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斋赋
赋分在人,如物有常。反鹤与凫,无益短长。カ有可求,胜天不祥。福不盈睫,一败莫偿。莫养难心,操存舍亡。出人无时兮,莫知其乡。饱饥有时而激怒兮,殆豢虎之贻殃。我思古人,动静有方。静以养虚,刚以作强。辱以处污,愚以退藏。屹中立而不倚,溯横溃而独障。直钩磻渓之鱼,秃节单于之羊。有漆身以为厉,有披发而为狂。仕污世而执翿,徇殊俗而解裳。太阿存兼善之达,缊袍有不求之臧。唯夫长剑大冠,以揖让主人之前者若固有,故木食涧饮,虽至于劳筋骨而饿体肤者为无伤。古有之:居不隐者志不广,身不抑者志不扬。士固有遁世而不复见,然愈掩而愈彰。南山苍苍,北风雨霜。有兰不凋,俟春而芳。伟哉!造物又将发吾子之幽光邪 。
戊子年冬天十月,我从新乡县令卸任后在该县东南白鹿愿长寿屯所筑新居,张澄是我的好邻居,住在一家姓王的破屋里。那房屋的四壁破败,挡不住风雨。张澄便修补裂缝和漏洞,拔除杂草,十余天后就可以住居了。简陋贫寒的住处,像《礼记·儒行》中记载的故事一样。取“君子根据所处位置而做出相应行为”的意义而命名为“行斋”,并请求我写文章记述。我认为读书人的清贫程度,张澄是其中的极致。他没有俸禄供养,没有田地耕作,没有书童和仆人负责买卖东西,没有门徒帮着干活,没有热心人为他解决燃眉之急,他手中的钱不够十天的开销。尽管这样,他仍就关门闭户,安心读书,不因为生活窘困而失去常态;也不为此怨恨和忧愁而且感到欢乐。但不说他这样做无愧于行斋之名可以吗?于是写下这篇赋:
人的天赋资质,和外物一样都有一定的常理。把鹤胫截短,把鬼胫续长,使它们正好相反,这样是无益于它们本来的长短之用的。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人的力量办到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招致不祥的灾祸。遇到的不会全是好事情,一旦败落,却是什么东西都难以补偿的。没有什么事情比心性的修养更难;抓住了就存在,放弃了就不存在。出出进进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何去何从。养心犹如养虎,必须顺应其饥饱有时的规律,否则会激发其怒心,伤及天性,遗祸无穷。我从书本中看到以前的古人,他们的生活都很有规律。用静默来培养虚冲之气,以坚强来振作强大之气。忍受屈辱而自处低贱之位,假装愚钝而隐遁藏匿。屹然中立,不偏不倚,逆洪水而上,阻挡它的奔流。姜太公以直钩钓于磻溪;苏武出使匈奴时被留而持汉节牧羊直至节旄尽脱。豫让为了给主人知伯报仇而扮作恶鬼去行刺赵襄子,伍子胥为了报父兄被杀之仇而披头散发装疯,后与孙武辅佐吴国,五战攻入楚国都城。在污浊之世做官就得手执羽旗送葬,在异乡就得顺从当地的习俗,脱下自己的服装,换上当地人的服饰。伊尹存有兼善天下的通达之心,子路身穿破旧的袍子,却有不贪的美德。那些高官显宦本来就有,那些隐者虽然要经受劳累、饥饿的考验,但最终也没有什么害处。古代有这样的话,不深藏隐居的人志向不会远大,不遭受压抑的人志气就不会振作起来。隐居而不复出,越加以掩饰越显得突出明显。南山深绿色,北风降霜。兰草一年四季都不凋谢,春天来了就会开花。伟大啊!大自然又要发现您隐藏的光芒。
注释
1.戊子: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年)。
2.长寿新居:作者从新乡县令卸任后在该县东南白鹿原长寿屯所筑新居。
3.仲经张君:张澄,字仲经,洛水(今河北南部)人,与作者多有唱和。
4.卜(bǔ)邻:选择好邻居。《左传·昭公三年》:“且谚曰:‘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
5.败屋:破屋。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出自《五柳先生传》。环堵,房屋的四壁;堵,墙壁。萧然,寂寞,冷落。蔽,遮挡。
7.罅(xià)漏:裂缝和漏洞。
8.芜秽(wú huì):本指荒芜,这里指杂草。
9.荜(bì)门圭窦(guī dòu):也作“筚门闺窦”,简陋贫寒的住处。《左传·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杜预注:“筚门,柴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10.故事毕举:这里指《礼记·儒行》所言:“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故事,旧事。举,举行,实行。
11.君子素其位而行:《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朱熹注:“素,犹现在也。言君子但因现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
12.乞:求。
13.士:古代指读书人,知识分子。
14.极:极点,尽头。
15.禄:俸禄,古代官吏所受的薪水。养:养活人的东西,生活资料。
16.负贩(fàn):负货买卖。
17.缓急:危急之事。缓字无实义。薄少:困窘,拮据。
18.率:大抵,一般。资无旬日计:手中的钱不够十天的开销。旬日,十天。
19.泰然:安然,不以为意。
20.失次:犹失常。刘禹锡《谢中书张相公启》:“昨者诏书始下,惊惧失次。”
21.无愧其名:指无愧行斋之名。
22.赋分(fēn):天赋资质。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元好问《麦叹诗》:“正以赋分薄,所向困拙谋。”
23.反鹤与凫(fú),无益短长:《庄子·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强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24.睫:睫毛,代指眼睛。
25.操存舍亡:《孟子·告子上》:“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操,拿起,抓住。舍,放弃。
26.乡:方向。
27.饱饥有时而激兮,怒殆(dài)豢(huàn)虎之贻殃:《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殆,一定。豢,养。贻,留下。
28.方:准则。《诗经·大雅·皇矣》:“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29.愚以退藏:《周易·系辞下》:“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退藏,隐退不为世所用。
30.屹中立而不倚:屹然中立,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
31.溯(sù)横溃而独障:逆洪水而上,阻挡它的奔流。《文选·王褒(洞箫赋)》:“时横溃以阳遂。”张铣注:“忽如水流之纵横溃乱。”溯,逆流而上。横溃,河水决堤横流。障,阻挡,阻拦。
32.直钩磻(pán)渓之鱼:传说姜太公钓于磷溪,钓竿直钩而不设饵,以此遇周文王。磻溪,一名璜河,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
33.秃节单(chán)于之羊:指苏武牧羊事。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出使匈奴,被留。苏武坚强不屈,被徙于北海,吃雪食草籽,持汉节牧羊十九年,节旄尽脱。节,缀有牦牛尾的竹棍,古代使者持作凭证。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意为“大王”。
34.漆身以为厉:春秋战国时的豫让为了给主人知伯报仇,“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刺赵襄子。厉,恶鬼,这里指扮作恶鬼。
35.披发而为狂:春秋楚国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为了报仇,“子胥之吴,乃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后与孙武辅佐吴国,五战攻入楚国都城。
36.翿(dào):顶上以羽毛为饰的旗,古代乐舞者所执,也作导引灵柩之用。
37.徇(xùn):顺从。裳:古人穿的下衣。
38.太阿(ē):商伊尹曾辅佐太甲为阿衡,因称太阿。潘岳《杨荆州诔》:“周赖尚父,殷凭太阿。”兼善:不仅求得自身的善,而且使别人也达到善的境界。
39.缊(yùn)袍有不求之臧:身穿破旧的袍子,却有不贪的美德。此事言子路。《论语·子罕》:“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缊,新旧混合的丝棉絮。臧,善,美德。
40.长剑大冠:古时高官的装饰。《战国策·齐策六》:“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
41.主人:一作“人主”,皇帝,君主。若:乃。固:本来。
42.木食涧饮:吃草木果实,饮山涧流水。指隐居生活。
43.劳筋骨而饿体肤:出自《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4.固:本来。遁世:回避世事,即隐居。
45.彰:显著,明显。
46.苍苍:深蓝色。
47.雨霜:降霜。雨,动词,降下。
48.兰:兰革,以喻君子。
49.俟(sì):等待。芳:花卉,花朵。这里指开花。
50.造物:大自然。吾子:对别人的称呼,相当于“您”。发:发现。幽光:隐藏的光芒,象征被埋没的才能。
正文首先从议论开始,虽从乐天知命的角度阐述顺天应时之理,但时不我与之慨见于言外,同时也说明心性修养是比较困难的,不能象养虎的人一样,看见老虎饥饿就给它喂东西吃,这样只能培养其怒心而有害无益,心性的修养同样不能随心所欲。接下来以丰富事典进一步阐发不同时境中动静有方的“通达”之道,其逆境不降其志,污世不染其身,披褐怀玉,蓄势待时的进取之心溢于言表,也说明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人生选择,每种选择都是由当时的去就之分决定的,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这就暗示了张仲经的选择也是此时此地合理的选择,况且这种选择虽有体肤之苦,却无灾变之虞。但是此赋的内容不全是消极的,在赋的末尾作者以春兰为喻,把安时处顺归结为待时而动,之所以隐居是为了“广志”、“扬志”、“愈彰”,是为了“俟春而芳”、“发吾子之幽光”,这也是对张仲经的勉励。所以此赋的主题与《秋望赋》主题是有相通之处的,都具有消极与积极相糅合的二重性,这种情况正好反映了元好问在金元易代之际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想救亡图存,另一方面又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所施展。
全赋文辞简劲,哲理深厚,虽不及《秋望》豪壮雄阔,然喻意精警,有沉郁顿挫之风。同时,一方面肯定了张仲经退隐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勉励,二者结合得比较完美,使赋作显得警策而有生气。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90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 314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 306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 404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 41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 388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 874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 108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 923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 54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