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云海远隔几千里,烟波浩渺十幅蒲帆高挂。
吴中过往的客人不要思乡,江南的画船就像家。
短短的芦芽穿出了绿沙地,船头鲤鱼风吹起白浪花。
吴地美女荡着双桨进城去,小寒时节细雨濛濛像绿纱。
我唱《水调》无人接续,江上月色清冷吹紫竹。
春风里吹一曲《鹧鸪词》,花落莺啼满城都泛绿。
注释
1.三山:指福州的三座山,即于山、鸟石山和越山。
2.蒲帆:蒲席作的船帆。烟水:烟波。
3.吴中:今江苏苏州吴县区,古称吴中。
4.芦芽:刚出土的芦苇幼芽。碧沙:长满绿草的沙滩。
5.姬:对妇女的美称。桨:划船的器具。
6.小寒:即小寒食,寒食节的第二天。
7.《水调》:《水调歌》,乐府商调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引《乐苑》说,《水调歌》为隋炀帝开汴河幸江都时所制,第五遍五言声调最为怨切。唐人又演为大曲名《新水调》。
8.紫竹:指竹箫。
9.《鹧鸪词》:即词牌《鹧鸪天》。
三四句则回应了上句里淡淡的旅途忧思。作者安慰自己,即使离家千里,但在如画的江南景色里,尽可乐而忘忧,用不着思乡,也不必惆怅。作者从北方来,面对江南美景,怡情开怀,因此要抛弃羁旅之思,敞开心胸来尽情享受美丽的水乡景色。
五六句描写了河岸的芦苇,河边的白沙和鲤鱼。这是一幅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水乡景色。“芦芽”即芦苇的嫩芽,是江南特有的景物,苏东坡描写江南春景,曾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名句。“芦芽短短穿碧沙”写的也正是初春芦芽破土而出的景象,“短短”二字尤能表现春天刚刚来临、万物苏醒生长的感觉;而“穿”字则描摹出芦芽生长的锐气,陆游曾有“芦芽刺岸沙”句,“刺”与“穿”都表达同样的意思;以“碧沙”形容沙岸,初读感觉有点突兀,然而联想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则沙岸被芦苇的嫩芽所覆盖,渲染成一片新绿。到这里为止,全诗一直都表现静态的美景,忽然静态被打破了,“船头鲤鱼吹浪花”,欢跃的鲤鱼,泼喇喇的水声,立刻带来了勃勃生气。这两句选取了江南特有的景色,远可见芦芽、碧沙,近可见鲤鱼翻浪,远近兼顾,又动静结合,画面层次感极强。
诗的七八句写吴地女子摇着船桨划船进城之景。在水网绵密的地方,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以船代步。一个江南女子,咿咿呀呀地摇着小舟,穿行在江上,这本身就是一幅非常妩媚的风情画,很容易引起外乡人的注目。作者目送吴姬摇着船入城,渐去渐远,暗示着暮色来临,江上诸人逐渐归家。只有作者这样的过客,无家可归,仍然留在江上;想到这里,作者心情逐渐低落,从刚才的欢快又掉入若有若无的忧郁,这才发现细细的雨雾带来了丝丝寒意。吴姬、荡桨、细雨,都表现出江南柔媚、温馨的特点。
诗的九十两句,描写诗人随着夜幕降临,暂时忘却的乡愁又涌上心头。“水调”据传由隋炀帝所作。放声高歌一曲《水调》,但是却没有人唱和;周围很静寂,没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思,没有知音,在这江上,诗人显得非常寂寞。这时候江上月色清冷,从某个地方远远地传来了悠扬的箫声。“紫竹”这里可能指紫竹箫,因为箫声比其它乐器更加低沉呜咽,与作者的轻愁和周围清泠泠的月光也更协调。
末尾两句,诗人在春风里听到了远处传来《鹧鸪天》的乐曲,仿佛看到落花飘飞,黄莺婉转鸣叫,而城里正一片绿荫葱葱。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从入耳的曲子里,作者想像到春满江城的景色,这是箫声带来的感受。这里提到的“鹧鸪”,既指“鹧鸪天”曲牌,又有别的含义。鹧鸪是南方禽类,传说这种鸟无论飞往哪个方向,一展翅必然先往南飞,因此被南方人视作思乡的象征,唐诗人郑谷有“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之句,因为听到鹧鸪词,能让在异乡的江南人油然而起思乡之情。鹧鸪的叫声又被模拟成“行不得也哥哥”,对于离家出行的人来说,这一声声啼叫让人想起家人的挽留,尤其令人伤怀。萨都剌作为来到江南的异乡人,听到一曲《鹧鸪天》,既勾起了乡愁,又暗示江南对他的挽留和他对江南美景的无限留恋。整首诗从气象开阔的千山苍茫开始,结尾于乐曲所带来的满城春色,心情几度起伏,最后在依依不舍中结束。
这首诗是萨都剌被后人传诵的写景纪行佳作。明人张习在《雁门集》题识中,认为《过嘉兴》的特点是“婉而丽,切而畅”,即诗笔温婉清丽,又精辟流畅,非常恰当地总结了整首诗的风格。清人蔡琰在他的《读元人诗》中评价萨都剌的诗风,特意化用这首诗的诗句,概括为“十幅蒲帆江上路,横吹紫竹太玲珑”,可见《过嘉兴》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在这首诗里,萨都剌用山水画般朦胧而又优美的笔触,细腻地描写了被云烟笼罩的远山、被芦芽染绿的江岸,鲤鱼翻浪、吴姬荡桨,细雨绵绵、月色箫声,这些江南景物逐一在诗中展现,却又不觉得堆砌,只觉得每样都不可缺少。写法上或静或动,或虚或实,结合得很巧妙,充分展现了萨都剌“风流俊爽”的风格。最后一曲《鹧鸪天》,可谓余音袅袅。宋人张咏有一首《闻鹧鸪》:“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情即断魂。北客南来心未穏,数声相应过前村。”意思是鹧鸪的啼声曾在书本中见过,曾在乐曲中听过,它们都与忧伤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北方来的客人到了南方,心还没有安定下来,听到数声鹧鸪,还没有反应过来,它们已经以鸣叫声互相呼应着迅速飞走了,只把一片又甜蜜又忧伤的情思留给异乡人。“北客南来心未稳”,其实也是萨都剌此时心境的写照吧。
-
次韵登凌歊台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 461
-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 ...
- 491
-
赠弹筝者
《赠弹筝者》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弹筝者技巧高明及筝曲给人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沉浸在筝曲之中,感慨万千,同时点明了弹筝的地点、环境。诗中用文字形容声音,运用了借景抒情、暗喻等手法,别具特色,耐人品味。...
- 2
-
送人之浙东
《送人之浙东》是元代诗人萨都剌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四句写各自的去向,以及后会难期之事;后四句写诗人失去朋友同行,所感到的孤独和相思之情。全诗情景相生,虚实交错描绘,更见其情绵绵,思悠悠。...
- 1
-
越台怀古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 7
-
过高邮射阳湖
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不见打鱼人,菰浦雁相语。...
- 0
-
燕姬曲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
- 4
-
彭城杂咏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 0
-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 4
-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 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