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行淡墨,袖得伊书迹。满纸相思容易说,只爱年年离别。
罗衾独拥黄昏,春来几点啼痕。厚薄不关妾命,浅深只问君恩。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纸上一行行倾斜的文字还留着淡淡的墨痕,我把他的亲笔信放进怀袖里。信中满纸相思之情随便说说,但他却总爱年年离我而去。
我独自簇拥着锦被,度过寂寞的黄昏,一春来在这上面留下了多少泪痕?我不在乎自己命运的厚薄,而只在意你的恩情深浅。
注释
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四句三平韵。
⑵斜行淡墨:指书信的字行倾斜,字迹墨色偏淡。斜行,倾斜的行列,指书写文字的行列。
⑶袖:此处用作动词,谓藏于袖中。伊:他,指所爱男子。书迹:笔迹,墨迹。此处指书信。
⑷容易:轻易,随便。
⑸罗衾(qīn):轻软的丝绸被子。
⑹啼痕:泪痕。
⑺“厚薄”两句:一作“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
纸上一行行倾斜的文字还留着淡淡的墨痕,我把他的亲笔信放进怀袖里。信中满纸相思之情随便说说,但他却总爱年年离我而去。
我独自簇拥着锦被,度过寂寞的黄昏,一春来在这上面留下了多少泪痕?我不在乎自己命运的厚薄,而只在意你的恩情深浅。
注释
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四句三平韵。
⑵斜行淡墨:指书信的字行倾斜,字迹墨色偏淡。斜行,倾斜的行列,指书写文字的行列。
⑶袖:此处用作动词,谓藏于袖中。伊:他,指所爱男子。书迹:笔迹,墨迹。此处指书信。
⑷容易:轻易,随便。
⑸罗衾(qīn):轻软的丝绸被子。
⑹啼痕:泪痕。
⑺“厚薄”两句:一作“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1907年春暮,王国维受罗振玉之荐,奉学部尚书荣庆之命在学部总务司行走,充学部图书局编辑,主编译及审定教科书等事。作者初入官场,纵使他日命运难知,但对“君恩”早已深心铭感了。此词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传统的“思妇词”,或者也可以说是“弃妇词”。因为从词中可以看到:虽然这女子接到了她所爱男子的信,但并不相信男子在信里所说的“满纸相思”。她似乎已经有了被弃的预感。
“斜行淡墨”是很潦草的笔墨,但由于是“他”的信,所以女子珍重地把它藏在袖中随身携带。信里说了许多思念的话,但是假如他真的如此思念,不可能不肯回来。“满纸相思容易说,只爱年年离别”,他根本没有想念,倘若他真想念的话,无论有什么险阻都会回来,可见“满纸相思”其实是言不由衷的。
“罗衾独拥黄昏,春来几点啼痕”是写“怨”。春天本应是温暖和充满希望的,但“罗衾独拥”有一种寒冷的感觉,“黄昏”有一种面对长夜的感觉。“啼痕”其实就是“泪痕”,之所以不用“泪痕”,除了格律上的原因之外,恐怕也与“啼”字所能带给人的感发联想有关。人的哭泣是“啼”,鸟的鸣叫也是“啼”。传说蜀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悲切,往往叫到嘴里流出血来,即所谓“杜鹃啼血”。“啼”与“痕”结合起来,令人联想到的既有泪痕又有血痕。轻轻带过一个“春”字,点出这种悲凉和绝望的情绪发生在美好的春天,背景与感情的反差更增加了人物的凄凉之感。
“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顺读就是“但观妾命厚薄,莫问君恩深浅”。把“厚薄”和“浅深”放在前边做主语,是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这两句接在悲哀的“罗衾”两句之后,颇有收敛性情以归于“温柔敦厚”之意。这种思想也完全是传统的“诗教”所提倡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完全决定于男子,被宠幸是命,被抛弃也是命,封建道德要求她们认命而不怨。然而这个女子其实是有怨的,而且怨意很深。因此,这首词就在怨情的流露和刻意的收敛这种矛盾的感情之中,委婉曲折地传达出古代女子在现实中和在精神上都不得自由的负重的心境。放眼历史,许多人对于命运的不公平不是没有“怨”,但他们在承受命运的同时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这个薄待了自己的世界作出无私的奉献,这也是“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
需要注意的是,1923年王国维发表《观堂长短句》的时候将结尾两句改为“厚薄不关妾命,浅深只问君恩。”这在意思上和原来是完全相反的。“但观妾命”“莫问君恩”是一种温柔敦厚的担荷与克制;“不关妾命”“只问君恩”是一种颇具锋芒的反抗与指责。辛亥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封建道德对人性的压迫在中国首次遭到了激烈的否定,这对作者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些影响。“但观妾命”“莫问君恩”是王国维哲学观念和伦理观念的自然流露;“不关妾命”“只问君恩”是王国维对现实不满的借题发挥。前者的“怨”曲折顿挫,因而有一种不尽之味;后者的“怨”直率尖锐,把意思说得很清楚。如果按《人间词话》的理论来评价,修改后的结尾似不如修改前更具“词之言长”的特色。
“斜行淡墨”是很潦草的笔墨,但由于是“他”的信,所以女子珍重地把它藏在袖中随身携带。信里说了许多思念的话,但是假如他真的如此思念,不可能不肯回来。“满纸相思容易说,只爱年年离别”,他根本没有想念,倘若他真想念的话,无论有什么险阻都会回来,可见“满纸相思”其实是言不由衷的。
“罗衾独拥黄昏,春来几点啼痕”是写“怨”。春天本应是温暖和充满希望的,但“罗衾独拥”有一种寒冷的感觉,“黄昏”有一种面对长夜的感觉。“啼痕”其实就是“泪痕”,之所以不用“泪痕”,除了格律上的原因之外,恐怕也与“啼”字所能带给人的感发联想有关。人的哭泣是“啼”,鸟的鸣叫也是“啼”。传说蜀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悲切,往往叫到嘴里流出血来,即所谓“杜鹃啼血”。“啼”与“痕”结合起来,令人联想到的既有泪痕又有血痕。轻轻带过一个“春”字,点出这种悲凉和绝望的情绪发生在美好的春天,背景与感情的反差更增加了人物的凄凉之感。
“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顺读就是“但观妾命厚薄,莫问君恩深浅”。把“厚薄”和“浅深”放在前边做主语,是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这两句接在悲哀的“罗衾”两句之后,颇有收敛性情以归于“温柔敦厚”之意。这种思想也完全是传统的“诗教”所提倡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完全决定于男子,被宠幸是命,被抛弃也是命,封建道德要求她们认命而不怨。然而这个女子其实是有怨的,而且怨意很深。因此,这首词就在怨情的流露和刻意的收敛这种矛盾的感情之中,委婉曲折地传达出古代女子在现实中和在精神上都不得自由的负重的心境。放眼历史,许多人对于命运的不公平不是没有“怨”,但他们在承受命运的同时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这个薄待了自己的世界作出无私的奉献,这也是“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
需要注意的是,1923年王国维发表《观堂长短句》的时候将结尾两句改为“厚薄不关妾命,浅深只问君恩。”这在意思上和原来是完全相反的。“但观妾命”“莫问君恩”是一种温柔敦厚的担荷与克制;“不关妾命”“只问君恩”是一种颇具锋芒的反抗与指责。辛亥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封建道德对人性的压迫在中国首次遭到了激烈的否定,这对作者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些影响。“但观妾命”“莫问君恩”是王国维哲学观念和伦理观念的自然流露;“不关妾命”“只问君恩”是王国维对现实不满的借题发挥。前者的“怨”曲折顿挫,因而有一种不尽之味;后者的“怨”直率尖锐,把意思说得很清楚。如果按《人间词话》的理论来评价,修改后的结尾似不如修改前更具“词之言长”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清平乐·繁华锦烂
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多情争似无情。...
- 3
-
清平乐·莺啼残月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 2
-
清平乐·野花芳草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 1
-
清平乐·琐窗春暮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雨。君不归来情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又窠。...
- 1
-
清平乐·绿杨春雨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花拆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眼溟蒙。宝瑟谁家弹罢,含悲斜倚屏风。...
- 0
-
清平乐·何处游女
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刬地绣罗金缕。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
- 3
-
清平乐·水遥花瞑
水遥花瞑。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都醒。...
- 2
-
清平乐·东风依旧
东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色清明厮句。去年紫陌朱门。今朝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知他几个黄昏。...
- 2
-
清平乐·禁闱秋夜
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 9
-
清平乐·洛阳愁绝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 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