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楚汉战处

元好问 〔金朝〕
同钦叔赋。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与李钦叔一起作赋。
如猛虎腾跃,似神龙搏争,我恍见那两军鏖战,势不并存,当年,此地曾燃起漫天战火,只为了楚与汉争抢乾坤。
一世的英雄豪杰尽卷入战争的行列,永存的荥阳山河犹自似坚固的营门。
辽阔的原野,想来已吸足了战士的膏血,那战争的风云,令后人长久地震撼心魂。
在这里,曾有人感慨“竖子成名”,不知他可知道说的何人,我真想唤起那狂诞的书生,把这事和他细细地辩论。
注释
①楚汉战处:指古广武城,旧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的广武山上,有东、西两城隔涧相峙,相距约二百步。秦末,汉王刘邦在此与西楚霸王项羽对垒,相持日久,几经周折,终于在荥阳一带以劣势兵力大败楚军,并最终夺得天下。
②钦叔:即李献能(1190—1232),字钦叔,作者友人。作者与李钦叔同登览荥阳古城,相互作诗寄赠。
③虎掷龙拿:等于说虎斗龙争,比喻激烈的搏斗。掷,腾跃,跳跃。拿,搏斗,争持。
④赌乾坤:用天地为赌注以博输赢,意思是争夺天下。乾坤,天地,这里代指国家政权。
⑤一时:一世,当代。行(háng)阵:军队的行列,战阵。
⑥壁门:原意为营门,喻江山形势险要,可以固守之处,这里是指荥阳。
⑦犹:仍、仍然。厌:厌足,满足。膏(gāo)血:人的脂肪和血液。
⑧成名竖子:《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曾登广武山观楚汉战处,慨叹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竖子,对人的鄙贱称呼,略同于今天所说的“小子”。谁谓:说的是谁。谁,“谓”的前置宾语。
⑨狂生:指阮籍。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但在司马氏的黑暗统治下,害怕遭到迫害,只好缄口不言,佯狂纵酒,因此被称为“狂生”。论:分析,辩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前后,元好问的友人李钦叔登览荥阳古城,作诗寄赠元好问,元好问写下该诗答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首联破空而来,入手擒题,叙写了楚汉当年以乾坤为赌注,势不两存的争战局面。诗人登临楚汉战处,很自然想起了当年楚汉双方,像猛虎在腾掷,像神龙相搏持,残酷战斗,誓不两存,在这里,把世界作为赌注来比输赢。这一联,“虎掷龙拿”,写出了当年争战的激烈;“不两存”,点明了争战态度的尖锐决绝;“赌乾坤”则表明了他们争战的规模之大。两句诗,就把楚汉争战的全局表现出来了。而“赌乾坤”三字,更透露出了他们争战的目的,不是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而是为自己在争夺天下,一个“赌”字,把这场严酷的争战戏剧化,表明了诗人对这场争战的批判含义。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颔联承首联,继续叙写楚汉争战两军对峙,壁垒森严的阵势。一时的英雄豪杰,都参加到战争的行列中来,一个“皆”字,表现了参与这场战争的人员之多。万古河山,本来就是它坚固的门户。一个“自”字,突现出了双方凭险而据,争战对峙的形势。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颈联由叙写史实转为议论,抒写了诗人对这种“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战争的厌恶之情。战争中消耗的都是民脂民膏,原野上流淌的都是士卒的鲜血。“原野”“犹厌”,足见损耗的民脂民膏之巨,流淌的鲜血之多,连广阔的原野也吸足了,再也不堪忍受了。一个“厌”字,写出了战争造成的财务的损耗、人民生命牺牲的惨重。楚汉战争距诗人所处的时代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但凭眺当年战场遗迹,遥想当年战争的风云,仍然使人动魄惊心。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尾联,引用晋代阮籍的话作结,并提出疑问,显示了诗人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英雄们的鄙夷之情。所谓“竖子成名”究竟说的是谁。有人说是指刘邦,有人说是指司马懿和曹操。因此,诗人想唤起狂生阮籍,问个究竟。这个结尾,颇有“篇终接混茫”之妙。“成名竖子知谁谓”,无论是刘邦也好,还是司马懿和曹操也好,正因为他们与他们的敌手“虎掷龙拿不两存”地“赌乾坤”,才造成了“原野犹应厌膏血”的浩劫,才使得“风云长遣动心魂”,他们这些成名的“英雄”,有何功可夸,何绩可赞。“知谁谓”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鄙夷、讥讽,表现了诗人对造成生灵涂炭,将士骨枯的战争的批判,“拟唤狂生与细论”,细论什么,“知谁谓”,实际上诗人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但用一“拟唤”,用一“细论”,则使得这个结尾余味无穷,引人遐想,有了“含不尽之意”的韵致。
该诗一二联,叙写了楚汉争战史实;三四联由叙而议,抒发了诗人对不义战争的否定,对建立在膏血盈野的基础上的所谓成名英雄的讥讽之情。
诗人身处末世,与阮籍“穷途顿足而返”的心境很相似,故常以老阮自比。在该诗中,元氏亦是站在生灵尽丧的立场上,对古代为一己之目的争斗的个人野心家进行严厉的批判,其中“厌”字下得极其沉痛,前四句写斗争之尖锐、阵势之浩大,都是为此字作铺垫的。篇末二句意味颇丰,“成名竖子”当包括为私利残害生灵的一切野心家,包括当时的蒙古贵族。
展开阅读全文 ∨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
您可能感兴趣...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89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307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304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401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23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386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873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108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922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54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