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文韬·大礼
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隐。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
文王问太公道:“君臣之间的礼节,应当怎样确立才合适?”太公回答说:“作为君主,应当洞察下情;作为臣下,应当顺服。洞察下情就不会与百姓疏远,顺服就不会有所隐瞒。作为君主,要普施恩惠;作为臣下,要安定行事。普施恩惠,是效法上天播撒霖雨给万物;安定行事,是效法大地培育万物。天尊地卑,贵贱高低,遵循天地的区别,就可以确定君臣间的礼制了。”
文王问:“作为君主,应当怎样处理政务才合适?”太公回答说:“君主要宁静而安详,温和而有节度,不能浮躁急切。要多施恩惠,不与民争利。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公正无私,不偏不袒。”
文王问:“作为君主,应当怎样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要求呢?”太公回答说:“君主听别人说话,不能轻易接受,也不能一概加以拒绝。轻易接受就会失去自己心中主见,妄加拒绝就堵塞了臣下以后进言的途径。君主的气质风度,要像高山一样,使人仰望不能窥见其峰顶;要像深渊一样,使人俯视无法测度其深浅。养成神圣英明的君德,经常保持公正宁静的原则。”
文王问:“作为君主,如何保持内心清明,洞察全局呢?”太公回答说:“眼睛,贵在看得清楚;耳朵,贵在听得远;心,贵在充满睿智。君主用纵观天下的眼睛看,天下的事就没有看不见的;用广听天下的耳朵听,天下的事就没有听不见的;用思虑天下之心去思考事物,天下的事就没有不知道的。天下的情况,像车轮上的辐条通向车轴一样,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君主那儿,那么君主就能洞幽察微不至于耳目闭塞了。”
注释:
(1)临:居高临下。引申为洞察下情。
(2)沉:深沉隐伏。引申为谦恭顺服。
(3)远:意为疏远民众。
(4)隐:隐匿私情,不尽忠诚。
(5)周:周遍,普遍,意指普施恩德。
(6)定:安定,稳定,意指安分守纪。
(7)则:意为效法。
(8)安徐而静,柔节先定:人居位当安徐而有静,以和柔为节,先能定己然后可以定人。
(9)勿妄而许,勿逆而拒:不能轻易接受,也不能一概加以拒绝。
(10)守:操守,引申为内心的主见。
(11)辐凑:辐条内端集中于轴头。凑:同“辏”,会合,聚合。
(12)蔽:蒙蔽。
-
六韬·文韬·上贤
上贤,就是尊重德才兼备的人。本篇首先论述了君主应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接着论述了应防止“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权”、“伤王之威”、“伤功臣之劳”、“伤庶人之业”等“六贼”。最后阐明对“七害”即七种人应“勿使为将”、“匆与谋”、“勿近”、“勿宠”、“勿使”、“禁之”、“止之”。...
- 796
-
六韬·武韬·文启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 543
-
六韬·文韬·六守
六守篇首先论述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接着论述了选拔人才的六条标准:仁、义、忠、信、勇、谋。并进一步说明应用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等六种手段来考察,就能够知道其是否符合这六条标准。然后指出国君必须控制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支柱:农、工、商。最后指出:“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 733
-
六韬·龙韬·立将
立将篇讲述古代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阐明了这样两个观点:一是将帅领兵作战,责任重大,“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因此将帅应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不轻敌,不冒险,不贱人,不违众,与士卒同甘共苦。二是君主应信任将帅,给以机动指挥的权力。“国不可以从外治,军不可以从中御”,“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 242
-
六韬·龙韬·王翼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 704
-
六韬·龙韬·选将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严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 ...
- 199
-
六韬·文韬·文师
《六韬·文韬·文师》是《六韬》的首篇,它通过记述周文王打猎时巧遇姜太公并最终立其为师这一人所共知的故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层层递进。...
- 425
-
六韬·文韬·明传
明传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延续国祚传之子孙的要道。首先论述了国家衰亡的原因是“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接着论述了国家兴盛的原因是“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最后指出:“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 902
-
六韬·武韬·三疑
《六韬·武韬·三疑》是《六韬》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论述了攻强、离亲、散众的策略: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
- 272
-
六韬·虎韬·军略
军略篇论述了在江河湖沼地带作战时必须准备的各种装备器材。首先强调了“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接着,分别论述了攻城围邑、行军宿营、越过沟堑、渡过江河等等所应准备的各种装备器材。最后指出:“三军用备,主将何忧?”即只要器械准备周全,训练精熟,就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 46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