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禀气兮清浊,独得意兮虚徐。耳何聪兮无瑱,衣何散兮无裾。务冥怀于得丧,宁勤体乎菑畲。将使同方姬孔,抗迹孙蘧。精骛广漠,心游太虚。傲朝曦兮南荣,溯夕飙兮北疏。非道之病,惟情之舒。
繇是含颖怀粹,凝和习懿。器奫沦兮幽忧,德芳馨兮周比。井无渫兮泉融,珠潜辉兮川媚。又何必陋雄之尚《玄》,笑奕之心醉,悲墨之素丝,叹展之下位?苟因时之明扬,乃斯文之不坠心 。
睇烟景兮飘飘,心悬旌兮摇摇。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姑藏器以有待,因寄物而长谣。愿在首而为弁,束玄发而未衰。会名器之有得,与缨珥兮相宜。愿在足而为舄,何坎险之罹忧。欲效勤于竖亥,思追踵于浮丘。愿在服而为袂,传缯素而饰躬。异化缁之色涅,宁拭面而道穷。愿在目而为鉴,分妍丑于崇朝。惊青阳之难久,庶白首以见招。愿在地而为簟,当暑溽而冰寒。伊肤革之尚疚,胡寤寐以求安?愿在觞而为醴,不乱德而溺真。体虚受之为器,革谲性以归淳。愿在握而为剑,每辅衽而保裾。殊铅铦之效用,比硎刃而有余。愿在橐而为矢,美筈羽之斯全。畴懋勋而锡晋,射穷垒而衄燕。愿在体而为裘,托针缕以成功。非珍华而取饰,将被服而有容。愿在轩而为篁,贯岁寒而不改。挺介节以自持 ,廓虚心而有待。
人之愿兮实繁,我之心兮若此。蓄为志兮璞藏,发为文兮雾委。既持瑾兮掌瑜,复撷兰兮艺芷。始无言兮植杖,终俯首兮嗟髀。振襟兮自适,觌物兮解颐。云无心兮瑕举,萝倚干兮丛滋。想陵谷之变地,况玄黄之易丝。人可汰而可锻,己不磷而不缁。苟一鸣而惊人,何五鼎而勿饴 ?
已而拥膝清啸,倾怀自宽。枢桑户荜兮差乐,鸠飞梭跃兮胡难。指夜蟾兮为伍,仰疏籁兮邀欢。何孙牧而伊耕?何巢箕而吕磻?涤我虑兮绿绮,清我眼兮琅歼。周旋兮有则,徙倚兮可观。终卷舒兮自得 ,契休哉于《考槃》。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承受天地之气啊有清有浊,独自得意啊从容不迫。两耳听觉多么灵敏啊没有垂玉,衣衫多么潇洒啊没有长裾。与其致力于沉思苦想得失,宁可在耕作中勤劳四体。将与姬旦、孔子志趣相同,跟孙叔敖、蘧伯玉分道扬镳。精魄在辽阔空间飞行,心灵在寂静太空遨游。傲立在早晨霞光中啊草木朝南繁荣,回溯在夜晚疾风中北方更加疏远。这不是道的弊病,而是情的舒展。
因此包含锋芒,怀抱精粹,在和谐中凝聚,在美德中修练。才器深广啊胸怀深忧,品德芬芳啊结党管私。井水尚未排除污染啊泉水融融,明珠深藏光辉啊河流明媚。又何必鄙薄扬雄推崇《太玄》,嘲笑奕秋专心致志,悲伤墨翟忧世如素丝所染,叹息展禽守节而居于下位?如能据时举用贤才,这就是斯文不曾跌落。
流盼云雾风景啊飘飘渺渺,心如悬挂的旗帜啊摇摇晃晃。感慨花儿早晨开放而傍晚凋落,嗟叹哄响的蟋蟀而秋蝉又鸣叫。姑且深藏名爵而有所等待,以寄托情怀而长歌。愿意在头上有弁冠,束住黑发而不会衰老。赶上名分爵器而有所收获,这就跟系缨戴冠插貂尾相宜。愿意在脚上而成为鞋,有什么坎坷危险可忧愁。要效法竖亥的勤勉,想追随浮丘的足迹。愿意使衣服而成为衣袖,传承丝绸来修饰自己。跟那化为黑色的黑泥不同,宁肯用来拭面而到头。愿意在眼部而成为镜子,一个早晨就把美丑分辨出来。惊心于青春难以长久保存,希望白发时被征召任用。愿意在地上而成为竹席,对着暑热而仍自冰寒。如果肌肤尚有病痛,用什么在病床上睡眠觉醒时求得平安?愿意在酒杯中成为清酒,不乱德又不泯天真。空虚的物体是承受的器具改变诡谲性情以回归淳朴本性。愿意握在手中成为剑,常常用来辅助保全衣冠。跟铅铸的利器效用很不相同,比刃锋利而有余。愿意在箭囊中成为箭,箭尾的羽毛由于箭而无暇。酬报大功劳用箭赏赐晋国,用箭射书信给围困的燕国而使其投降。愿意在体而成为裘衣,拜托针线而缝成衣服。不为珍贵华美而用来修饰,只为穿着而有仪容。愿意在廊前而成为竹,经岁寒而不改本性。挺立正直节操而自我持守,扩展坦荡心胸而有所期待。
人的欲望啊多么繁杂,我的心啊也是如此。蕴存志向啊像保藏璞玉,抒发文辞啊像云雾飘散。已手拿瑾啊把握瑜,又采撷兰草啊种植香芷。起初无言啊培植依傍,终于俯首啊嗟叹壮志渐消。振衣啊自由行动,观物啊开颜含笑。白云无心啊远游,女萝倚缠树干啊丛生滋长。想像陵谷变为平地,何况玄黄颜色染改素丝。人们可以淘洗也可以锻炼,自己不磨损也不变黑。如果能够一鸣惊人,为何不甘于五鼎之味而自得?
然后抱膝长啸,解怀自宽。桑木轴竹编门啊可乐,鸠鸟飞而梭鱼跳啊有何难。遥指夜月啊为伴,仰望远空啊邀欢。何必是公孙弘牧羊啊伊尹耕种?何必是巢父隐居箕山啊吕尚钧渔磻溪!荡涤我的思虑啊绿绮琴,清淳我的安眠啊琅玕席。周旋应酬啊有准则,徘徊凭靠啊有可观。终于舒展啊自得,契合美好啊如《考巢》诗所谓成德乐道。
注释
1.闲情赋:陶潜赋作。
2.禀气:禀受天地自然之气,禀气不同,因而形成人不同的品质和个性。
3.虚徐:从容温雅貌。《诗经·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郑玄笺:“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此也。”《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郭璞注:“雍容都雅之貌。”
4.瑱(tiàn):以玉塞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玉之也瑱。”《毛传》:“瑱,塞耳也。”
5.裾(jū):衣服前襟。
6.冥怀:高远的情怀。
7.菑畲(zī shē):耕耘。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周易·无妄》:“不耕获,不菑畲。”
8.姬孔:周公姬旦与孔子。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宣传仁爱,都是儒家的圣人。
9.孙蘧(qú):孙武与蘧伯玉。孙武为春秋时军事家,曾以兵法十三篇上吴王阖闾,有力于吴西破楚。蘧伯玉为春秋时卫人,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史䲡知其贤,屡荐之于卫灵公,不用。
10.精骛(wù)广漠:精神奔驰于广阔无边的地方。
11.太虚:指天空。
12.朝曦(zhāo xǐ):早晨的阳光。南荣:面南的屋檐。《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郑玄注:“荣,屋翼也。”
13.溯(sù):迎。北疏:北面敞亮的窗子。
14.繇(yóu)是:由是,因此。繇,通“由”。含颖怀粹(cuì):指具有很好的、特殊的本质。
15.凝和:沉静平和。习懿(yì):温良美好。
16.奫(yūn)沦:深沉广阔貌。幽忧:深忧。
17.芳馨(xīn):芬芳的气息。周比:联结。
18.井无渫(xiè):井中无污物。《周易·井》:”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孔颖达疏:“渫,治去污秽之名也。”
19.川媚:河流明媚。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20.陋雄之尚《玄》:鄙薄扬雄推崇《太玄》。《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丽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雄,扬雄。
21.笑奕之心醉:嘲笑奕秋专心致志。奕,奕秋。
22.悲墨之素丝:悲伤墨翟忧世如素丝所染。《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23.展: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因食邑柳下,谥惠,又称柳下惠。《孟子·万章下》:“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电。”
24.坠:遗落。
25.睇(dì):斜视。烟景:春景。飘飘:飘缈迷濛貌。
26.心悬旌兮摇摇:本自《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心悬旌,心如悬旌,形容心神不定。摇摇,不安貌。
27.蛩(qióng):蟋蟀。蜩(tiáo):蝉。
28.藏器:比喻怀抱才干以等待施展的机会。《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9.寄物:寄托情志于事物。谣:歌。
30.弁(biàn):冠名。古代男子穿礼服用弁。
31.玄发:黑发。
32.缨珥(yīng ěr):缨为系冠的带子。汉代官员冠旁常插貂鼠尾为饰,垂在耳边,珥即指此饰物。
33.舄(xì):鞋子。单底为履,复底著木者为舄。
34.坎险:坎坷危险。《周易·坎》:“九二,坎有险。”贾谊《鵩鸟赋》:“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
35.竖亥:一个步子极大,特别能走的人物。《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干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外。”郭璞注:“竖亥,健行人。”
36.浮丘:传说中黄帝时仙人。郭璞《游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7.袂(mèi):衣袖。
38.缯(zēng):丝织物的统称,古谓之帛,汉谓之缯。躬:身体。
39.缁(zī):黑色。涅(niè):黑色染料。《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40.拭(shì)面:擦拭面部。《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41.鉴:镜子。
42.妍(yán):美好。崇朝:从天亮到早饭之间的一段时间。《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43.青阳:原指春天,这里指人的青春。《尔雅·释天》:“春为青阳。”郭璞注:“气清而温阳。”
44.庶:表示希望。白首:白头。
45.簟(diàn):竹席。
46.暑溽(rù):盛夏湿热的气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47.伊:发语词,无义。肤革:皮肤表里。《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孔颖达疏:“肤是革外之薄皮,革是肤内之厚皮革也。”疚:病。
48.寤寐(wù mèi):醒着和睡着。《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49.觞(shāng):酒杯。醴(lǐ):甜酒。
50.乱德:因酒醉而使道德迷乱。《尚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论语·乡党》:“唯酒无量,不及乱。”溺(nì)真:使真情淹没。
51.谲(jué)性:欺诈、不诚实的本性。
52.辅衽(rèn):佐护着衣襟。衽,衣襟。
53.铅铦(xiān):铅铸的利器。贾谊《吊屈原文》:“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铦,锐利。
54.硎(xíng)刃:新磨之刀。《庄子·养生主》:“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55.橐(tuó):箭袋。矢:箭头。
56.筈(kuò)羽:指箭的后面部分。筈,箭的末端。羽,箭尾之鸟羽。
57.畴:通“酬”,酬报。懋(mào)勋:大功劳。锡(cì)晋:赏赐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周)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重耳)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晋侯三辞,从命。”锡,通“赐”。
58.穷垒:孤城。衄(nǜ)燕:使燕国投降。战国时,齐国田单攻聊城,燕将固守,岁余不能下。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得书,泣三日,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衄,挫折,失败。曹植《求自试表》“师徒小衄”李善注:“衄,犹挫折也。”
59.篁(huáng):竹林。
60.岁寒:一年之中的寒冷季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1.介节:挺直之节。节,运用了双关修辞,还指“气节”。
62.廓(kuò):大。虚心:竹茎中空,故云,一语双关。 《老子》:“虚其心,实其腹。”
63.璞(pú)藏:藏宝玉于璞。璞,未经琢磨的玉。
64.雾委:雾落,指看不清楚。沈约《内典序》:“感降参差,云霏雾委。”
65.瑾(jǐn)、瑜(yú):都是美玉名,这里比喻具有高贵的品德和才华。屈原《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66.撷(xié)兰艺芷:比喻行为高洁。撷,摘取。艺,种植。兰、芷,都是香草名。
67.植杖:放下杖子。《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68.俯首:低头。嗟髀(jiē bì):嗟叹壮志渐消。《三国志·蜀·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大腿。
69.振襟:抖动衣服。
70.解颐(yí):欢笑貌。
71.瑕(xiá)举:高举,指高高飘扬在上。
72.萝:即女萝,地衣类植物,经常附生在大树干上。《诗经·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73.陵谷:山陵与山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74.玄黄:指颜色多变。《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玄,黑色。
75.汰:淘汰。锻:锻炼。
76.磷(lín):薄。《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77.一鸣惊人: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呜则已,一鸣惊人。”
78.五鼎:原指古祭礼中大夫用五鼎盛羊、豕、肤、鱼、腊,这里是形容生活奢侈。《史记·主父偃列传》:“且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饴(yí):美味之食,这里用作动词。
79.拥膝:抱膝。
80.倾怀:倾诉怀抱。
81.枢桑户荜(bì):以桑木为门臼,编荜为门户,形容生活贫苦。《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枢,门的转轴。荜,即荜芨,草名。差:比较,略微。
82.鸠飞:鸠鸟飞。干宝《搜神记·卷九》:“京兆长安有张氏,独处一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鸠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鸠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宝之。自是子孙渐富,资财万倍。”梭跃:梭鱼跳。《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五》引《异苑》:“陶侃尝捕鱼,得一梭,还,插着壁。有顷雷雨,梭变赤龙,从屋而跃。”今本《异苑》作“梭变成赤龙,从空而去”。
83.夜蟾(chán):指月。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云。
84.疏籁(lài):指风吹各种孔窍所发之声。
85.孙牧:公孙弘牧羊。《汉书·公孙弘传》:“公孙弘,茁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孙,指公孙弘。伊耕:伊尹耕种。《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86.巢箕:巢父隐遁于箕山之下。据皇甫谧《高士传》,巢父与许由都是唐尧时隐士,尧以天下让许由,不受,遁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适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巢父遂嫌水污其犊口,牵牛于上流饮之。吕磻:《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于是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溪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今人谓之丸谷。……东南隅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溪之称也。”
87.绿绮(qǐ):琴名。傅玄《琴赋序》:“楚庄王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张载《拟四愁诗四首》:“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88.琅玕(láng gān):指竹。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89.周旋:来往,应酬。
90.徙(xǐ)倚:流连徘徊。屈原《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91.卷舒:舒展。《淮南子·原道》:“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高诱注:“卷舒,犹屈申也。”
92.契(qì):适合。休:美。《考槃(pán)》:本为《诗经·卫风》篇名,这里是隐居穷处的代称。《诗经·卫风·考槃》序:“《考槃》,刺庄公电。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
承受天地之气啊有清有浊,独自得意啊从容不迫。两耳听觉多么灵敏啊没有垂玉,衣衫多么潇洒啊没有长裾。与其致力于沉思苦想得失,宁可在耕作中勤劳四体。将与姬旦、孔子志趣相同,跟孙叔敖、蘧伯玉分道扬镳。精魄在辽阔空间飞行,心灵在寂静太空遨游。傲立在早晨霞光中啊草木朝南繁荣,回溯在夜晚疾风中北方更加疏远。这不是道的弊病,而是情的舒展。
因此包含锋芒,怀抱精粹,在和谐中凝聚,在美德中修练。才器深广啊胸怀深忧,品德芬芳啊结党管私。井水尚未排除污染啊泉水融融,明珠深藏光辉啊河流明媚。又何必鄙薄扬雄推崇《太玄》,嘲笑奕秋专心致志,悲伤墨翟忧世如素丝所染,叹息展禽守节而居于下位?如能据时举用贤才,这就是斯文不曾跌落。
流盼云雾风景啊飘飘渺渺,心如悬挂的旗帜啊摇摇晃晃。感慨花儿早晨开放而傍晚凋落,嗟叹哄响的蟋蟀而秋蝉又鸣叫。姑且深藏名爵而有所等待,以寄托情怀而长歌。愿意在头上有弁冠,束住黑发而不会衰老。赶上名分爵器而有所收获,这就跟系缨戴冠插貂尾相宜。愿意在脚上而成为鞋,有什么坎坷危险可忧愁。要效法竖亥的勤勉,想追随浮丘的足迹。愿意使衣服而成为衣袖,传承丝绸来修饰自己。跟那化为黑色的黑泥不同,宁肯用来拭面而到头。愿意在眼部而成为镜子,一个早晨就把美丑分辨出来。惊心于青春难以长久保存,希望白发时被征召任用。愿意在地上而成为竹席,对着暑热而仍自冰寒。如果肌肤尚有病痛,用什么在病床上睡眠觉醒时求得平安?愿意在酒杯中成为清酒,不乱德又不泯天真。空虚的物体是承受的器具改变诡谲性情以回归淳朴本性。愿意握在手中成为剑,常常用来辅助保全衣冠。跟铅铸的利器效用很不相同,比刃锋利而有余。愿意在箭囊中成为箭,箭尾的羽毛由于箭而无暇。酬报大功劳用箭赏赐晋国,用箭射书信给围困的燕国而使其投降。愿意在体而成为裘衣,拜托针线而缝成衣服。不为珍贵华美而用来修饰,只为穿着而有仪容。愿意在廊前而成为竹,经岁寒而不改本性。挺立正直节操而自我持守,扩展坦荡心胸而有所期待。
人的欲望啊多么繁杂,我的心啊也是如此。蕴存志向啊像保藏璞玉,抒发文辞啊像云雾飘散。已手拿瑾啊把握瑜,又采撷兰草啊种植香芷。起初无言啊培植依傍,终于俯首啊嗟叹壮志渐消。振衣啊自由行动,观物啊开颜含笑。白云无心啊远游,女萝倚缠树干啊丛生滋长。想像陵谷变为平地,何况玄黄颜色染改素丝。人们可以淘洗也可以锻炼,自己不磨损也不变黑。如果能够一鸣惊人,为何不甘于五鼎之味而自得?
然后抱膝长啸,解怀自宽。桑木轴竹编门啊可乐,鸠鸟飞而梭鱼跳啊有何难。遥指夜月啊为伴,仰望远空啊邀欢。何必是公孙弘牧羊啊伊尹耕种?何必是巢父隐居箕山啊吕尚钧渔磻溪!荡涤我的思虑啊绿绮琴,清淳我的安眠啊琅玕席。周旋应酬啊有准则,徘徊凭靠啊有可观。终于舒展啊自得,契合美好啊如《考巢》诗所谓成德乐道。
注释
1.闲情赋:陶潜赋作。
2.禀气:禀受天地自然之气,禀气不同,因而形成人不同的品质和个性。
3.虚徐:从容温雅貌。《诗经·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郑玄笺:“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此也。”《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郭璞注:“雍容都雅之貌。”
4.瑱(tiàn):以玉塞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玉之也瑱。”《毛传》:“瑱,塞耳也。”
5.裾(jū):衣服前襟。
6.冥怀:高远的情怀。
7.菑畲(zī shē):耕耘。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周易·无妄》:“不耕获,不菑畲。”
8.姬孔:周公姬旦与孔子。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宣传仁爱,都是儒家的圣人。
9.孙蘧(qú):孙武与蘧伯玉。孙武为春秋时军事家,曾以兵法十三篇上吴王阖闾,有力于吴西破楚。蘧伯玉为春秋时卫人,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史䲡知其贤,屡荐之于卫灵公,不用。
10.精骛(wù)广漠:精神奔驰于广阔无边的地方。
11.太虚:指天空。
12.朝曦(zhāo xǐ):早晨的阳光。南荣:面南的屋檐。《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郑玄注:“荣,屋翼也。”
13.溯(sù):迎。北疏:北面敞亮的窗子。
14.繇(yóu)是:由是,因此。繇,通“由”。含颖怀粹(cuì):指具有很好的、特殊的本质。
15.凝和:沉静平和。习懿(yì):温良美好。
16.奫(yūn)沦:深沉广阔貌。幽忧:深忧。
17.芳馨(xīn):芬芳的气息。周比:联结。
18.井无渫(xiè):井中无污物。《周易·井》:”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孔颖达疏:“渫,治去污秽之名也。”
19.川媚:河流明媚。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20.陋雄之尚《玄》:鄙薄扬雄推崇《太玄》。《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丽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雄,扬雄。
21.笑奕之心醉:嘲笑奕秋专心致志。奕,奕秋。
22.悲墨之素丝:悲伤墨翟忧世如素丝所染。《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23.展: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因食邑柳下,谥惠,又称柳下惠。《孟子·万章下》:“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电。”
24.坠:遗落。
25.睇(dì):斜视。烟景:春景。飘飘:飘缈迷濛貌。
26.心悬旌兮摇摇:本自《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心悬旌,心如悬旌,形容心神不定。摇摇,不安貌。
27.蛩(qióng):蟋蟀。蜩(tiáo):蝉。
28.藏器:比喻怀抱才干以等待施展的机会。《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9.寄物:寄托情志于事物。谣:歌。
30.弁(biàn):冠名。古代男子穿礼服用弁。
31.玄发:黑发。
32.缨珥(yīng ěr):缨为系冠的带子。汉代官员冠旁常插貂鼠尾为饰,垂在耳边,珥即指此饰物。
33.舄(xì):鞋子。单底为履,复底著木者为舄。
34.坎险:坎坷危险。《周易·坎》:“九二,坎有险。”贾谊《鵩鸟赋》:“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
35.竖亥:一个步子极大,特别能走的人物。《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干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外。”郭璞注:“竖亥,健行人。”
36.浮丘:传说中黄帝时仙人。郭璞《游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7.袂(mèi):衣袖。
38.缯(zēng):丝织物的统称,古谓之帛,汉谓之缯。躬:身体。
39.缁(zī):黑色。涅(niè):黑色染料。《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40.拭(shì)面:擦拭面部。《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41.鉴:镜子。
42.妍(yán):美好。崇朝:从天亮到早饭之间的一段时间。《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43.青阳:原指春天,这里指人的青春。《尔雅·释天》:“春为青阳。”郭璞注:“气清而温阳。”
44.庶:表示希望。白首:白头。
45.簟(diàn):竹席。
46.暑溽(rù):盛夏湿热的气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47.伊:发语词,无义。肤革:皮肤表里。《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孔颖达疏:“肤是革外之薄皮,革是肤内之厚皮革也。”疚:病。
48.寤寐(wù mèi):醒着和睡着。《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49.觞(shāng):酒杯。醴(lǐ):甜酒。
50.乱德:因酒醉而使道德迷乱。《尚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论语·乡党》:“唯酒无量,不及乱。”溺(nì)真:使真情淹没。
51.谲(jué)性:欺诈、不诚实的本性。
52.辅衽(rèn):佐护着衣襟。衽,衣襟。
53.铅铦(xiān):铅铸的利器。贾谊《吊屈原文》:“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铦,锐利。
54.硎(xíng)刃:新磨之刀。《庄子·养生主》:“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55.橐(tuó):箭袋。矢:箭头。
56.筈(kuò)羽:指箭的后面部分。筈,箭的末端。羽,箭尾之鸟羽。
57.畴:通“酬”,酬报。懋(mào)勋:大功劳。锡(cì)晋:赏赐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周)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重耳)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晋侯三辞,从命。”锡,通“赐”。
58.穷垒:孤城。衄(nǜ)燕:使燕国投降。战国时,齐国田单攻聊城,燕将固守,岁余不能下。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得书,泣三日,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衄,挫折,失败。曹植《求自试表》“师徒小衄”李善注:“衄,犹挫折也。”
59.篁(huáng):竹林。
60.岁寒:一年之中的寒冷季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1.介节:挺直之节。节,运用了双关修辞,还指“气节”。
62.廓(kuò):大。虚心:竹茎中空,故云,一语双关。 《老子》:“虚其心,实其腹。”
63.璞(pú)藏:藏宝玉于璞。璞,未经琢磨的玉。
64.雾委:雾落,指看不清楚。沈约《内典序》:“感降参差,云霏雾委。”
65.瑾(jǐn)、瑜(yú):都是美玉名,这里比喻具有高贵的品德和才华。屈原《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66.撷(xié)兰艺芷:比喻行为高洁。撷,摘取。艺,种植。兰、芷,都是香草名。
67.植杖:放下杖子。《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68.俯首:低头。嗟髀(jiē bì):嗟叹壮志渐消。《三国志·蜀·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大腿。
69.振襟:抖动衣服。
70.解颐(yí):欢笑貌。
71.瑕(xiá)举:高举,指高高飘扬在上。
72.萝:即女萝,地衣类植物,经常附生在大树干上。《诗经·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73.陵谷:山陵与山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74.玄黄:指颜色多变。《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玄,黑色。
75.汰:淘汰。锻:锻炼。
76.磷(lín):薄。《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77.一鸣惊人: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呜则已,一鸣惊人。”
78.五鼎:原指古祭礼中大夫用五鼎盛羊、豕、肤、鱼、腊,这里是形容生活奢侈。《史记·主父偃列传》:“且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饴(yí):美味之食,这里用作动词。
79.拥膝:抱膝。
80.倾怀:倾诉怀抱。
81.枢桑户荜(bì):以桑木为门臼,编荜为门户,形容生活贫苦。《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枢,门的转轴。荜,即荜芨,草名。差:比较,略微。
82.鸠飞:鸠鸟飞。干宝《搜神记·卷九》:“京兆长安有张氏,独处一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鸠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鸠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宝之。自是子孙渐富,资财万倍。”梭跃:梭鱼跳。《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五》引《异苑》:“陶侃尝捕鱼,得一梭,还,插着壁。有顷雷雨,梭变赤龙,从屋而跃。”今本《异苑》作“梭变成赤龙,从空而去”。
83.夜蟾(chán):指月。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云。
84.疏籁(lài):指风吹各种孔窍所发之声。
85.孙牧:公孙弘牧羊。《汉书·公孙弘传》:“公孙弘,茁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孙,指公孙弘。伊耕:伊尹耕种。《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86.巢箕:巢父隐遁于箕山之下。据皇甫谧《高士传》,巢父与许由都是唐尧时隐士,尧以天下让许由,不受,遁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适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巢父遂嫌水污其犊口,牵牛于上流饮之。吕磻:《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于是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溪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今人谓之丸谷。……东南隅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溪之称也。”
87.绿绮(qǐ):琴名。傅玄《琴赋序》:“楚庄王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张载《拟四愁诗四首》:“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88.琅玕(láng gān):指竹。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89.周旋:来往,应酬。
90.徙(xǐ)倚:流连徘徊。屈原《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91.卷舒:舒展。《淮南子·原道》:“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高诱注:“卷舒,犹屈申也。”
92.契(qì):适合。休:美。《考槃(pán)》:本为《诗经·卫风》篇名,这里是隐居穷处的代称。《诗经·卫风·考槃》序:“《考槃》,刺庄公电。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陶渊明《闲情赋》曾设想十种“愿在某而为某”,情愿自己变成这些东西,以达到与佳人朝夕相处、永不分离的目的,情意真挚,构思十分新颖。此赋是拟陶渊明《闲情赋》之作,也有“十愿”的设想,感情的抒发形式与《闲情赋》毫无二致。但此赋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与《闲情赋》不同,《闲情赋》表现了对心仪的女子热烈的爱慕之情,此赋云:“将使同方姬孔,抗迹孙蘧”,运用屈原《离骚》以男女喻君臣的表现手法来把这种“闲情”推而广之,由男女之情推及君臣之义,抒情主人公也由《闲情赋》中的男性转变为女性,以女子对男子的爱恋表现臣对君的依恋,抒发的是对古代圣贤的思慕之情,希望有所作为,流芳百世。就此赋的“十愿”而言,“愿在首而为弁”、“愿在足而为舄”、“愿在目而为鉴”、“愿在握而为剑”、“愿在橐而为矢”、“愿在轩而为篁”等等都是描写一种理想,表白自己的心迹,即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道德和节操,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成为有用的人物。“苟一呜而惊人,何五鼎而勿饴?”但古代不知有多少才华之士隐居穷处,“何孙牧而伊耕,何巢箕而吕皤”,想到这些,“终卷舒兮自得,契休哉于《考槃》”,自己顺天知命,也就不必为自己的现实处境而焦灼忧虑了。
全赋表达的是匡世济俗、输力明君的强烈愿望,这在宋初以不事王侯为高的风气下是相当难得的,反映了文人们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抒发的是忠君之思,因而其情雅正,与《闲情赋》相比则缺乏感动人心的激情。但《闲情赋》所具有的文辞优美、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等特点,在此赋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因而不可因模拟《闲情赋》而眨抑其价值。
全赋表达的是匡世济俗、输力明君的强烈愿望,这在宋初以不事王侯为高的风气下是相当难得的,反映了文人们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抒发的是忠君之思,因而其情雅正,与《闲情赋》相比则缺乏感动人心的激情。但《闲情赋》所具有的文辞优美、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等特点,在此赋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因而不可因模拟《闲情赋》而眨抑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