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阴森,烟雾凄迷,已经历了近千年的时光,人们说这就是吴王闺闾建筑,越王勾践灭掉的吴国都城。东边有当年铸剑的剑池,西边是白鹤起舞的街区。浩瀚的太湖将它环抱,遥远的姑苏山像是一条襟带。我本来已蓄积幽怨,心中充满千万种悲愤。况且又面对荆棘萧条衰飒,杂草蔓延丛生。亭台边高耸的梧桐,在地上杂乱生枝;台阶前修竹,有的到梢端竟无叶。看不到春天的荷叶,夏日的槿花,只听见秋蝉的哀鸣,冬蝶的微吟。清晨树木的精灵忽闪忽现,入夜山谷中的鬼怪令人心惊。我不知道普天之下,竟然还有像吴城这样荒凉的古城!
注释
1.吴城:春秋时吴国都城的代称,即今江苏苏州。
2.吴王:特指吴王阖闾。
3.越王:特指越王勾践。迁:变易,此指灭吴国。
4.铸(zhù)剑残水:吴国铸剑师铸剑的遗址。
5.舞鹤故廛(chán):阖闾令人舞鹤的故址。廛,本指一户平民所住的房屋。
6.萦:缠绕,围绕。具区:湖名,又名震泽,即今太湖。
7.姑苏: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山上有姑苏台,相传为吴王阖闾所筑。
8.萝:女萝,蔓草类。
9.亭梧:亭边的梧桐。
10.阶筠(yún):阶下的竹子。
11.杪(miǎo):树梢。
12.槿(jǐn):木槿,一种落叶灌木。
13.木魅(mèi)晨走,山鬼夜惊:化用鲍照《芜城赋》中的“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木魅,树木的精怪。
14.九州四海:一作“九州岛四海”。
全赋虽然短小,但音节峭促,意象凄凉,情蕴深致,沉郁悲怆,构思新巧,文辞简秀,不堆砌故实,不求繁复铺陈,语言简净明丽,对仗工稳,句式整齐而又变化自如,灵动自然,不以铺陈、宏阔取胜,而以简劲之白描见长,兼融了谢庄的巧丽与鲍照的峻健。
-
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 4
-
入关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 264
-
有所思
《有所思》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抒情小诗,和许多古乐府诗的题材一样,它表现的也是离别相思。此诗前两句是说由于经常的愁思流泪而体减骨瘦,瘦削的躯体常如浸于泪中;后两句写秋天的露水有伤于君的头发,事实上是说“君”的白发渐多。这首诗的对仗极其工整,而且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 982
-
至湘洲望南岳
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 718
-
伤友
《伤友》是南朝诗人吴均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借咏物抒情咏怀的诗。前两句写桂花清香宜人,但不为君王所赏;后两句写桂花受冷落默默而死,也没有一人知晓,写尽了桂花悲惨的结局。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虽是桂花,但却发泄了自己对友人的才华不仅不被重视,反而被闲置贬地,直至放逐而死也无人过问的不平与不满。诗歌咏物叹人抒怀,情景交融,动人心怀。...
- 204
-
赠杜容成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 2
-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 8
-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 2
-
战城南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 5
-
赠王桂阳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 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