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子夜四时歌·当信抱梁期

萧衍 〔南北朝〕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
镜上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终于明白尾生在蓝桥下等待恋人时为何不愿离开,因为这至死不渝的情感动人心怀。如此的情感,还有什么能动摇呢?对镜梳妆,镜中映照着两人的身影,夫为妻画眉,妻为夫理鬓,此情此心,永远也不会改变。
注释:
当信:应当相信。
抱梁期:抱住桥梁的期约。典故抱柱之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莫听:不要听。
回风音:回旋之风的音响。回传的音信。
镜上:菱花镜上。镜子里。
两:两人。
入髻:白发进入髻根,发髻的根部。
分明:明确;清楚。显然。
两心:二心。异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秋歌是欢喜的歌,因为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相见了。在大地秋收的季节,那个外出建功立业的人,终于回来了。
绣带打上一个合欢结,将两人牢牢拴在了一起;穿上了锦衣,同色的花纹连在一起,这分明是一套情侣装。带着满怀的神情和娇羞等到月上梢头,两个人偎依在一起呢喃轻语,互诉相思之情,这样的日子永远都会充满欢乐与喜悦。因为那人的归来,家中顿时有了色彩,紫金柱、白玉梁,欢歌笑语环绕其间,久久不能散去。
相聚的日子总是害怕会太短暂,更漏滴答,时间过得飞快。琴弦弹断了便立即续上一根,只为了不让这美好的时刻流走。一起拂动琴弦,弹奏起同心曲,终于明白尾生在蓝桥下等待恋人时为何不愿离开,因为这至死不渝的情感动人心怀。如此的情感,还有什么能动摇呢?对镜梳妆,镜中映照着两人的身影,夫为妻画眉,妻为夫理鬓,此情此心,永远也不会改变。
从春歌到秋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对痴情的男女相恋相爱,成家立业,共盟生死的爱情成长过程。他们的感情由纯纯的爱恋走向婚姻的建立,彼此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愈加芬芳迷人,他们是丈夫和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萧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