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对菊

曹雪芹 〔清代〕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从远处花圃移来的菊花贵重过黄金,一丛颜色浅淡,一丛显得浓深。
我光着头在疏篱旁与菊花相对而坐,在沁人心肺的菊花香中抱膝长吟。
算来算去没有谁象你那样傲视世俗,看来只有我才是你的知己好友。
请不要辜负这稍纵即逝的秋光啊,我们都要珍惜这相对欣赏的每一寸光阴。
注释
1.别圃(pǔ):远圃。王逸注《离骚》中的“别离”说:“近曰离,远曰别。”
2.科头:不戴帽子,敞着头。古代女子本是不戴帽子的,这里只是借魏晋间狂放不羁的名士们的傲世独立、不拘俗礼的形象,展示湘云的旷放的思想性格而已,也就是颈联中的“傲世”精神的形象化。
3.抱膝:双手抱着膝头。清冷香:代指菊花。
4.傲世:指菊花不与桃李争春,不惧风尝,冒寒而开,故诗文中用以象征清高傲世者。
5.知音:知心之友。
6.惜寸阴:珍惜大好时光。阴,日影、光阴。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对菊》是史湘云写的第一首咏菊诗,但在十二首咏菊组诗中编排为第四首,放在贾宝玉所写的《种菊》之后。所谓“对菊”,即“赏菊”之意。《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史湘云与宝钗商议编排菊谱时,宝钗说: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故《对菊》重点落笔于对菊花的欣赏上。
在这首诗中,史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竟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这首诗实际上也是诗人发出的知音难觅、人生苦短的感慨。
史湘云所写《对菊》虽然重点在于“欣赏”上,但首联第一句还是与第三首的《种菊》相联接,用“别圃移来”开句,点明菊的来处,然后以“贵比金”,说明为何把它从“别圃”——远处移来的原因;紧接着“以一丛浅淡一丛深”写其移来后的神态。首联对菊的来源及神态作了简明必要的交代,为以下的赏菊提供了基础。
颔联笔锋一转,从写菊转为写人,写赏菊者。“萧疏篱畔”、“清冷香中”表明赏菊的地点和具体氛围,表明赏菊者不是在雅室,而是在疏篱旁,在菊花吐出清香的氛围中。“萧”、“冷”二字点明赏菊的节令是深秋。“科头”,在这里是一种疏狂不羁的态度。由静坐而观到对菊“长吟”,则显示了观菊者对菊的爱慕之深情。
颈联写赏菊者爱菊之所由,承接“抱膝吟”点明歌吟的具体内容,亦显示了赏菊者的思想和品格。菊花不在春暖时与百花争艳,又不怕寒冷而在秋天开放,像某些“君子”鄙视争名逐利的世俗,傲然独立,故史湘云将菊拟人化,尊称为“君”。“知音”,在这里引申则指知己好友。这两句表明,史湘云对菊的爱慕欣赏不完全在于有深有浅的绿叶,和鲜明夺目的花朵,更着眼于菊的傲世气质和品格。在“知音”之前冠于“惟有”一词,更显示出史湘云的与众不同,表明史湘云本身就具有“傲世”的思想,故能成为“菊”的知音。
尾联用与好友交谈的口气,谆嘱对方要珍惜相互间的友谊,进一步表达自已爱菊的感情。菊花只在秋天开放,而秋日很快就会过去,由于爱菊心切,故直语相告,要互相珍惜这短暂的日子,珍惜这可贵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对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对菊》是湘云艰难的现实处境和乐观心态的反映。她父母早逝,依附于叔父家中,而婶母待她非常不好,常常要她终日劳作。能来大观园中和姐妹们一起快乐相处,在别人看来也许并非大事,而在湘云看来却是“贵比金”。湘云能够参加大观园中的诗社, 非常不易,因此湘云选择《对菊》一题来抒发自己对于这段美好的生命片段的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对菊》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史湘云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对菊就是和菊花相对而赏的意思,所以全诗的重点在于赏菊。首联在交待了菊花的来历之后立即转向对菊花的欣赏态度;颔联描写赏菊人的不拘礼法和萧散怀抱;颈联笔锋一转,写菊花为群花中之最傲世不群者,诗人和菊花互为知音好友;尾联又写秋色不长,相对不易,应该珍惜时光,尽情赏玩。该诗有较高的艺术性,颔联取意于王维的诗句“科头箕踞长松下”,颈联则套用了钟子期听俞伯牙奏琴而心曲相通的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
您可能感兴趣...
  • 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118
  •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966
  •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3
  •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4
  • 咏白海棠和韵二首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2
  •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4
  •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5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978
  •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3
  • 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99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