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明史·陈性善传

张廷玉 〔清代〕
  陈性善,名复初,以字行,山阴人。洪武三十年进士。胪唱过御前,帝见其容止凝重,属目久之,曰:“君子也。”授行人司副,迁翰林检讨。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繙录诚意伯刘基子琏所献其父遗书。帝威严,见者多惴恐,至惶汗,不成一字。性善举动安祥,字画端好。帝大悦,赐酒馔,留竟日出。
  惠帝在东宫,习知性善名。及即位,擢为礼部侍郎,荐起流人薛正言等数人。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亦以性善言,起副都御史。一日,帝退朝,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性善尽所言,悉从之。已,为有司所格,性善进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猥承顾问。既僣尘圣听,许臣必行。未几辍改,事同反汗。何以信天下?”帝为动容。
  燕师起,改副都御史,监诸军。灵璧战败,与大理丞彭与明、钦天监副刘伯完等皆被执。已,悉纵还。性善曰:“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朝服跃马入于河以死。余姚黄墀、陈子方与性善友,亦同死。燕王入京师,诏追戮性善,徙其家于边。
  与明,万安人。贡入太学,历给事中。建文初,为大理右丞,廉勤敏达。以督军被执。纵归,惭愤裂冠裳。变姓名,与伯完俱亡去,不知所终。
  时以侍郎监军者,有庐江陈植。植,元末举乡试,不仕。洪武间,官吏部主事。建文二年官兵部右侍郎。燕兵临江,植监战江上。慷慨誓师。部将有议迎降者,植责以大义,甚厉。部将杀之以降,且邀赏。燕王怒,立诛部将,具棺殓葬植白石山上。
  燕师之至江北也,御史王彬巡按江淮。驻扬州,与镇抚崇刚婴城坚守。时盛庸兵既败,人无固志。守将王礼谋举城降,彬执之及其党,系狱。刚出练兵,彬修守具,昼夜不懈。有力士能举千斤,彬尝以自随。燕兵飞书城中:“缚王御史降者,官三品。”左右惮力士,莫敢动。礼弟崇赂力士母,诱其子出。乘彬解甲浴,猝缚之。出礼于狱,开门纳燕师。彬与刚皆不屈死。彬,字文质,东平人。洪武中进士。刚,逸其里籍。
  又兵部主事樊士信,应城人。守淮,力拒燕兵,不胜,死之。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陈性善,名复初,以字行世,山阴人。洪武三十年(1397),考中进士。陈性善作为新考中的进士被唱名传呼至御前,太祖见其仪容举止十分凝重,注目良久之后说“:真是位君子啊!”乃授他为行人司副,后迁升翰林检讨。陈性善工于书法,曾被太祖召入便殿,翻录诚意伯刘基之子刘琏所献其父的遗书。太祖十分威严,见到他的人大多惴惴不安,甚至吓出冷汗而写不成一个字。而陈性善却举止安详,字画端好,太祖十分高兴,赏赐酒食,并将他留于宫中一整日才出。
  惠帝身在东宫,熟知陈性善的名声。惠帝即位之后,陈性善被提拔为礼部侍郎,他推荐起用了因罪流放的薛正言等人。云南布政使韩宜可属于被贬之列,也因陈性善之言,被起用为副都御史。一日,皇上退朝之后,独将陈性善留下赐坐,询问他治理天下之要道,陈性善写出献上。陈性善知无不言,而皇上对他的建议则全部听从采纳。不久,被有关官员所阻,陈性善劝说道:“陛下不以微臣不肖,让微臣做顾问。既然已经僭承圣德,许诺微臣必行,不久又中止更改,事同反汗,这样何以令天下信服呢?”皇上为之动容。
  燕王起兵后,陈性善改任副都御史,监督诸军。灵璧战败,陈性善与大理丞彭与明、钦天监副刘伯完等均被捕。不久,全被放回。陈性善说:“辱命之臣,有罪啊,我以什么去见皇上呢?”随后身穿朝服,纵马跃入河中而死。余姚黄墀、陈子方,与陈性善是好友,也一同死去。燕王进入京城后,下诏追判陈性善死刑,将其家人迁徙边疆。
  与明是万安人,通过贡生身份进入太学学习,后来历任给事中职务。在建文帝初年,他担任大理右丞,以廉洁、勤勉、敏锐和通达著称。因督军时遭遇不幸被捕,后来被释放,他深感羞愧和愤怒,以至于撕裂了自己的冠冕和衣裳。随后,他更改姓名,与伯完一同逃亡,最终下落不明。
  当时,有一位名叫陈植的侍郎负责监军,他来自庐江。陈植在元末时曾考中乡试,但未入仕途。到了洪武年间,他担任吏部主事。建文二年时,他已升至兵部右侍郎。当燕王朱棣的军队逼近长江时,陈植在江上负责监战,他慷慨激昂地誓师鼓舞士气。当部将中有提议投降的声音时,陈植以大义相责,言辞非常严厉。然而,这位部将最终还是杀了陈植并投降,还试图以此邀功。但燕王对此极为愤怒,立即处死了那位部将,并备棺安葬了陈植于白石山上。
  当燕军到达江北时,御史王彬正巡按江淮地区,驻守在扬州。他与镇抚崇刚一起据城坚守。那时,盛庸的军队已经战败,人心涣散,守将王礼密谋献城投降。王彬得知后,立即逮捕了王礼及其同党,并将他们关入监狱。崇刚则外出练兵,王彬则忙于修缮守城器械,日夜不息。王彬身边有一名能举起千斤重物的力士,他常常让这名力士随侍左右。燕军向城中投递书信,许诺将给予三品官职给能绑缚王御史投降的人。王彬的左右之人因惧怕那名力士,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王礼的弟弟崇收买了力士的母亲,诱使力士的儿子离开,并趁着王彬解甲沐浴时,突然将他绑缚。随后,王礼被从监狱中放出,城门大开迎接燕军入城。王彬与崇刚都坚守气节,不屈而死。王彬,字文质,是东平人,洪武年间的进士。而崇刚的籍贯则已失传。
  另外,还有一位兵部主事樊士信,来自应城。他负责守卫淮河,奋力抵抗燕军,但最终未能取胜,英勇牺牲。
注释
胪唱: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依次唱名传呼,称“胪唱”。
容止:仪容举止。
属目:注视。
擢:提拔。
反汗:反悔食言,收回成命。
 
展开阅读全文 ∨
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您可能感兴趣...
  • 明史·郑和传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

    72
  • 明史·尹昌隆传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中进士及第。授修撰,改监察御史。...

    398
  • 陈际泰勤读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逐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

    72
  • 明史·海瑞传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 ...

    273
  •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

    414
  • 张溥钞书

      张溥年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 ...

    568
  • 沈链传(节选)

      沈链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入为锦衣卫经历。链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 ...

    918
  • 明史·唐顺之传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 ...

    314
  • 明史·郭子兴传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出。始生,郭公 ...

    915
  • 王守仁传(节选)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山海关,观山川形胜。弱冠举 ...

    966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