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六韬·龙韬·农器

佚名 〔先秦〕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之具,其矛戟也。蓑薜簦笠耰者,其甲胄干楯也。鴳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鸡犬,其伺候也。妇人织红,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刈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 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收刍,共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衼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
武王曰:“善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天下安定,国家没有战争的时候,攻战的器具,可以不修理吗?守卫防御的设备可以不设置吗?”
太公回答说:“进攻防御的设备,完全在于平时的维护和准备。农民耕作用的耒耜,可以作为军用的行马蒺藜;农民耕作用的马车、牛车,车身可当做营垒的蔽橹;农民耕作用的锄耰,可以作为军用的矛戟;农民用的蓑衣、雨伞和笠帽,可以作为军用的甲胄和盾牌;农民掘土用的鴳和锸,伐木用的斧和锯,舂米用的杵和臼,都可以当攻城的器具。农民耕作用的牛和马,可以用来运输粮食;公鸡司晨,犬之警戒防守,可以用做军事的侦伺与报更。妇女纺织的缯帛,可制作军用的旌旗;男子平定土壤的技术,可以协助军事上的攻城。春天农民钹刈草棘,可以当做与敌人的车兵骑兵作战。夏天农民耘耨田地,可以当做与敌人步兵作战。秋天农民收割禾薪,可以为战时储备粮食;冬天农民充实仓廪,可为战时长期守备使用。田里之间的百姓,编在一起为伍,用符信加以约束。里有吏,乡有长管理。平时领导百姓,战时即可做将帅。每里四周修筑围墙分隔开,战时便可当守备的战区。平时运输粮食柴草,可以当战时仓廪储备;春秋二季,修筑城廓,疏浚沟渠,可以当战时的堑壕堡垒。所以用兵时需要的器具,全在于平时去准备。善于治理国家的,战时的准备工作都要在平时做好。所以必须让百姓尽力豢养六畜,不要错过时机;开辟田野,不要让土地荒芜。让百姓有地方居住,不要混杂相处。丈夫耕田数亩,使粮食充足;妇女织布数尺,使穿戴富裕。这是平时富国,战时强兵的方法。”
武王说:“你说得很好!”
注释:
耒耜: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为柄,耜为铲,形状与犁相似。
行马:即拒马。用以堵塞道路的障碍器材。蒺藜:一种带有尖刺的障碍物,形如蒺藜。
蓑薜簦(dēnɡ)笠:蓑薜:草编的雨衣。簦:古时有柄的笠,即雨伞。笠:斗笠,戴在头上。它们都是遮雨的器具。
耨(nòu):耘田除草。
其战步兵也:可以用于战时对敌人步兵作战。
符信:凭证。
周垣:即为四周的墙垣。
刍(chú):喂饲牛马的草料。
具:器具。
辟:开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富国强兵这种主张出现于春秋时期,而流行于战国时代。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和民众组织诸条件的集中反映,要加强国防力量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当时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巩固政权,扩张势力,竭力提倡发展生产,把富国看做强兵之本,国不富不可以养兵,更谈不上强兵。同时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更不能立国,中国古代表现出以农立国、以兵卫国的特点。因此,富国强兵实际上就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强调农战。本篇首先揭示了安不忘危、和不忘战这个重要命题,即“天下安定,国家无事”之时,必须修“战攻之具”,设“守御之备”。接着进一步论述了要做到安不忘危、和不忘战,必须平战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即“越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因为平时的生产和生活器具,战时可转化为武器装备;平时的生产技术,战时可转化为战斗技术;平时乡里的行政组织,战时可转化为军事组织;平时的各种农业设施,战时可转化为军事工程。“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最后指出“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衼有尺度”,这便是富国强兵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您可能感兴趣...
  • 六韬·文韬·上贤

    上贤,就是尊重德才兼备的人。本篇首先论述了君主应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接着论述了应防止“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权”、“伤王之威”、“伤功臣之劳”、“伤庶人之业”等“六贼”。最后阐明对“七害”即七种人应“勿使为将”、“匆与谋”、“勿近”、“勿宠”、“勿使”、“禁之”、“止之”。...

    796
  • 六韬·武韬·文启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543
  • 六韬·文韬·六守

    六守篇首先论述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接着论述了选拔人才的六条标准:仁、义、忠、信、勇、谋。并进一步说明应用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等六种手段来考察,就能够知道其是否符合这六条标准。然后指出国君必须控制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支柱:农、工、商。最后指出:“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733
  • 六韬·龙韬·立将

    立将篇讲述古代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阐明了这样两个观点:一是将帅领兵作战,责任重大,“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因此将帅应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不轻敌,不冒险,不贱人,不违众,与士卒同甘共苦。二是君主应信任将帅,给以机动指挥的权力。“国不可以从外治,军不可以从中御”,“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242
  • 六韬·龙韬·王翼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704
  • 六韬·龙韬·选将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严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 ...

    199
  • 六韬·文韬·文师

    《六韬·文韬·文师》是《六韬》的首篇,它通过记述周文王打猎时巧遇姜太公并最终立其为师这一人所共知的故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层层递进。...

    425
  • 六韬·文韬·明传

    明传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延续国祚传之子孙的要道。首先论述了国家衰亡的原因是“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接着论述了国家兴盛的原因是“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最后指出:“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902
  • 六韬·武韬·三疑

    《六韬·武韬·三疑》是《六韬》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论述了攻强、离亲、散众的策略: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

    272
  • 六韬·文韬·大礼

    大礼,是君臣之间的行为准则。本篇首先阐明了君臣之间的行为规范:君主应体察下情,普施恩惠;臣下则应服从命令,安分守职。接着从“主位”、“主听”、“主明”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君主应具备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强调君主应“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35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