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过献州

萨都剌 〔元代〕
西风老树昏鸦集,落日荒城暗雨崩。
寂寞断碑秋草里,路人遥指献王陵。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西风吹动老树昏鸦群集,落日荒城天色昏暗雨倾盆。
断碑躺在冷冷清清的秋草里,路人远远指点献王陵。
注释
①献州:即今河北省献县。
②集:聚焦。
③崩,形容雨下得很大很猛。
④秋:一作“芳”。
⑤献王:汉景帝的儿子刘德。汉武帝时他曾献过《雅乐》,故被封为献王。他的陵墓在献县东八十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年),萨都剌在燕南河北道廉访司任照磨,四月他到沧州、献州等地查访囚徒情况。献王刘德主持整校先秦六籍,使之传为后世的《五经》,有承传真儒,嗣续正统有功,倍受后世文人敬仰,萨都剌,更是把献王陵看成救世的希望圣地,寻求光明的人追求的目标。但当他路过献王墓时,却是满目荒凉,遂有感而发,作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从构图到情致都十分优美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意象密集,十四个字六个意象,极力去营造历史的苍茫之感,画面上不觉得便拥挤起来。第三句,萨都剌稍微推了一下镜头,秋草和断碑让画面露出了些微空间。第四句“路人遥指献王陵”,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展。“献王陵”让时间向历史的纵深处回溯,“遥指”让空间向四周外延,这样时空一下子就被拉大了,原先密集的意象在辽阔深远的天的背景下,也不见其密了,有了透气度,由密不透风到疏能跑马,显示出一种空灵的美。就像中国画的留白一样,绐人以无穷的想象。
这首诗从西风、老树、落日、荒城,到断碑、秋草、昏鸦、暗雨等意象,无一不在流露物是人非,事业无成的落寞。这种忧愁与失意悠远地回荡在诗中,恒久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次韵登凌歊台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461
  •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 ...

    491
  • 赠弹筝者

    《赠弹筝者》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弹筝者技巧高明及筝曲给人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沉浸在筝曲之中,感慨万千,同时点明了弹筝的地点、环境。诗中用文字形容声音,运用了借景抒情、暗喻等手法,别具特色,耐人品味。...

    2
  • 送人之浙东

    《送人之浙东》是元代诗人萨都剌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四句写各自的去向,以及后会难期之事;后四句写诗人失去朋友同行,所感到的孤独和相思之情。全诗情景相生,虚实交错描绘,更见其情绵绵,思悠悠。...

    3
  • 越台怀古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13
  • 过高邮射阳湖

    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不见打鱼人,菰浦雁相语。...

    1
  • 燕姬曲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

    4
  • 彭城杂咏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0
  •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4
  •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6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