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友筠轩赋

方孝孺 〔明代〕
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轩构。憩乐矣之幽情,处蔚然之深秀。苍雪洒乎凉飙,绿荫蔽乎清昼。春之时也,暧律乍起,和风方刚。对穆穆之龙孙,列班班之鹓行。风节持以雅素,体质直而端庄。其夏色也,南薰解箨,丹凤来仪。香馥累累而见簇,密叶重重而翠围。笙簧弭乎节奏,玉佩鸣乎参差。眦佳丽以褒雄,据静便而伏雌。若一尘不到之际,万事脱羁之辰。渭川致乎斯景,黄冈寓乎此身。风徐来而韶合,雨初歇而香匀。至若色侵书帙,凉溢芳尊,日穿漏以噀金,水环回而漱银。坐拥碧筒之杯,地敷翡翠之裀。或弹棋而雅歌,或解衣而脱巾,或焚香而啜茗,或联句而鼎真 。固生平以足乐,虽百罚而弗醺。
越若秋之与冬;金气肃兮万木凋,玄冥降兮群阴骁。履霜兮冰将至,摧枯拉朽兮焉逃?禀抗雪之英姿,健凌云之高标。或强董宣之项,或折陶潜之腰;或簇白雪之调,或作重华之韶;既木婉以不丽,亦弗矜而弗骄。世上有玉堂之贵,此岂无瓮牖之安;乃缓步以当车,复谢崇而慕闲。彼将听晨鸡而拜枫阶,此独咀明霞而扃柴关。忘情于汉庭之宠,避世于商阳之山。至于侣鱼虾而友麋鹿,岂复对龙准而瞻龙颜?采玉芝于苍烟之表,洗两耳于清溪之湾。然而清则清矣,未有得兹轩立真乐者也 。
词曰:清清兮岁寒之心,温温兮琅玕之音。君子居之兮,实获我心。俟正命兮履薄临深,君子处兮伤今慨古,古人汩汩兮谁争子所?蔬一器兮酒一觞,乐以忘忧分岁月长。羌彼五陵家富兮乃积乃仓,朝重白璧兮莫手粃糠。松花饭兮荷叶衣,聩两耳分选是与非。朝其游兮莫而归,安得从子分其乐有余。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竹颜色青翠,亭亭玉立,风吹低头,如微波泛起在轩室前。轩室处在茂盛的竹林中,使人尽享沉静安闲的情趣。白雪随凉风而落,筠竹的绿荫依然遮蔽天空。春天是温暖的季节,风和日丽。相向着端庄盛美的竹笋,有如繁密的朝班。气节持重风雅质朴,气质正直端正庄重。和煦的南风使笋壳脱落,竹叶伸展,如凤凰飞来。馥郁的香气连续不绝,竹叶排列整齐,密密的叶子层层叠叠如翠绿的围幛。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如笙的簧片随声音高下缓急而有起有停,又和玉佩的声音差不多。竹雄姿勃发使美女退让,安静闲适,若母鸡孵卵。竹身心非常纯净,没有任何俗务缠身。竹在渭川生长繁茂,在黄冈有栖身之地。清风徐来,竹子发出的声音如韶乐般和谐,骤雨刚停,竹子的香气更均匀。用竹做书卷的外套,若酒香从酒杯中飘出。坐拥碧筒之杯,铺开翡翠色的被子。有时弹琴下棋而雅歌,有时解衣而脱巾,有时焚香而喝茶,有时联句而玩游戏。拥有这些,此生已经满足了。
秋和冬的时候,秋气肃杀,万木凋落,雨水降落,阴霾聚集。行于霜上,摧折枯枝腐木。竹承受风雪,英姿勃勃,强劲有力,有直上云霄般的高远格调。竹有如董宣不能强按而低的头,如陶潜不能使之弯的腰;竹能够发出簇拍白雪的声调,也可以发出舜所作之乐;竹和顺美丽,矜骄不傲慢。世上有高贵的房屋,怎能比得上贫穷人家安全;缓慢行走当作坐车,谢绝推崇,羡慕清闲。大臣晨起朝拜,独自品位霞光而关闭柴门。对喜怒哀乐之事不动感情而受朝廷恩宠,逃避世务隐居商山。至于以鱼虾为伴和糜鹿为友,又怎能再去面对皇帝呢?采芝草于苍松的表面,在清溪里洗干净耳朵,不愿听也不愿问世事。真是清者则清,没有人能体会到我在友筠轩的乐趣。
诗书上说:竹高洁,经冬不凋,故称岁寒三友之一,它发出的声音优美动听。君子住在友筠轩,正是我的心意。战战兢兢,不心谨慎地等待寿终而死,君子对此也伤感如今而慨叹远古,古人那么多又有谁争夺你的地方呢?一碟蔬菜一杯酒,就能使人快乐,忘掉忧愁,使生命好像延长了。汉时皇帝每设陵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为豪门贵族聚居之地,我早晨观赏白璧晚上手捧粃糠。以松花为饭,以荷叶为衣,让两耳装聋,远离是非。
注释
1.惟:句首助词。玉立:风姿秀美。
2.俯:低头。漪(yī)漪:微波。轩:小室。
3.憩(qì):休息。乐:喜悦,愉快。幽情:沉静、安闲的情趣。
4.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5.苍雪:灰白色的雪。洒:散落。飙(biāo):泛指风。
6.暖律:古时以时令合乐律,指温暖的节候。乍:初,刚。
7.刚:强劲。
8.穆穆:端庄盛美。龙孙:竹笋的别称。
9.列:排列,对立。班班:形容繁密众多。鹓(yuān)行:朝班。
10.风节:风骨,气节。持:持重,矜持。雅素:风雅质朴。
11.体质:气质,胸怀。直:正直。端庄:端正庄重。
12.薰:薰风,和煦之风。 箨(tuò):笋壳。
13.丹凤来仪:据古代传说,太平盛世时便有凤凰飞来。
14.馥(fù):香气。累(lěi)累:连续不绝。
15.笙簧(shēng huáng):笙中有弹性的薄片,用以振动发音。弭(mǐ):停止。节奏:声音高下缓急。
16.参差(cēn cī):近似,差不多
17.眦(zì):瞪眼。佳丽:美女。褒:赞美,嘉奖。
18.静:安闲。便:安适。伏雌:孵卵的母鸡。
19.一尘不到:即“一尘不染”,形容身心非常纯净。
20.万事脱羁:形容没有任何俗务缠身。
21.渭川:渭河,多用渭川千亩形容竹之繁茂。致:达到。
22.黄冈:县名,属湖北省。寓:寄居。
23.徐:慢慢。韶(sháo):韶乐,相传为舜所造。合:和谐,融洽。
24.歇:停止。
25.侵:渐进。书帙(zhì):书卷的外套。
26.溢:溢满。尊:酒器。
27.穿:通过。漏:孔穴。噀(xùn):喷洒。
28.环回:循环,旋转。漱(shù):水冲刷剥蚀。
29.敷:铺陈,摘展。裀(yīn):褥子,床垫。
30.啜茗(chuò míng):喝茶。
31.鼎真:通“顶真”或“顶针”,一种带游戏性的文体,后句首字用前句末字。
32.弗:不。醺(xūn):酒醉。
33.越若:发语词,无义。
34.金气:秋气,按五行,秋属金
35.玄冥:水神,一谓雨师。群:会合。骁(xiāo):勇捷。
36.履霜:行于霜上。《周易·坤卦》:“履霜坚冰至。”
37.摧枯拉朽:摧折枯枝腐木,原比喻极容易作到。焉:哪里。
38.禀:承受。
39.健:刚强,有力。高标:高远格调。
40.董宣:汉光武帝时为洛阳令,光武帝姊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逃匿公主家,吏不能捕,宣候公主于途,面斥公主,杀此家奴,公主还诉于帝,帝强使宣叩头向公主请罪,宣两手按地,终不低头,帝呼之“强项令”,由此京师豪强震傈之。强项:指人性格刚强不肯低头下人
41.折陶潜之腰:陶潜为澎泽令,郡遣督邮至,吏告当束带迎谒,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因自解职。 后称屈身事人为折腰。
42.簇:簇拍,乐拍名,音调急促。白雪之调:白雪为琴曲名,相传为春秋时晋国师旷所作。后用阳春白雪形容高雅艺术。
43.重华之韶:重华,虞舜名,《尚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44.婉:和顺。以:又。丽:美丽
45.矜(jīn):自大。骄:傲慢。
46.玉堂:泛指富贵之宅。
47.瓮牖(wèng yǒu):以破瓮之口为窗,代指贫穷人家。
48.缓步以当车:即“缓步当车”,一般作“安步当车”,指能安守贫贱。缓步,缓慢行走。当车,当作坐车。
49.谢崇慕闲:指谢绝推崇,羡慕清闲。
50.听晨鸡而拜枫阶:指大臣晨起朝拜。枫阶,又作“枫陛”,指朝廷,因汉代宫殿中多植枫,故称。
51.咀(jǔ):品味。扃(jiōng):关闭。柴关:柴门,简陋之门。
52.忘情:对喜怒哀乐之事不动感情。汉庭之宠:借指受朝廷恩宠。
53.避世:逃避世务而隐居。商阳之山:即商山,传说为“商山四皓”避居地。
54.侣:作同伴。
55.龙准:即“隆准”,高鼻,龙颜,皇帝的颜貌。《史记·高祖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后以“隆准龙颜”指皇帝之相。
56.玉芝:芝草,亦名白芝,以色自如玉而名。苍烟:苍松。
57.洗两耳: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应用洗耳比喻不愿听不愿问世事。
58.兹:这,指友筠轩。
59.清清:高洁的样子。岁寒:岁寒指一年的寒冬,比喻困境。
60.琅玕(láng gān):指竹。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61.居:往。之:代友筠轩。
62.获:俘获。
63.俟(sì):等待。正命:寿终而死,与“非命”对。履薄:“如履薄冰”的略语,比喻身处险境,随时警惕,小心谨慎。临深:如临深渊。《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
64.伤今慨古:感伤如今而慨叹远古。
65.汩(gǔ)汩:盛多的样子。
66.觞(shāng):盛酒的杯。
67.羌(qiāng):语首助词,无义。五陵:汉时皇帝每设陵墓,都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迁至陵墓附近居住。最著名的为五陵,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后来诗文常以五陵为豪门贵族聚居之地。乃:副词,无义。积:积聚。仓:贮藏。
68.朝:早晨。白璧:古以白璧为重宝。莫:同“暮”,傍晚。粃糠(bǐ kāng):瘪谷和枇糠,比喻琐碎和无价值的东西。
69.聩(kuì):耳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赋写作时间不详,从题目上看是咏轩室,从内容上看则是颂竹,是作者为表达自己安贫乐道、乐以忘忧的洁操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赋先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景色尤其是对满目翠竹的细致描绘,极力赞颂了挺直苍翠的竹子,后又借此感发议论,表达自己对在翠竹环绕中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了作者在积极用世的同时,又不愿苟且于世,也羡慕闲适安逸的矛盾心情,形象地传达出了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多重复杂心态。
此赋开篇即以“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轩构”等六句,概括出轩室之竹的深秀及由此带来的幽情之乐。中间部分则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叙写竹的绰约风姿,暗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独特情怀。春竹雅素端庄,夏竹“密叶重重而翠围,”“色侵书帙,凉溢芳尊”,之后又用四个“或”字抒写一尘不染、万事无羁的闲情逸致。历来写竹者,莫不赞其超凡脱俗,高标绝世,此赋亦然。作者先以春夏之竹的飘逸素雅展示超脱之情,又以秋冬之竹经霜不凋,抗雪凌云的英姿,着意称赞竹的“不婉”、“不丽”、“弗矜”、“弗骄”,抒写了自己“既忘情于汉庭之宠”,又不洗耳避世的人生态度,展示了典型的儒家理想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赋末则表达自己安贫乐道、乐以忘忧的洁操。
全赋情理并重,简洁精致,文辞典雅,富有文彩,语意虽不显露,但暗藏机锋。在艺术手法上,描摹细致,准确传神,文笔流畅,开合自如,且刻画工丽,形神毕现,诚为咏竹之名篇。在风格上,善于营造清新舒适的氛围,情调幽雅,冲淡自然,美景雅兴,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并且和当时社会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您可能感兴趣...
  • 李白观瀑图

    天宝之乱唐已亡,中兴幸有汾阳王。孤军匹马跨河北,手扶红日照万方。凌烟功臣世争羡,李侯先识英雄面。沈香亭北对蛾眉,眼中已见渔阳乱。故令边将储虎臣,为君谈笑靖胡尘。朝廷策勋当第一,圭组不敢縻天人。西游夜即探月窟,南浮万里穷楚越。云山胜地有匡庐,银河挂空洒飞雪。醉中信马踏清秋,白眼望天天为愁。金闺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英风逸气掀 ...

    1
  • 题李白对月饮图

    明月出高树,上悬青天中。下有万顷之长江,扬波泛彩清若空。江风吹人色凄凛,此时对月谁能寝?十千斗酒何足论,举杯宜就花前饮。花前饮酒无与俦,酒酣意气轻王侯。仰招行云不可得,但见月与河汉俱西流。仙人伐桂树,玉女倚琼楼。顾盼暂相悦,弃去终莫留。昨日已浩浩,今日复悠悠。人生如飞光,及时不饮空白头。君不见月中玉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古愁。...

    2
  • 鹦鹉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932
  • 蚊对

    这篇文章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文章以天台生被群蚊叮咬,责骂童子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锐的答话。话中指斥了剥削者比蚊子尤为厉害,“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血淋淋的剥削压迫事实,比蚊子叮人更为残酷。更为甚者,他们的“呼天之声相接”,但却“无恤之者”。...

    5
  • 越巫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 ...

    379
  • 豫让论

    豫让,战国时晋人,先为晋大臣范氏、中行氏的家臣,赵简子灭范氏、中行氏后,改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赵简子之子)灭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逃往山中,改名换姓,立誓“我必为报仇”他一次行刺未成功,于是以漆涂身,改变形貌,又吞下炭块,使声音变哑。第二次埋伏在桥下行刺赵襄子,仍未成功,被捕,自杀而死。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1
  •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 ...

    3
  • 越车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 ...

    807
  • 吴士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 ...

    363
  • 指喻

    《指喻》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郑君生病而未能及时医治,几乎酿成大患之事,说明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全文叙事不蔓不枝,说理警辟独到。...

    1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