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解语花·立春风雨中饯处静

吴文英 〔宋代〕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淡烟疏绮。凌波步、暗阻傍墙挑荠。梅痕似洗。空点点、年华别泪。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
还斗辛盘葱翠。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雁回潮尾。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泥云万里,应剪断、红情绿意。年少时、偏爱轻怜,和酒香宜睡。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室外屋檐头淅淅沥沥地滴着残留的雨雪水,室内帐边烛台上正流淌着烛泪,但春天的温馨却已经浸润进越冬的锦被内。在淡烟朦胧的迷幻之中,我仿佛看到那位飘飘如仙的纯情女子正停住莲步,不去干她挑荠菜的活儿,却傍墙悄立着,正在等待着你去相会呢。你像室外的梅树那样经受了多年风雨的洗礼,树上的水滴仿佛就是你因为叹息年华虚度而亲人又死别生离的清泪。你哀愁得鬓发斑白,你的亡姬也因为阴阳相隔而在冥冥中面带寒霜,连她云鬓上戴着的彩燕,看上去也极不舒服。
回忆过去,在一个立春日,我们曾拿着五辛盘争相比较哪一盘最青翠、最好看的那段快乐时光,仿佛就在眼前;又有一回你因为心中有些不快,我为你弹琴解忧,这件事也是历历在目。大雁从南方已经回来了,但是你却要远行他乡,恰似在躲避着同春姑娘见面一样。天空中彤云密布,好像也是用来隔绝我俩往日相处时那种甜蜜的恋情。想起年轻时候,你我兄弟俩相亲相爱同饮美酒,共眠绣帐的快乐日子,好想就在眼前,而现在人都老矣,且又离别在即,不禁令人倍加伤感。
注释
⑴解语花:词牌名。入“林钟羽”,一作“高平调”。此词双调一百字,上片九句六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
⑵处静:作者弟翁元龙之号。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有《处静词》问世。
⑶挑荠:原指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此日将生菜、荠花等植于花斛后,待开宴作乐时以金篦挑之,故曰“挑荠”。此代指宴饮饯别时有女子作乐侑酒。
别:一本作“清”。
⑷钗股:钗的分支,一钗为二股。
⑸彩燕:即彩胜。立春时将丝绸剪成鸡、燕、花、柳等形状,并在鸡、燕上插以羽毛,然后插于发或系于花枝上,以迎春。
⑹辛盘:迎春习俗之一,以葱、蒜、韭、満、养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表迎新之意。葱:一本作“湿”。
⑺青丝:指韭菜。
⑻潮尾:潮水退,进尾声。
⑼“征帆”句:一本作“东风到、似与去帆相避”。
⑽泥云:指天地。李绅《忆夜直金銮殿承旨》:“明日独归花路远,可怜人世隔云泥。”
⑾红情绿意:原指梅,后指荷。姜夔用《暗香》《疏影》咏梅,张炎改二曲咏荷,词调也改为《红情》《绿意》。
⑿轻怜:长者对少者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词为吴文英饯别其弟处静之作,其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夏承焘《梦窗词集后笺》:“翁处静与梦窗为亲伯仲,行次无考。刘毓盘辑处静词跋,引此词结拍四句,谓‘缠绵恺悌,似兄戒其弟者’。处静,或梦窗之弟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词发端“檐花旧滴”一韵,扣题展开笔墨,写钱别伤感的情状。“檐花旧滴”化用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言昔日别离时亦是风雨之夜,雨滴房檐,声声入耳,此句逆人。“帐烛新啼”化用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言今日钱别又在风雨之夜,“新啼”二字,再次强调了惜别之情,此句为平出。“香润残冬被回忆旧离新别之间,短暂的相聚,时值残冬。此句为“钩转”之笔。“澹烟疏绮”二韵,宕开写饯别的环境。在雕窗外有澹烟缥缈,雕窗内有女子作乐侑酒。“暗阻傍墙”写女子倚墙作乐,以乐曲挽留。“梅痕似洗”二韵,转笔续写“旧滴”“新啼”,言送别之情。“似洗”“别泪”均写伤情。“梅痕”二字暗点词题,“梅”暗点“立春”,“痕”暗点“风雨”。歇拍“花鬓愁”一韵,依然扣住“立春”写别情。此从立春习俗上谈。“花鬓”言立春日民间头戴花胜的习俗,“彩燕”言立春日民间以绸制燕、鸡等彩胜的习俗。寒”字既写立春之日刚过残冬,仍暗点“立春”。“愁”字言饯别之情。至此,词又收拢。过片“还斗辛盘葱翠”一韵,仍扣住立春写别情。“辛盘葱翠”言立春时的五辛盘迎春之热烈。“青丝”一韵,化用杜甫《立春》“菜传纤手送青丝”句,既写立春时用纤纤玉指送青韭的习俗,暗点了“立春”,又以“牵恨”二字,表达了恨别之情。“还斗”句写现在,是平入;“曾试”句写昔日,是逆出。“雁回潮尾”,写大雁在湖水减退时而归,此以景语抒发盼弟回归之情。此句是倒装句,应在“征帆去”二韵之后。“征帆去”一韵,言其弟征船远行,两人将相距万里的天地之间。此韵以想像之笔抒无限别情。“应剪断”一韵,又回笔写到眼前,以互相慰藉。“红情绿意”在姜夔的《疏影》《暗香》词中指“梅”,在张炎化用后指“荷”,“梅”“荷”者均是高洁的象征。此处以“红情绿意”形容兄弟之情,富纯洁高尚之意,“应剪断”实言未剪断,正是难舍难分之意。此处紧扣词题“饯处静”三字。“年少时”一韵,回忆少年两人相聚时,兄对弟的关爱备至。“和酒香宜睡”一句,劝其弟以酒与睡销愁也。此以逆笔作结,戛然而止。
全词虽写饯别,但紧扣词题的“立春”“风雨”“饯别”六字,时有侧重,笔墨跌宕曲折,极富伸缩之妙。首韵,扣“立春”“风雨”展开笔墨,写“饯别”之泪,二、三韵,写女子侑酒,饯别情状,以“挑荠”暗点“立春”。四、五韵写别泪,又以“梅痕暗点“立春”“风雨”。六韵,化用立春风俗事,暗点“立春”明写离“愁”。七、八韵,以迎春风俗,暗点“立春”,明写离“恨”。九韵,写盼归。十、十一韵,写人之远去,天地之隔,此是想象日后。十二韵,转笔写今之离情。十三韵,逆笔回忆少年相聚之情,作结。
此词化用诸多立春时风俗及诗句以点题,而且又经过几番转折,故使多处词意隐晦难明。如:“凌波步、暗阻傍墙挑荠”、“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还斗辛盘葱翠”、“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等。无怪张炎评日:“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词源》)但其紧扣词题,调动各种词汇以反复点染(有明点、暗点)的方法,亦是使其词极妍尽态,避免直切空滑的重要手段。故而周济曰:“梦窗非无生涩处,总胜空滑。”(《介存斋论词杂著》)
展开阅读全文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您可能感兴趣...
  • 解语花·梅花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8
  • 解语花·云容冱雪

    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翠丛深窅。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莫待墙阴暗老。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护香须早。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归来梦绕。歌云坠、依然惊觉。想恁时,小几银屏冷未了。...

    2
  • 解语花·长空淡碧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天风动,冉冉珮环高下。歌清韵雅。对好景、芳樽满把。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千斛明珠照夜。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绣巾香帕。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笙歌散也。愁万炬、绛莲分谢。更漏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

    5
  • 解语花·上元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13
  • 木兰花慢·紫骝嘶冻草

    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 ...

    340
  • 过秦楼·芙蓉

    《过秦楼·芙蓉》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紧扣题目,从叶、花、茎、色、香、形各个方面描述了芙蓉(即荷)的整体形态及其清高气质。...

    413
  •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应记。千 ...

    909
  • 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黄 ...

    852
  •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上片写女主人公的纯洁胸怀以及扇子的洁白特点,下片描绘扇面中陈藏一所作的美丽图画。...

    908
  •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这首词描写重阳前一日游湖,表现了画船听歌的逸兴。上片叙述作者泛湖前登高之事,下片写作者与歌妓一起乘舟泛湖的情景。全词语言明快,无晦涩之感,音韵和谐自然。...

    6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