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影的告别

鲁迅 〔近现代〕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⑵,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⑶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⑷,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
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注释:
⑴此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
⑵呜乎:叹词,表示叹息。
⑶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里走。
⑷无已:没有别的。已这里表示确定语气。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时值五四落潮时期,五四文化阵营破裂,鲁迅写诗聊以自慰:“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遥远的未来感到虚幻无望,混乱的现实不堪忍受,孤独战士的形象尽显作者压抑悲愤的心境。作者借此文“影”这一意象来表达他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内容赏析
全篇语言精练,深沉悲抑,神秘幽深。较为独特的是,文章自始至终笼罩着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影”作为中心意象,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反映,是作者在绝望中又不忍沉迷于绝望的焦虑、悲愤和彷徨等复杂的矛盾心理。“影”执意要与“我”告别,作者连用三个否定句解释告别的缘由:“不乐意的天堂”、“不乐意的地狱”、“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影”的异常倔强性格是作者焦虑的表现,虽然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哪怕“彷徨于无地”,然而,回到现实,作者又陷入了茫然和矛盾之中。“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作者拒绝丑陋和虚无的一切,但是,拒绝也是在承受,难以承受之时,“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作者以悲壮的姿态,“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在反抗绝望之后,瞬间所激发的勇气。行文最后,“影”独行远去时的姿态与心态,似乎不能带来积极的因素。鲁迅曾经说他的散文集《野草》是不适合年青人看的,它只属于他自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两地书·二四》)所以,希望从此以后“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表达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精神。
段落结构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交代“人”在睡梦中梦见有“影”来告别,从而引出“影”对“人”说的话。文中的“影”指的是“新我”,“人”指的是“旧我”。第一句话为全文的引子,以下分五段来抒写:
第一段(“有我所不乐意……”至“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写影向人告别,它说“天堂”、“地狱”、“黄金世界”都不愿去,但是,也不愿跟随人,继续作影子,那怎么办,影表示,既使“无地”可以“彷惶”,也得离开人去“彷徨”。总之,它要告别人而离去,不再作影子。这段中的“天堂”、“地狱”、“黄金世界”和“你”这四个词语被鲁迅赋于了象征意义,它们都是鲁迅心目中的旧中国。“我不想跟随你了”,可以理解成是鲁迅对旧中国的彻底否定。而“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则可以理解成是鲁迅对新中国的思索和探寻。
第二段(“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至“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写影的犹疑和思想上的反复。开始表示要告别人,而将自己沉没在黑暗里。接着又犹疑起来,感到将自己沉没在黑暗里,“黑暗又会吞并我”;如果不沉没在黑暗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那就只好安然作个影子,彷徨于明暗之间。然而,它又“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最后,还是表示“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这段抓住影的生命是短暂的这一特征来实写,它象征鲁迅短暂的一生将被漫长的旧中国吞噬,似乎显得很消沉、悲观和失望,但是,其中又蕴含着愤懑至极的情绪。也是“予及汝皆亡”的誓言和决心。这是鲁迅追求美好未来,为理想而献身精神的形象写照。
第三段(“呜乎呜乎,倘若黄昏”至“如果现是黎明”)开始说,它仍在明暗之间彷徨,不知是黄昏还是黎明,说明它并没有下决心,把自己沉没在黑暗里。可它又不安于在明暗之间彷徨,它要独自远行,于是“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别离的酒。但是,远行到那里、前途如何,不是被黑夜沉没,就是被白天消失。总之,前途是灭亡。这时,影子毕竟还是在明暗之间彷徨着,但此刻,是黑暗前的黄昏,还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不管如何,影子决心要独自远行,表达了一种顽强不息的追求精神。作为影子是如此,这是实写,但其中也虚写出鲁迅的某些心迹:它象征鲁迅在黑暗的笼罩和压抑下,看不到美好未来的苦闷悲观的消极情绪,它委婉地表达了鲁迅同旧中国势不两立的敌对心理。
第四段(“朋友,时候近了”至“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开始说“时候近了”,表示不能犹疑了,得下决心。它下决心,要最后告别了,它宁愿走向无地可以彷徨的黑暗,让黑暗沉没自己,也不愿苟活偷生于明暗之间。那么,临别之际,影子献点什么给人,他的思想,和前途,都不过是黑暗和空虚而已。它说,我有的只是黑暗和空虚。我的所有黑暗,将被你的光明消失;我所有的空虚,也决不会占一点你的心地。那么,我就献给你黑暗和空虚作赠品。这里以象征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孜孜不倦的崇高的追求:宁可被黑暗吞没、同黑暗的旧中国一起灭亡,只为换来美好理想的明天。
第五段(“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至“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向人作如下表示:我独自远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黑暗的世界全属于我自己,你和别的影子都不在黑踏里,希望你们的前途光明。这段,虚写出我要把黑暗驱逐、带走,象征作者跟黑暗同归于尽的抗争决心,和对没有黑暗笼罩的新中国的渴望。
艺术手法
⑴构思十分巧妙。按照一般的规律,应当是“形”离不开“影”,“影”离不开“形”,俗话用“形影不离”来形容两者的不可分离,这是合乎常理的。而作者却以“影的告别”为题,写“影”向“形”告别,不可分离的事物却要分离了。从题目看,就显得新颖奇特,不同凡响,别开生面,引入遐想。正文开始说“入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酣然入睡了,梦见有“影”这样的“人”来告别。作者不说人睡熟了的时候,而说“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写梦境又不点明是写梦,以这样耐人寻味的一句,引出了“影”的那些话,拉开了全文的序幕。尔后,以“影”的话统领全篇。这里用的是对话的体式,但却又与一般的对话体式迥然不同。这种别出心裁的自问自答,自言自语,产生了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突出了“影”在诗中的主人公地位,诗中这样不停顿、不间断地让“影”直抒胸臆,极其深刻地表达了“影”执意离去和离去之前的犹疑和反复的复杂情绪。
⑵“影”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象征一般是指用具体的东西表示某种抽象的意义,在文艺创作中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则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文中的“影”象征“战斗的我”,“人”象征“消沉的我”。作者通过“影”这一凝练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在探索中前进的心理。“影”是不可能离去的,然而人的思想和灵魂却可以改变和更新。“影”不愿跟随“人”了,“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要“独自远行”,虽然远行到哪里去还不明白,但要“出走”,这是肯定的,不可改易的。这儿的“影”有点近乎《过客》里的过客,是一个探索者、追求者的形象,虽然并非没有彷徨和犹豫。在“影”的形象里寄托着作者不安予现状、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
  • 别诸弟三首

    其一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其二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 ...

    243
  • 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522
  • 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4
  • 所闻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1
  •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4
  • 无题二首·其二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952
  • 哀范君三章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沈沦。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12
  • 湘灵歌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2
  • 悼丁君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2
  •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