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南乡子·渔市散

李珣 〔五代〕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渔市已经散去,渡船逐渐稀疏,远远望去岭南如云的树林已经很难看得清楚。行客在傍晚等待涨潮起航,送他去春浦,听着猩猩在瘴雨中的啼叫,心中充满离别的愁绪。
注释
越南:古百越之地。今闽、粤一带。
瘴雨:含瘴气的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李珣的《南乡子》十七首,或记蜀中,或写楚地,或叙闽粤之游,大都是欢快的基调。唯此首言及百越之南的作品,一反常态,它虽然也是即景抒情,表现的却是商旅客居时的孤苦愁闷心境。 对词中“越南”所指,注家多回避,偶有直释为今越南国者(参阅《域外词选》),似不妥,因越南在唐五代时称安南。诚然,此词的越南即百越之南,地理位置在今越南附近,但以今越南作释,则嫌与历史地理相悖,应予鉴别。
  前三句:“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是即事写景,但景中有情。客游他乡之人,皆有故土之思,每生归家之意。作者飘泊于百越之南,离家遥遥千里,倘有“缓唱渔郎”相伴,商贾之人为伍,或可忘却闲愁。而此时,打鱼货卖的人们各自散尽,江上渡船稀稀落落,一片冷冷清清景象,自然会产生孤寂之感;登高而望,树木葱茏,渺渺茫茫,满目苍凉,必有“巫山绿云没,高丘正微茫”的愁苦。不难看出,这三句景语,从空间上那苍莽冷清景色的渲染中,透出了抒情意味,给人以凄凉孤寂的感受。
  前三句是写景作铺垫,凄苦之情隐然其中,是即景抒情。后三句则是缘情写景了。“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两句,接连排出好几个最能引起人们离情别绪的时刻——旅居他乡之时,日暮思归之刻,江边送别之际,春日分手之间——简直比那“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情人之别还要难耐。然而,别愁之苦,莫过于人去楼空之后,那次第,无法用语言直抒,而借助景语抒情方为上乘。作者这里选用了一句“愁听猩猩啼瘴雨”,其感情容量可谓无边无际。当处在“江南瘴疬地,逐客无消息”的时候,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再听到那如同小儿哭号的猩猩夜啼,其寂寥、孤苦的愁怀,是可以想见的。
  这首令词,前三句从空间落笔,后三句从时间着墨,或即景抒情,或缘情写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处处落在一个“愁”字上面,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您可能感兴趣...
  • 南乡子·闲坐数梅花

    闲坐数梅花,冷淡萧疏恰似他。耐雪经霜开犹早,堪夸,不向东风斗丽华。游子滞天涯,目断亲纬音信赊。欲寄陇头无驿使,嗟呀,梦绕罗浮不到家。...

    884
  •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

    3
  • 南乡子·捣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28
  • 南乡子·拢云髻

    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越王台下春风暖,花盈岸,游赏每邀邻女伴。...

    799
  • 南乡子·赠田叔通家舞鬟

    绣鞅玉环游。灯晃帘疏笑却收。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更且檀唇点杏油。花遍六么球。面旋回风带雪流。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须柳柳州。...

    0
  • 南乡子·咏李通甫秋扇

    新样玉珑璁。遍赐轻凉满汉宫。记得班姬拈彩笔,恩隆。写人新诗字字工。残暑又西风。动是经年箧笥封。只欠一枝霜后叶,殷红。点破团团璧月空。...

    188
  • 南乡子·宿武安李仲威家因营葬事

    梦破五更头。万虑关心不可收。忧世忧身无限事,多忧。自笑元龙百尺楼。寒叶雨声稠。百蛰无声已暮秋。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明日田家酒百瓯。...

    192
  • 南乡子·兰棹举

    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

    533
  • 南乡子·倾绿蚁

    倾绿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轻浪里,闲游戏,夹岸荔枝红蘸水。...

    956
  • 南乡子·袖敛鲛绡

    袖敛鲛绡,采香深洞笑相邀。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趖晚日。...

    92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