊”,徐行的样子。徙倚:犹豫徘徊。
2.放目:极目远眺。高明:此当指天空。
3.岁律:岁时节令。峥(zhēng)嵘(róng):高岐,深险。此谓世串多艰,岁月搓芘。
4.收霖:犹“收淋”,久雨停歇。霖,久闭不止。
5.庭皋:通亭皋,平皋,水边平地。
6.砧(zhēn)杵(chǔ):捣衣石砧和木杆。芜城:此指蒙古军攻掠下的金旧城池。
7.穹(qióng)林:幽深树林。
8.霏(fēi)拂:云气拂动。
9.纡(yū):萦绕。
10.丛薄:茂密丛生的草木。
11.轘(huàn)辕:山名,延绵今河南偃师县东南、巩县西南及登封市西北,山路环曲盘旋。
12.汉京:指东汉京都,即今河南洛阳市,在轘辕山以西。
13.王伯(bà):即王霸,王道与霸道。句谓河洛为历代王朝凭依之地。
14.动色:改容,失色。句谓云烟也为眼前战后荒景而呈现凄惨之色。
15.草木起而为兵:化用草木皆兵之典,谓草木也为战乱频仍而惊心动魄。
16.崧(sōng)少:亦作“嵩少”,即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市境,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
17.浮丘:浮丘公,传说中的道士,居嵩山。独征:独自远行。
18.汗漫:渺茫不可知,形容漫游之远。句谓无法与仙游高人期会。
19.挹(yì):挹掬,捧取。箕颍:箕山和颍水。箕山在登封市,颍水出于嵩山。
20.高:仰慕。巢由:巢父和许由。后用作厌闻利禄之典。
21.出处之道:仕进与退隐之道。
22.非一理之能并:不可一概而论。句谓巢由之退隐,是因世逍太平不愿得虚名,与当今乱世之秋欲仕进而不得,不可同日而语。
23.繄(yī):犹“惟”,句首语气词。南山石田:多石而不可耕种之田,喻指朝政荒败,人才沦贬。
24.维:句首助词。景略:王猛,字景略,东晋前秦名臣。
25.老螭(chī):传说中的蛟龙。盘盘:蜷曲貌。
26.空谷:深谷。沦精:谓潜藏其形。沦,隐没身体不使人见。精,光芒,此谓外形。句谓志士遁隐,如潜龙在渊,待时而动。
27.云雷一举:云行雷震,谓潜龙出渊,喻指隐士出仕。
28.草木偕零:谓若不能在风雷激荡之时应势而起,将与秋草一起枯败凋零。
29.太行:太行山形势险峻,自古为守备河洛天然屏障。截天:阻断天空。
30.邈(miǎo):遥远迷茫。神州:指被蒙古国占领的金国故地。
31.怳(huǎng):迷离恍惚。新亭:用为怀念故国悲叹沦亡之典。
32.世故:世事变故,此指战乱。方殷:正剧烈频繁。
33.潜惊:暗自心惊。
34.商声:秋声。古以五行配五音和四季,商音为金,声凄应秋,故称。寥廓:辽阔的天空。
35.缘缨:沿颌下缨带滴落。
36.吁(xū)咄(duō):高声感叹之词。
37.事变于已穷:谓物极必反。
38.豫州之土:原文作“豫州之士”,据《历代赋汇》改。此指东晋沦陷的中原地区。
39.击节之誓:谓沦亡的国土因志士坚定的信念得以收复。
40.西域之侯:指东汉名将班超,因开拓西域有功,封西域都护、定远侯。
41.穷悴(cuì):困顿憔悴。佣书:替人抄书。
42.谅:料想。
43.飞鸟恋故乡:《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44.嫠(lí)妇忧公室:为寡妇不忧虑纬纱少织不成布,只忧虑宗室亡困将祸及自己。后以喻忧国忘家。
45.夷坟墓:铲平祖坟,毁人故园宗庙。剪桑梓:剪断桑梓,毁人故乡家园。
46.越肥秦瘠(jí):以越与秦相距遥远比喻痛痒与已无关。
47.天人:天意与人志。句谓成韦虽行天,事却在人为,不可委命十天,坐失良机。
48.候虫:秋虫。
49.整六翮(hé):整抖双翼,展妞奋飞。六翮,鸟翅正羽,代指两翼。睨(nì)层霄:在商窄注视大地。睨:斜视貌。
50.庶几乎:或许,差不多,表示希望。鸷禽一击:胞击长空,奋力一搏。鸷(zhì)禽,鹰类猛禽。
“步裴回而徙倚”一句开门见山地交代出了自己内心那种复杂而曲折的苦闷和悲愤。“阅岁律之峥嵘”,回想起近年来金国国势每况愈下,而蒙古军却攻势蒸蒸日上的状况,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作者忧心如焚。为了排解这种心绪,于是极目远望,引出了下面所描述的一系列经过作者主观选择,而又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
作者对秋望所见到的景色的描绘,有的是概括描写,如“景气肃清”,“万籁俱鸣”等等;而更多的则是具体描写,如积雨、秋风、菊花、大雁等等,从天上到地下,从动物到植物,从绘声到绘色,从静态到动态……虽然都写得很简略,但由于作者抓住了每种景物的突出特点,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把所描绘的景物形象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景物充满了“肃清”、“萧条”的气氛,都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作者的感情色彩。山川不平,同时也是作者心中的波澜起伏不平;轘辕曲折,也是作者内心思想感情复杂、曲折的表现。作者接着又从眼前的“嵩少”和“箕颍”联想起与这两处有关的志节高尚,遗世独立的隐士浮丘翁、巢父和许由。虽说无论是进仕还是退隐,只要符合君子之道,都是对的。但作者还是“念世故之方殷,心寂寞而潜惊。激商声于寥廓,慨涕泗之缘缨。”表现出了作者关心国家安危的焦急心情和强烈的民族感情、爱国感情。
第二部分则全是抒情。作者的感情更加强烈,不能自已,于是又作了淋漓尽致的抒发。首先连用“吁咄哉”三个叹词,表现出作者感情的强烈。接着又用了两个典故,以“清中原而复济”、闻鸡起舞的祖逖和投笔从戎而经营西域的班超来自励,表示自己也要像他们那样有所作为,而绝不能“白首而坐食”。
全赋以悲秋之情结构全篇,抚今追昔,生发感慨,将慷慨悲壮的心情与辽阔的中原、雄壮的山河结合起来描写,在写秋景和秋情上以自然景物、历史典实讨托对国家的忧患,既不同于宋玉赋式的衰飒孱弱,又不似欧阳修赋式的哲思理趣,风格沉雄,意境阔远,语言低婉处更见激烈,有悲壮苍凉之气。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90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 314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 306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 404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 41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 388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 874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 108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 923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 54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