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六韬·虎韬·必出

佚名 〔先秦〕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将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足、冒将之士居前,平垒为军开道;材士强弩为伏兵居后;弱卒车骑居中。阵毕徐行,慎无惊骇。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备左右。敌人若惊,勇力、冒将之士疾击而前,弱卒车骑以属其后,材士强弩隐伏而处。审候敌人追我,伏兵疾击其后,多其火鼓,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三军勇斗,莫我能御。”
武王曰:“前有大水,广堑,深坑,我欲逾渡,无舟楫之备;敌人屯垒,限我军前,塞我归道,斥候常戒,险塞尽中,车骑要我前,勇土击我后,为之奈何?”
太公曰:“大水,广堑,深坑,敌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飞江、转关与天潢以济吾军,勇力材士从我所指,冲敌绝阵,皆致其死。先燔吾辎重,烧吾粮食。明告吏士,勇斗则生,不勇则死。已出者,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敌人车骑必不敢远追长驱。因以火为记,先出者令至火而止,为四武冲陈。如此,则吾三军精锐勇斗,莫我能止。”
武王曰:“善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领兵深入敌国境内,敌人从四面合围我军,切断我军退路,断绝我军粮道。敌军既众,粮食又多,占领了险阻地形,守备坚固,我想突围而出,应该怎么办?”
太公说:“突出敌人包围的方法,兵器器材最为重要,而首先必须奋勇战斗。查明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以及无人防守的处所,乘虚而击,就可以突出包围。突围的部署,将士们都拿着黑旗,持着器械,口中衔枚,乘夜行动。使勇敢有力、行动轻捷、敢于冒险犯难的将士在前面,扫平敌人营垒,为我军打开通路;让勇敢的武士使用强弩,隐伏在后面掩护,老弱士卒和车骑在中间行进。部署完毕后,沉着行动,谨慎从事,不可惊慌,使用武冲扶胥在前后护卫,用武翼大橹矛戟扶胥在左右掩护。如果敌人发觉我军突围行动,我先头部队就迅速向前突击,老弱士卒和车骑跟在后面,勇武之士使用强弩埋伏起来。当敌来追我时,我伏兵就迅速攻击它的后尾,并多用火光、鼓声乱敌耳目,使其感到我军好像是从地而出,从天而降,全军奋勇战斗,敌人就不能阻截我军的突围了。”
武王说:“假如面前遇到大河、宽堑、深坑,我军要想渡过,而没有准备船只;敌人屯兵筑垒,阻止我军前进,堵塞我军归路,其观察哨又戒备很严,险要地形都在敌人手中,敌人的战车、骑兵又在前面拦阻,勇士又在后面追击,我军应该怎么办?”
太公说:“凡是大河、宽堑、深坑,敌人一般是不设防的,即使防守,兵力也必定很少。这样,就可以用飞江,转关辘轳与天潢渡过我军。以勇武之士按照指定方向,冲锋陷阵,拼死战斗。先焚烧我军辎重,烧掉我军粮食,再明确告诉将士,勇斗的就有生路,怯战的就是死亡。已经脱出了危险,就令我军后卫部队设置烟火信号,派出远方侦察,占领丛林、坟墓和险阻的地形,准备阻击敌人。这样,敌人的战车骑兵必然不敢长驱远追了。其所以用火作为信号,是令先突围的到达有火的地方,就编成‘四武冲阵’。这样,我三军将士都精锐而勇斗,敌人就无法阻止我军了。”
武王说:“好啊!”
注释:
诸侯:古代对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此处指敌对国家。
玄旗:黑色的旗帜。
平垒:攻占敌军营垒。
武翼大橹:一种防卫型战车。
莫我能御:宾语前置,不能阻截我军的突围。
燔(fán):焚烧。
云火:烟火,形容火光高升入云的样子。
莫我能止:敌人就无法阻止我军了。本句为宾语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本篇论述了夜间突围作战和渡过江河的方法。突围作战的方法是:有充足的器械,有勇猛的战斗精神;了解敌情、选择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段为突破口;突围应力争突然性,时机选择在夜间;突围时应让勇敢善战的前锋在前打开通路,大部队随后跟进,并设置埋伏,阻敌追兵。渡过江河时,首先应有各种渡河器材,其次是应鼓励士气、明告将士,“勇斗则生,不勇则死”,破釜沉舟,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渡过江河作战,必须加强工程保障,有充足的渡河和水上运输器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高昂的士气,有破釜沉舟、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您可能感兴趣...
  • 六韬·文韬·上贤

    上贤,就是尊重德才兼备的人。本篇首先论述了君主应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接着论述了应防止“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权”、“伤王之威”、“伤功臣之劳”、“伤庶人之业”等“六贼”。最后阐明对“七害”即七种人应“勿使为将”、“匆与谋”、“勿近”、“勿宠”、“勿使”、“禁之”、“止之”。...

    796
  • 六韬·武韬·文启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543
  • 六韬·文韬·六守

    六守篇首先论述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接着论述了选拔人才的六条标准:仁、义、忠、信、勇、谋。并进一步说明应用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等六种手段来考察,就能够知道其是否符合这六条标准。然后指出国君必须控制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支柱:农、工、商。最后指出:“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733
  • 六韬·龙韬·立将

    立将篇讲述古代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阐明了这样两个观点:一是将帅领兵作战,责任重大,“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因此将帅应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不轻敌,不冒险,不贱人,不违众,与士卒同甘共苦。二是君主应信任将帅,给以机动指挥的权力。“国不可以从外治,军不可以从中御”,“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242
  • 六韬·龙韬·王翼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704
  • 六韬·龙韬·选将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严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 ...

    199
  • 六韬·文韬·文师

    《六韬·文韬·文师》是《六韬》的首篇,它通过记述周文王打猎时巧遇姜太公并最终立其为师这一人所共知的故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层层递进。...

    425
  • 六韬·文韬·明传

    明传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延续国祚传之子孙的要道。首先论述了国家衰亡的原因是“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接着论述了国家兴盛的原因是“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最后指出:“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902
  • 六韬·武韬·三疑

    《六韬·武韬·三疑》是《六韬》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论述了攻强、离亲、散众的策略: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

    272
  • 六韬·文韬·大礼

    大礼,是君臣之间的行为准则。本篇首先阐明了君臣之间的行为规范:君主应体察下情,普施恩惠;臣下则应服从命令,安分守职。接着从“主位”、“主听”、“主明”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君主应具备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强调君主应“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35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