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夜读书,闻蟋蟀吟砌间甚悲,感微物之无情,惊四序之如逝。援笔成赋,以寄厥怀。辞曰:
良夜既半,寂居鲜欢。炉烟未尽,华烛将残,忽有哀声,来自砌间。顾而喟曰:“此蟋蟀也,胡为而止,胡为而鸣?伊孰使之,有情无情?惟熙春与茂夏兮,百鸟哕哕其嘤咛。竞柔条而恋芳蕊兮,矜红衣与翠衿。胡是物之琐细兮,独含感于秋辰。尔其为声也,凄清激冽,啁啾骚屑。如怨如慕,如惨如悦。如叹如诉,如哽如咽。如谮如诅,如誓如诀。近者如昵,远者如别。骤者如唱,徐者如曳。低者如断,止者如绝。静者如思,繁者如聒。乍闻乍息,乍流乍涩,四无人声,载啾载唧,宛如骊姬,中夜而泣。余韵悠扬,附枕侵床,匪伊丝竹,自然宫商,又如韩娥,哀声绕梁。银缸焰息,玉壶漏寂,四壁寒声,曼引如一,又如褒姒,嘻而裂帛。薄帐寒透,繁音半逗,殒叶坠阶,迥风扑牖,又如王嫱,琵琶夜奏。寒堂草湿,坠露初滴,乍疑初雨,随风淅沥,又如英皇,潇湘鼓瑟。曲槛疏棂,孤灯夜清,泠泠入耳,凄凄刺心,又如文君,白头哀吟。绿窗如雾,流萤暗度,声声相续,如出机杼,又如木兰,当闰织素。吁何其悲也!
故知无情者物,乃遇秋而必伤;有情者人,讵感物而无怆?岂直月令纪时于居壁,诗人发叹于在堂,王褒有俟时之颂,宋玉有悲秋之章载!尔乃琼楼艳妾,金屋丽人,朱颜晔其不再,君恩极而易倾。思琴瑟兮惜遥夜,拂罗绮兮愁暮龄。怨瑶草之将歇,怅团扇于秋深。况复昭阳梦断,长信苔生。玉阶露满兮叹复叹,翠被凉生兮吟重吟。莫不闻声太息,掩涕沾襟。亦有关右羁妻,辽阳戍妇,盼交河兮无书,指邯郸兮有路。身欲化兮江上石,目已断兮河桥树。时倦织兮停机,听蟏蛸之在户。忆兰蕙兮春初,怨芙蓉于秋暮。又若驱车出塞,负羽从军,离离白草,莽莽黄云,念灭虏兮何期,思麟图兮树勋。况佳人兮渭曲,复爱子兮江濆,抚戈剑以色变,怅离别而思棼,忽悲音之互动,壮心激以如焚。复有负屈才人,抱奇志士,书十上而无成,策屡干而未遂。蒯缑剑兮谁怜,黑貂裘兮已蔽。叹韦编之三绝,发阴符于五夜。心耿耿兮日边,气炎炎兮斗际。感是物之得时,击玉壶兮屡碎。又如迁客投荒。孤臣去国,屈原动湘浦之悲,吴起洒西河之泣。安国罢兮心未灰,苏武归兮头已白。此时乃见物候凄凉,西风萧瑟,耿四野之寒吟,倏惊魂以荡魄 。
乃若析圭紫极,纡组彤庭。赋秋莲于北夜,对紫微于西清。唐风吟兮主德劝,豳诗诵兮民事勤。犹且顾时视晷,触物惊心。异潘生之感遇,同陶侃之惜阴。矧怀恩阿未报,恐岁葬之予侵。骥伏枥兮思骋,鹰在鞲兮欲腾。惧心长而鬓短,能无慨于兹声。
于时叹息未终,庭叶骤陨,呼酒独酌,废书就枕,倏起舞于闻鸡,竟达曙而忘寝。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陆子夜间读书,听见蟋蟀在石阶处悲吟,有感于细小虫儿的无情了,也震惊于时光的飞逝,因而挥笔写了一篇赋,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情怀。这篇辞赋是:
时间到了半夜,孤单寂寞的居处,一点儿乐趣也没有。香炉里余香未烬,腊烛已经快点完了,忽然听见有一种悲凉的声音从阶石处传过来。看过阶石之后感叹地说:“这是蟋蟀啊!它的叫声像无情又像有情,它为什么要叫,为什么要停,是受谁指使的呢?当阳光和煦的春天,或是枝叶繁茂的夏天,百鸟鸣啭,在林木与花丛中飞来飞去,它们矜夸着自己的羽毛,花儿顾惜自己的颜色……。为什么这琐细的蟋蟀,单单对秋天这么深情?它的叫声凄凉寒栗,琐屑不安,就像那啾啾唧唧的鸟声。那声音像怨艾,像慕恋,像伤痛,像喜悦,像叹息,像倾诉,像咽泣,像诅咒,像山盟海誓,像生死诀别。近处如密语,远处如临别,急的高歌唱,慢的拖长声,低声如断流,停处如弦绝,静时如思索,闹时乱聒噪。一会儿听见,一会儿又没了,像水流一会儿流淌而一会儿又滞涩住一样,四处寂无人声,只有蟋蟀那唧唧的叫声,像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骊姬在半夜里哭泣。那声音贴近枕衾,悠扬徐缓,虽然不是乐器,却具有天然的音韵,那叫声,就像古代歌者韩娥的歌声绕梁不绝。油灯已经熄灭,玉壶还在‘巴哒,巴哒’地滴着,而四处都是蟋蟀那悠长委婉的叫声,那叫声,就像周幽王的宠姬褒姒,嘻笑着撕裂绢帛。单薄的衾帐寒凉如铁,那叫声由强减弱,渐渐停歇,树叶飘落到阶石上,旋转不定的风扑打着窗户,那叫声,就像汉明妃夜间弹奏的琵琶曲。露水滴滴,打湿了阶前的秋草,还以为是淅沥的秋雨随风入夜,那叫声,就像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潇湘鼓瑟。一灯荧荧,寒夜凄苦,那声音透过回转的栏杆、稀疏的窗棂,清晰地钻进耳中,让心都感到发冷。那叫声,就像当垆的卓文君,吟唱着她用心血写成的《白头吟》。在寒舍的窗前,点点萤火飞过,那断断续续的声音,仿佛从织布机里传出一样,那叫声,就像木兰,在闺房里操作。啊!为什么这样悲伤啊?
这些无知的微物,遇到秋天的降临还有所忧伤,那么,有情感的人,面对这衰飒的秋天风物,又怎么能不抚迹伤怀?那叫声,不单单只是起到一个月令纪时的作用,或是诗人在厅堂里发一通无谓的感喟,像西汉王褒适时的颂赞,战国宋玉悲秋的辞章那样吧!至若玉殿里的娇娥,金屋中的美女,可惜红颜难驻,恩宠易衰,在漫漫的长夜里思忆那诚笃爱情的百年琴瑟,轻拂罗绮,为年华渐老而哀愁。为香草的衰歇伤感,为团扇的被弃置而怅然。何况昭阳殿里的宠幸已失,长信宫前,阗无人迹,阶石上都长满了青苔呢?可叹,玉阶石上积满了秋露,衾枕生寒,只有寂寞的愁吟了。他们再听见这凄凉、哀怨的叫声,又怎么能不叹息,怎么能不流泪?还有函关羁旅,辽阳戍士,他们的妻子盼着,交河那边却没有音信,只有那条征尘滚滚的邯郸路。河桥被树影遮没,什么都看不见,真想变成传说中的那块望夫石。倦了,停下织机,听喜蛛在窸窣爬行。忆念着兰蕙芬芳的春初,怨怅摧残芙蓉的秋暮。再如战士驱车出塞,背着羽箭从军,大漠上秋草纷披,黄云无际,什么时候才能消灭胡虏,在麒麟阁上记下战功?看着在渭水边送别的妻子儿女,抚摩着兵器颜色惨沮,是为了离别才思绪纷乱的呀!忽然悲声迭起,别提心里有多难过了!更有那不受器重的奇人,苏秦十次上书没有成功,谋略不为所识。冯谖的敝剑,谁对它怜悯过?苏秦的貂皮袄穿旧了,谁对它看一眼?可叹勤学苦读的像韦编三绝的孔丘,深宵不寐,觅找奇书的苏秦,身在帝京,萦怀国事,心潮滚滚,难于合眼。感念这秋虫的应时而鸣,激动得像当年的王导一样,把玉壶都击碎了。又若获罪流徙的人,远谪不毛之地,不得君心的远臣,离京去国。像屈原一样牵动着内心深处的忧愁,像魏将吴起那样在西河畔洒下伤心之泪。像南宋的张孝祥,虽为主和派进谗,罢官弃职,但还心坚如铁。像汉代的苏武丁年奉使,归来时却顶着一头华发。见此萧飒的秋风,凄凉的物候,大地上的哀音,忽然间感到惊心动魄了。
至于那些在朝里捧着玉圭、拖着绶带的官人,在宫庭中吟诗作赋,像《国风·唐风·蟋蟀》、《国风·豳风·七月》那样,多是些鼓励农桑,反映民事的篇什。他们看着日影西斜,也自触物惊心。这虽不同于潘岳写的《秋兴赋》,却和陶侃勉人珍惜流光同义。何况身受国恩未报,怕时光匆匆流逝,催老之将至。那老马在槽枥间还想着驰骋沙场,那苍鹰在臂衣上犹惦记飞举蓝天,可是,只恐心有余而力不足,能不在这秋虫声里有所触动么?”
叹息没完,庭院里树叶萧然飘落。于是呼儿备酒,自斟自酌。刚刚扔下书本想睡觉,就听见村鸡唱晓,便起身舞剑,折腾了一夜没睡。
注释:
1.陆子:陆可教自谓。
2.砌:台阶。
3.微物:微细之物。祢衡《鹦鹉赋》:“矧禽鸟之微物。”
4.四序:春夏秋冬四时。《魏书·律历志》:“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5.援:执持。
6.厥:其。
7.鲜欢:少欢,寡欢。
8.熙春:和乐的春光。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9.哕(yuě)哕:鸟鸣。
10.竞:争逐。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竞夸轻俊。”
11.红衣、翠衿(jīn):指鸟类羽毛的艳丽。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祢衡《鹦鹉赋》:“绿衣翠衿。”衿,顾惜。
12.琐(suǒ)细:烦碎。
13.激冽:寒栗。
14.啁啾(zhōu jiū):鸟鸣声。骚屑:形容不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15.谮(zèn):进谗。诅:怨咒。
16.聒(guō):喧扰。
17.载:且。
18.骊(lí)姬:春秋时骊戎女,晋献公代骊戎,获姬归,立为夫人。她为立自己儿子力太子,常常夜间流着泪向晋献公进谗。
19.附:靠近。
20.丝竹:琴瑟笙笛类乐器,代指音乐。《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张谓《送卢举使河源》:“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21.宫商:宫商角徵羽为乐之五音,后乃以宫商指代音调。陆云《寒蝉赋》:“容丽蜩螗,声美宫商。”
22.韩娥:古之善歌者。《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3.银缸:油灯。
24.玉壶:玉制的计时之器,即玉漏。
25.曼引:指歌声悠长而委婉。
26.褒姒(sì):周幽王宠姬,生子伯服,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而以褒姒为后。
27.裂帛:褒姒好闻裂缯之声,王发缯日裂之,以适其意。
28.逗:停息。
29.牖(yǒu):壁窗。
30.王嫱(qiáng):汉元帝宫女,字昭君,后人又称明妃。元帝时选入宫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赐嫱。嫱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去,尔后号宁胡阏氏。
31.英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舜南巡,崩于苍梧。二妃至洞庭之山,泣恸挥泪,染竹成斑,今号湘妃竹。
32.潇湘:湘水在湖南省零陵县西与潇水汇合,合称潇湘。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蒲湘之浦。”
33.疏棂(líng):疏通朗爽之窗棂。
34.泠(líng)泠:声音清越。陆机《文赋》:“音冷泠而盈耳。”
35.凄凄:寒凉。
36.文君:即卓文君,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司马相如饮于卓氏,时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乃夜奔相如。后相如欲聘茂陵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37.白头哀吟:指卓文君所作之《白头吟》。
38.绿窗:贫女的居室。白居易《议婚》:“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39.木兰:古女英雄名。时方征兵,木兰父有名在兵书,年老,木兰因易妆,冒父名从军。历二十载归,人始知其非男子。
40.闺(guī):妇女之居室。
41.讵(jù):岂。
42.直:仅。
43.王褒:西汉人,字子渊。工诗善赋,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闻其才,请与见,使之作诗颂德。后因王襄荐,应征入朝,上《圣主得贤臣颂》,数从宣帝游,所到之处,常奉命作诗撰赋。
44.宋玉:战国楚人,屈原弟子,悯屈于放逐,作《九辩》述其志。悲秋之章:即指《九辩》。《九辩》的主要内容是悲秋、感遇、思君。
45.琼楼:指月中宫殿。皮日休《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梦入琼楼寒有月。”
46.金屋:喻屋之华美。庾信《春赋》:“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
47.遥夜:长夜。
48.瑶草:香草。江淹《别赋》:“惜瑶草之徒芳。”歇:衰歇。
49.怅(chàng)团扇于秋深:扇经秋而弃置,暗喻人老珠黄,无复见幸之意。
50.昭阳:宫殿名,汉成帝建,昭仪赵合德之所居。赵皇后女弟合德绝幸为昭仪,居昭阳宫。
51.长信:宫殿名,在长乐宫中,汉太后所居。西汉班婕妤与许皇后同时被飞燕谗,许后被废,班乃自请供奉皇太后于长信宫。奉守陵园,死后葬于园中。
52.关右:函谷关以西之地。邵宪祖《明堂赋》:“夫汉高之兴也,虎视关右,龙位洛京。”羁妻:羁旅之妻。
53.辽阳:地名,汉置,晋废。故城在今辽宁省辽阳西北。戊妇:戍边者的妻室。
54.交河:郡名,唐置,在陇右道。郡亦有交河县,自县二百七十里至北庭都护府城,备吐蕃处。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55.邯郸(hán dān):地名,汉置,在今河北省境内。
56.身欲化兮江上石:湖北省武昌县北山,有石如人立,名曰望夫石。相传昔有贞女,其夫从役赴国难,女饯送此山,立望而死,化为石,故名。王建《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和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57.河桥:送别之地的代称。宋之问《送杜审言》:“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58.蟏蛸(xiāo shāo):长脚蜘蛛,俗称喜子,即喜蛛,《国风·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59.兰蕙(huì):两种香草。傅咸《感别赋》:“兰蕙含芬,有时而馨。”
60.芙蓉:荷花。屈原《离骚》:“集芙蓉以为裳。”
61.出塞:出国的边塞。《宋史·真宗纪》:“契丹兵出塞。”
62.负羽:背箭。江淹《别赋》:“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63.离离:指白草纷披繁多。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愁云漠漠草离离,太乙句陈处处疑。”
64.莽莽:浩无际涯。《说苑·建本》:“苍苍莽莽之天。”
65.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绘功臣缘于颅麟阁。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树勋:建立功勋。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将军树勋起安西,昆仑虞泉入马蹄。”
66.渭曲:渭水之弯曲处。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
67.濆(fén):水涯。
68.棼(fén):通“紊”,乱。
69.互:交替。
70.书十上而无戍:《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71.干:冒进。《后汉书·皇甫嵩传》:“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
72.蒯缑(kuǎi gōu)剑:以草绳缠敝。蒯,茅类,可为绳。缑,把剑之物。此言其剑无物可装,但以蒯绳缠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冯先生(冯谖)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
73.黑貂裘(diāo qiú):黑貂皮所制之裘,价格极昂贵。《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74.韦编之三绝:比喻孔子读书之勤。韦,柔皮。古无纸,削竹为简而书之,以韦编联诸简,故曰韦编。《抱朴子·祛惑》:“常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乃大悟。”
75.发阴符于五夜:苏秦说秦不成,“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五夜:《书言故事·岁月》:“素记所谓,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谓之五鼓,亦谓之五更。”社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
76.耿耿:不寐。《国风·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日边:帝城附近。《书言故事·都邑类》:“问人自京回,曰归自日边。”
77.炎炎:炎热。
78.是物:指蟋蟀。
79.击玉壶兮屡碎:《世说新语》:“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睡壶,壶口尽缺。”
80.迁客:有罪流徙远方之人。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81.孤臣,不得于其君之远臣。《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82.屈原:战国楚人,名平。仕楚,为三闾大夫。怀王重其才,靳尚辈谮而疏之。原作《离骚》,冀王感悟,襄王时复用谗。乃谪原,因自沉汨罗江死。
83.吴起:《吕氏春秋·长见》:“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 ‘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84.安国:宋人张孝祥字安国,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名及第,授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任建康留守时,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主和派弹劾免职。后又起用,历任荆南,湖北安抚使。
85.苏武:汉杜陵人,字子卿。汉武帝时,以中郎将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幽,置大窖中,啮雪吞旃,徙北海,使牧羊,仍仗汉节。留十九年,汉昭帝与勾奴和亲,乃还,拜典属国。宣帝立,赐关内侯,图形麒麟侣。
86.物候:万物应节埃而变化。如草木春生秋杀,昆虫冬藏春发,鸟随气候往来等。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87.耿:悲。萧统《与殷钧书》:“甚以酸耿。”
88.惊魂:惊心。骆宾王《畴昔篇》:“惊魂闻叶落。”荡魄:心神涣散。
89.析圭:分颁玉珪以封爵。《汉书·司马相如传》:“故有削符之封,析圭而爵。”紫极:帝居。傅玄《元日朝会赋》:“翼翼京邑,巍巍紫极。”
90.纡组(yū zǔ):借指在朝居官。纡,垂。组,绶。肜庭,天子之庭墀涂以赤色,即丹墀。
91.秋莲:秋季的荷实。宋之问有《秋莲赋》。
92.紫微:指王宫、禁城,京师。西清:宫城中燕闲之地。
93.唐风:指《国风·唐风·蟋蟀》。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太行、恒山之西,至子燮,改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又徙居绛。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焉。
94.豳(bīn)诗:指《国风·豳风·七月》。豳,古国名,亦作邠,在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虞、夏之际,弃为后稷而封于邰,及夏衰,弃稷不务。至公刘复修后稷之业,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至十三世武王为周天子,崩后,成王立,周公摄政,乃述后稷公刘之化,陈《七月》之诗,以戒成王,谓之豳风。民事勤:指民事的劳苦。《法言·先知》:“或问民所勤。”
95.晷(guǐ):日影。
96.潘生:指潘岳。”
97.陶侃(kǎn):晋鄱阳人。晋明帝时,官至侍中太尉。任广州刺史时,常运甓以习勤,任荆州刺史时,常勉入以惜分阴。
98.矧(shěn):况且。
99.恐岁暮之予侵:比喻老年的逼近。
100.伏枥(lì):马伏于槽枥而秣之。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01.鞲(gōu):皮革臂套。鹰在鞲上,喻其将高飞。杜甫《去矣行》:“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102.惧心长而鬓(bìn)短:喻志意犹存而时不我与。
103.闻鸡:比喻奋发,图进。《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昆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昆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陆子夜间读书,听见蟋蟀在石阶处悲吟,有感于细小虫儿的无情了,也震惊于时光的飞逝,因而挥笔写了一篇赋,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情怀。这篇辞赋是:
时间到了半夜,孤单寂寞的居处,一点儿乐趣也没有。香炉里余香未烬,腊烛已经快点完了,忽然听见有一种悲凉的声音从阶石处传过来。看过阶石之后感叹地说:“这是蟋蟀啊!它的叫声像无情又像有情,它为什么要叫,为什么要停,是受谁指使的呢?当阳光和煦的春天,或是枝叶繁茂的夏天,百鸟鸣啭,在林木与花丛中飞来飞去,它们矜夸着自己的羽毛,花儿顾惜自己的颜色……。为什么这琐细的蟋蟀,单单对秋天这么深情?它的叫声凄凉寒栗,琐屑不安,就像那啾啾唧唧的鸟声。那声音像怨艾,像慕恋,像伤痛,像喜悦,像叹息,像倾诉,像咽泣,像诅咒,像山盟海誓,像生死诀别。近处如密语,远处如临别,急的高歌唱,慢的拖长声,低声如断流,停处如弦绝,静时如思索,闹时乱聒噪。一会儿听见,一会儿又没了,像水流一会儿流淌而一会儿又滞涩住一样,四处寂无人声,只有蟋蟀那唧唧的叫声,像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骊姬在半夜里哭泣。那声音贴近枕衾,悠扬徐缓,虽然不是乐器,却具有天然的音韵,那叫声,就像古代歌者韩娥的歌声绕梁不绝。油灯已经熄灭,玉壶还在‘巴哒,巴哒’地滴着,而四处都是蟋蟀那悠长委婉的叫声,那叫声,就像周幽王的宠姬褒姒,嘻笑着撕裂绢帛。单薄的衾帐寒凉如铁,那叫声由强减弱,渐渐停歇,树叶飘落到阶石上,旋转不定的风扑打着窗户,那叫声,就像汉明妃夜间弹奏的琵琶曲。露水滴滴,打湿了阶前的秋草,还以为是淅沥的秋雨随风入夜,那叫声,就像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潇湘鼓瑟。一灯荧荧,寒夜凄苦,那声音透过回转的栏杆、稀疏的窗棂,清晰地钻进耳中,让心都感到发冷。那叫声,就像当垆的卓文君,吟唱着她用心血写成的《白头吟》。在寒舍的窗前,点点萤火飞过,那断断续续的声音,仿佛从织布机里传出一样,那叫声,就像木兰,在闺房里操作。啊!为什么这样悲伤啊?
这些无知的微物,遇到秋天的降临还有所忧伤,那么,有情感的人,面对这衰飒的秋天风物,又怎么能不抚迹伤怀?那叫声,不单单只是起到一个月令纪时的作用,或是诗人在厅堂里发一通无谓的感喟,像西汉王褒适时的颂赞,战国宋玉悲秋的辞章那样吧!至若玉殿里的娇娥,金屋中的美女,可惜红颜难驻,恩宠易衰,在漫漫的长夜里思忆那诚笃爱情的百年琴瑟,轻拂罗绮,为年华渐老而哀愁。为香草的衰歇伤感,为团扇的被弃置而怅然。何况昭阳殿里的宠幸已失,长信宫前,阗无人迹,阶石上都长满了青苔呢?可叹,玉阶石上积满了秋露,衾枕生寒,只有寂寞的愁吟了。他们再听见这凄凉、哀怨的叫声,又怎么能不叹息,怎么能不流泪?还有函关羁旅,辽阳戍士,他们的妻子盼着,交河那边却没有音信,只有那条征尘滚滚的邯郸路。河桥被树影遮没,什么都看不见,真想变成传说中的那块望夫石。倦了,停下织机,听喜蛛在窸窣爬行。忆念着兰蕙芬芳的春初,怨怅摧残芙蓉的秋暮。再如战士驱车出塞,背着羽箭从军,大漠上秋草纷披,黄云无际,什么时候才能消灭胡虏,在麒麟阁上记下战功?看着在渭水边送别的妻子儿女,抚摩着兵器颜色惨沮,是为了离别才思绪纷乱的呀!忽然悲声迭起,别提心里有多难过了!更有那不受器重的奇人,苏秦十次上书没有成功,谋略不为所识。冯谖的敝剑,谁对它怜悯过?苏秦的貂皮袄穿旧了,谁对它看一眼?可叹勤学苦读的像韦编三绝的孔丘,深宵不寐,觅找奇书的苏秦,身在帝京,萦怀国事,心潮滚滚,难于合眼。感念这秋虫的应时而鸣,激动得像当年的王导一样,把玉壶都击碎了。又若获罪流徙的人,远谪不毛之地,不得君心的远臣,离京去国。像屈原一样牵动着内心深处的忧愁,像魏将吴起那样在西河畔洒下伤心之泪。像南宋的张孝祥,虽为主和派进谗,罢官弃职,但还心坚如铁。像汉代的苏武丁年奉使,归来时却顶着一头华发。见此萧飒的秋风,凄凉的物候,大地上的哀音,忽然间感到惊心动魄了。
至于那些在朝里捧着玉圭、拖着绶带的官人,在宫庭中吟诗作赋,像《国风·唐风·蟋蟀》、《国风·豳风·七月》那样,多是些鼓励农桑,反映民事的篇什。他们看着日影西斜,也自触物惊心。这虽不同于潘岳写的《秋兴赋》,却和陶侃勉人珍惜流光同义。何况身受国恩未报,怕时光匆匆流逝,催老之将至。那老马在槽枥间还想着驰骋沙场,那苍鹰在臂衣上犹惦记飞举蓝天,可是,只恐心有余而力不足,能不在这秋虫声里有所触动么?”
叹息没完,庭院里树叶萧然飘落。于是呼儿备酒,自斟自酌。刚刚扔下书本想睡觉,就听见村鸡唱晓,便起身舞剑,折腾了一夜没睡。
注释:
1.陆子:陆可教自谓。
2.砌:台阶。
3.微物:微细之物。祢衡《鹦鹉赋》:“矧禽鸟之微物。”
4.四序:春夏秋冬四时。《魏书·律历志》:“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5.援:执持。
6.厥:其。
7.鲜欢:少欢,寡欢。
8.熙春:和乐的春光。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9.哕(yuě)哕:鸟鸣。
10.竞:争逐。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竞夸轻俊。”
11.红衣、翠衿(jīn):指鸟类羽毛的艳丽。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祢衡《鹦鹉赋》:“绿衣翠衿。”衿,顾惜。
12.琐(suǒ)细:烦碎。
13.激冽:寒栗。
14.啁啾(zhōu jiū):鸟鸣声。骚屑:形容不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15.谮(zèn):进谗。诅:怨咒。
16.聒(guō):喧扰。
17.载:且。
18.骊(lí)姬:春秋时骊戎女,晋献公代骊戎,获姬归,立为夫人。她为立自己儿子力太子,常常夜间流着泪向晋献公进谗。
19.附:靠近。
20.丝竹:琴瑟笙笛类乐器,代指音乐。《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张谓《送卢举使河源》:“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21.宫商:宫商角徵羽为乐之五音,后乃以宫商指代音调。陆云《寒蝉赋》:“容丽蜩螗,声美宫商。”
22.韩娥:古之善歌者。《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3.银缸:油灯。
24.玉壶:玉制的计时之器,即玉漏。
25.曼引:指歌声悠长而委婉。
26.褒姒(sì):周幽王宠姬,生子伯服,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而以褒姒为后。
27.裂帛:褒姒好闻裂缯之声,王发缯日裂之,以适其意。
28.逗:停息。
29.牖(yǒu):壁窗。
30.王嫱(qiáng):汉元帝宫女,字昭君,后人又称明妃。元帝时选入宫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赐嫱。嫱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去,尔后号宁胡阏氏。
31.英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舜南巡,崩于苍梧。二妃至洞庭之山,泣恸挥泪,染竹成斑,今号湘妃竹。
32.潇湘:湘水在湖南省零陵县西与潇水汇合,合称潇湘。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蒲湘之浦。”
33.疏棂(líng):疏通朗爽之窗棂。
34.泠(líng)泠:声音清越。陆机《文赋》:“音冷泠而盈耳。”
35.凄凄:寒凉。
36.文君:即卓文君,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司马相如饮于卓氏,时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乃夜奔相如。后相如欲聘茂陵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37.白头哀吟:指卓文君所作之《白头吟》。
38.绿窗:贫女的居室。白居易《议婚》:“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39.木兰:古女英雄名。时方征兵,木兰父有名在兵书,年老,木兰因易妆,冒父名从军。历二十载归,人始知其非男子。
40.闺(guī):妇女之居室。
41.讵(jù):岂。
42.直:仅。
43.王褒:西汉人,字子渊。工诗善赋,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闻其才,请与见,使之作诗颂德。后因王襄荐,应征入朝,上《圣主得贤臣颂》,数从宣帝游,所到之处,常奉命作诗撰赋。
44.宋玉:战国楚人,屈原弟子,悯屈于放逐,作《九辩》述其志。悲秋之章:即指《九辩》。《九辩》的主要内容是悲秋、感遇、思君。
45.琼楼:指月中宫殿。皮日休《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梦入琼楼寒有月。”
46.金屋:喻屋之华美。庾信《春赋》:“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
47.遥夜:长夜。
48.瑶草:香草。江淹《别赋》:“惜瑶草之徒芳。”歇:衰歇。
49.怅(chàng)团扇于秋深:扇经秋而弃置,暗喻人老珠黄,无复见幸之意。
50.昭阳:宫殿名,汉成帝建,昭仪赵合德之所居。赵皇后女弟合德绝幸为昭仪,居昭阳宫。
51.长信:宫殿名,在长乐宫中,汉太后所居。西汉班婕妤与许皇后同时被飞燕谗,许后被废,班乃自请供奉皇太后于长信宫。奉守陵园,死后葬于园中。
52.关右:函谷关以西之地。邵宪祖《明堂赋》:“夫汉高之兴也,虎视关右,龙位洛京。”羁妻:羁旅之妻。
53.辽阳:地名,汉置,晋废。故城在今辽宁省辽阳西北。戊妇:戍边者的妻室。
54.交河:郡名,唐置,在陇右道。郡亦有交河县,自县二百七十里至北庭都护府城,备吐蕃处。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55.邯郸(hán dān):地名,汉置,在今河北省境内。
56.身欲化兮江上石:湖北省武昌县北山,有石如人立,名曰望夫石。相传昔有贞女,其夫从役赴国难,女饯送此山,立望而死,化为石,故名。王建《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和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57.河桥:送别之地的代称。宋之问《送杜审言》:“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58.蟏蛸(xiāo shāo):长脚蜘蛛,俗称喜子,即喜蛛,《国风·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59.兰蕙(huì):两种香草。傅咸《感别赋》:“兰蕙含芬,有时而馨。”
60.芙蓉:荷花。屈原《离骚》:“集芙蓉以为裳。”
61.出塞:出国的边塞。《宋史·真宗纪》:“契丹兵出塞。”
62.负羽:背箭。江淹《别赋》:“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63.离离:指白草纷披繁多。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愁云漠漠草离离,太乙句陈处处疑。”
64.莽莽:浩无际涯。《说苑·建本》:“苍苍莽莽之天。”
65.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绘功臣缘于颅麟阁。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树勋:建立功勋。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将军树勋起安西,昆仑虞泉入马蹄。”
66.渭曲:渭水之弯曲处。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
67.濆(fén):水涯。
68.棼(fén):通“紊”,乱。
69.互:交替。
70.书十上而无戍:《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71.干:冒进。《后汉书·皇甫嵩传》:“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
72.蒯缑(kuǎi gōu)剑:以草绳缠敝。蒯,茅类,可为绳。缑,把剑之物。此言其剑无物可装,但以蒯绳缠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冯先生(冯谖)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
73.黑貂裘(diāo qiú):黑貂皮所制之裘,价格极昂贵。《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74.韦编之三绝:比喻孔子读书之勤。韦,柔皮。古无纸,削竹为简而书之,以韦编联诸简,故曰韦编。《抱朴子·祛惑》:“常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乃大悟。”
75.发阴符于五夜:苏秦说秦不成,“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五夜:《书言故事·岁月》:“素记所谓,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谓之五鼓,亦谓之五更。”社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
76.耿耿:不寐。《国风·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日边:帝城附近。《书言故事·都邑类》:“问人自京回,曰归自日边。”
77.炎炎:炎热。
78.是物:指蟋蟀。
79.击玉壶兮屡碎:《世说新语》:“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睡壶,壶口尽缺。”
80.迁客:有罪流徙远方之人。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81.孤臣,不得于其君之远臣。《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82.屈原:战国楚人,名平。仕楚,为三闾大夫。怀王重其才,靳尚辈谮而疏之。原作《离骚》,冀王感悟,襄王时复用谗。乃谪原,因自沉汨罗江死。
83.吴起:《吕氏春秋·长见》:“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 ‘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84.安国:宋人张孝祥字安国,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名及第,授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任建康留守时,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主和派弹劾免职。后又起用,历任荆南,湖北安抚使。
85.苏武:汉杜陵人,字子卿。汉武帝时,以中郎将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幽,置大窖中,啮雪吞旃,徙北海,使牧羊,仍仗汉节。留十九年,汉昭帝与勾奴和亲,乃还,拜典属国。宣帝立,赐关内侯,图形麒麟侣。
86.物候:万物应节埃而变化。如草木春生秋杀,昆虫冬藏春发,鸟随气候往来等。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87.耿:悲。萧统《与殷钧书》:“甚以酸耿。”
88.惊魂:惊心。骆宾王《畴昔篇》:“惊魂闻叶落。”荡魄:心神涣散。
89.析圭:分颁玉珪以封爵。《汉书·司马相如传》:“故有削符之封,析圭而爵。”紫极:帝居。傅玄《元日朝会赋》:“翼翼京邑,巍巍紫极。”
90.纡组(yū zǔ):借指在朝居官。纡,垂。组,绶。肜庭,天子之庭墀涂以赤色,即丹墀。
91.秋莲:秋季的荷实。宋之问有《秋莲赋》。
92.紫微:指王宫、禁城,京师。西清:宫城中燕闲之地。
93.唐风:指《国风·唐风·蟋蟀》。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太行、恒山之西,至子燮,改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又徙居绛。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焉。
94.豳(bīn)诗:指《国风·豳风·七月》。豳,古国名,亦作邠,在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虞、夏之际,弃为后稷而封于邰,及夏衰,弃稷不务。至公刘复修后稷之业,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至十三世武王为周天子,崩后,成王立,周公摄政,乃述后稷公刘之化,陈《七月》之诗,以戒成王,谓之豳风。民事勤:指民事的劳苦。《法言·先知》:“或问民所勤。”
95.晷(guǐ):日影。
96.潘生:指潘岳。”
97.陶侃(kǎn):晋鄱阳人。晋明帝时,官至侍中太尉。任广州刺史时,常运甓以习勤,任荆州刺史时,常勉入以惜分阴。
98.矧(shěn):况且。
99.恐岁暮之予侵:比喻老年的逼近。
100.伏枥(lì):马伏于槽枥而秣之。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01.鞲(gōu):皮革臂套。鹰在鞲上,喻其将高飞。杜甫《去矣行》:“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102.惧心长而鬓(bìn)短:喻志意犹存而时不我与。
103.闻鸡:比喻奋发,图进。《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昆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昆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赋正文部分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良夜既半,寂居鲜欢”至“吁何其悲也”为入题,从悲字着眼,主要写虫声之悲。开始几句描写环境:秋天的夜里,作者的书斋。作者寂居鲜欢,孤单索寞,一腔愁绪,难于成眠。面对残烛,他忽闻哀声自阶砌问传来。正是“疏灯孤榻影,衰草乱虫吟”,自然而然地把蟋蟀引了出来,接着,一切思索由兹而起。文章起得自然,毫无凑泊之痕。“胡为而止,胡为而鸣?”两问为下文的充分展开作了铺垫。芳春,茂夏,是花鸟争妍,竞夸轻俊的时节,而只有蟋蟀,对秋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作者以泼墨笔法,写了蟋蟀的鸣声,连用排比二十七句。用大量的联想,比喻,模拟蟋蟀的鸣声,说它像骊姬的中夜饮泣,像韩娥的一曲哀音,像王嫱出塞的夜奏琵琶,像木兰织素的当闺叹息……这一连串能引发人无尽想象的故事,把人引入历史的大漠之中。虽然嵇康主张“声无哀乐”,但,听此虫鸣,读这段文章,难免有一种凄苦之情。
第二段是对前文的展开,主要写人,指出了“人非草木,岂能免俗?”从上文“何其悲也”接隼,自问自答:“故知无情者物,乃遇秋而必伤,有情者人,讵感物而无怆?”这一对很妙:连无情之微物,如斯蟋蟀,尚感秋气之肃杀,而悲鸣凄切,何况人为万物灵长,怎能不见景生情也欤?于是作者写了琼楼艳妾、金屋丽人。她们有感于朱颜的不再,恩宠的易衰,昭阳梦断,长信苔生,玉阶露满,翠被生凉,聆秋虫之悲鸣,不得不闻声太息,掩涕沾襟。还有羁妻、戍妇、负屈的才人、抱奇的志士,于是,作者变泛写为特写,使一个个历史人物,须眉毕现,栩栩如生。他们有献策的苏秦,寄食的冯谖,吟诗的屈子,逃亡的吴起,韦编三绝的孔丘,垂老方归的苏武……这些志意诚笃,心坚如铁的人,值此清秋,闻此哀音,也感到惊心动魄。
第三段为转捩段,主要写在位者的忧虑,是“进亦忧,退亦忧”思想的艺术再现。“乃若析圭紫极,纡组彤庭”,作者把笔锋轻轻一转,又写了另一些在朝居官的人。他们捧圭待漏,垂绶肜庭,身居庙堂之高,心念江湖之远,其负荷不见得就能比常人轻松多少。“唐风吟兮主德劝,豳涛诵兮民事勤”,居安思危,正是风诗之本义。“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陶侃惜阴的要义大概就在这里。否则,皇恩未谢,岁暮予侵,成为伏枥之骥,那么,连悲哀都来不及了。
最后一段又归结到开端,写作者叹息戏欷,不能自已。而斯时庭叶堕阶,鸡声唱晓,点出作者缅怀古事,彻夜未眠。
全赋辞章清峻庄重,排比铺陈,汪洋恣肆,使事用典,若自己出,感物咏怀,触景生情,首尾环接,自然工巧,颇耐寻味。
第一段从“良夜既半,寂居鲜欢”至“吁何其悲也”为入题,从悲字着眼,主要写虫声之悲。开始几句描写环境:秋天的夜里,作者的书斋。作者寂居鲜欢,孤单索寞,一腔愁绪,难于成眠。面对残烛,他忽闻哀声自阶砌问传来。正是“疏灯孤榻影,衰草乱虫吟”,自然而然地把蟋蟀引了出来,接着,一切思索由兹而起。文章起得自然,毫无凑泊之痕。“胡为而止,胡为而鸣?”两问为下文的充分展开作了铺垫。芳春,茂夏,是花鸟争妍,竞夸轻俊的时节,而只有蟋蟀,对秋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作者以泼墨笔法,写了蟋蟀的鸣声,连用排比二十七句。用大量的联想,比喻,模拟蟋蟀的鸣声,说它像骊姬的中夜饮泣,像韩娥的一曲哀音,像王嫱出塞的夜奏琵琶,像木兰织素的当闺叹息……这一连串能引发人无尽想象的故事,把人引入历史的大漠之中。虽然嵇康主张“声无哀乐”,但,听此虫鸣,读这段文章,难免有一种凄苦之情。
第二段是对前文的展开,主要写人,指出了“人非草木,岂能免俗?”从上文“何其悲也”接隼,自问自答:“故知无情者物,乃遇秋而必伤,有情者人,讵感物而无怆?”这一对很妙:连无情之微物,如斯蟋蟀,尚感秋气之肃杀,而悲鸣凄切,何况人为万物灵长,怎能不见景生情也欤?于是作者写了琼楼艳妾、金屋丽人。她们有感于朱颜的不再,恩宠的易衰,昭阳梦断,长信苔生,玉阶露满,翠被生凉,聆秋虫之悲鸣,不得不闻声太息,掩涕沾襟。还有羁妻、戍妇、负屈的才人、抱奇的志士,于是,作者变泛写为特写,使一个个历史人物,须眉毕现,栩栩如生。他们有献策的苏秦,寄食的冯谖,吟诗的屈子,逃亡的吴起,韦编三绝的孔丘,垂老方归的苏武……这些志意诚笃,心坚如铁的人,值此清秋,闻此哀音,也感到惊心动魄。
第三段为转捩段,主要写在位者的忧虑,是“进亦忧,退亦忧”思想的艺术再现。“乃若析圭紫极,纡组彤庭”,作者把笔锋轻轻一转,又写了另一些在朝居官的人。他们捧圭待漏,垂绶肜庭,身居庙堂之高,心念江湖之远,其负荷不见得就能比常人轻松多少。“唐风吟兮主德劝,豳涛诵兮民事勤”,居安思危,正是风诗之本义。“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陶侃惜阴的要义大概就在这里。否则,皇恩未谢,岁暮予侵,成为伏枥之骥,那么,连悲哀都来不及了。
最后一段又归结到开端,写作者叹息戏欷,不能自已。而斯时庭叶堕阶,鸡声唱晓,点出作者缅怀古事,彻夜未眠。
全赋辞章清峻庄重,排比铺陈,汪洋恣肆,使事用典,若自己出,感物咏怀,触景生情,首尾环接,自然工巧,颇耐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