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高士传·夏馥

皇甫谧 〔魏晋〕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林虑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其后,人有识其声者,以告同郡止乡太守濮阳潜,使人以车迎馥,馥自匿不肯,潜车三返,乃得馥。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夏馥,字子治,是陈留郡圉县人。他年轻时就是一名学生,性格质朴正直,一丝不苟,行事总是遵循道义。同县有高俭和蔡氏两家,都是豪门富户,郡里的人大多畏惧并巴结他们,唯独夏馥闭门不出,不与高、蔡两家往来。汉桓帝即位后,天灾异象频发,皇帝下诏令百官各自举荐一位敢于直言不讳的士人。太尉赵戒举荐了夏馥,但夏馥没有去应召,随后便长时间隐居起来。到了汉灵帝即位时,中常侍曹节等人专权朝政,他们囚禁并打压正直之士,称这些人为“党人”。夏馥虽然不与时任官员交往,但他的名声却令曹节等人忌惮,于是他与汝南的范滂、山阳的张俭等数百人一同被曹节等人诬陷,全部被列入“党人”名单中。皇帝下诏到各郡县,要求抓捕这些党人的首领。夏馥听闻后,顿足长叹说:“祸根由自己引发,却连累无辜的善良之人。我一人逃避死亡,却可能给万家带来灾祸,这样的生活有何意义?”于是,他剪掉胡须,改变装束容貌,潜入林虑山中,隐藏身份为铁匠做佣工。他的外貌变得憔悴不堪,这样过了三年,竟无人认出他来。后来,朝廷放宽了对党人的禁令,张俭等人都得以出仕,唯独夏馥独自叹息道:“我已被世人抛弃,不再适合回到家乡与乡亲们为伍了!”于是他继续留在山中做佣工,没有回家。家人寻找他,却不知他身在何处。后来,有人听出了他的声音,告诉了同郡的止乡太守濮阳潜。濮阳潜便派车马来接夏馥,但夏馥自己躲藏起来不肯相见。太守的车马往返三次,最终才找到了夏馥。
注释
质直:朴实正直。
灾异:指自然灾害或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
顿足: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
皇甫谧
皇甫谧(mì)(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
您可能感兴趣...
  • 女怨诗

    婚礼既定,婚礼临成。施衿结帨,三命丁宁。...

    428
  • 许由和巢父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 ...

    137
  • 三都赋序

    玄晏先生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然则赋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体理,欲人不能加也。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 ...

    10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