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沈怀清勘案

徐承烈 〔清代〕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仕至臬司。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洊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厅堂悉皆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焉。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就地作数灶,以供饮煮,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搜出脏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禽。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绍兴有位沈怀清先生,名叫嘉征,他从巡检的官职一直做到按察使。他在任期间为官清廉、干练且待人平和,因此从基层官员逐步升至高位。
  沈先生在担任江西浮梁县令时,曾暂时代理过某个县的知县。当时那个县城经常遭盗贼侵扰,他上任后严厉缉捕盗贼。他加强了城门出入的盘查,但盗贼却像消失了一样没有踪迹。有一天大雪纷飞,沈先生在后院的三层楼上设宴邀请朋友观赏雪景。从高处望去,城中房屋密密麻麻都被雪覆盖,唯独有一户平房顶上没有积雪,还微微冒着炊烟。沈先生觉得奇怪,派人去追踪那户人家,发现那是县里的一户大户人家。主人因在北方做官,全家都搬走了,只留下一个仆人看门,楼屋厅堂都上了锁。沈先生怀疑那是盗贼的藏身之处,于是调集士兵将前后包围,进去搜查。果然,在那没有积雪的平房里发现了潜伏的盗贼。原来盗贼人数众多,担心炊烟会引起怀疑,就在地上砌了几个灶台,用来烧水煮饭,因为房屋低矮且人多,加上热气上升,所以屋顶没有积雪。盗贼们就这样被一网打尽,搜出了大量赃物。有些盗贼试图跳墙逃跑,都被邻居们抓住了。经过审问得知,盗贼贿赂了那家的看门仆人,把房子当作据点,食物都托仆人购买。盗贼们白天睡觉,晚上出去抢劫,县里富裕的家庭无一幸免,已经好几个月了。因为沈先生上任后查缉严厉,他们不敢出城,而人们也没想到他们的巢穴会在这里,最终盗贼们都被依法处置了。
注释
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吏。
缉:搜捕,捉拿。
盘诘:查问;盘问。
崩腾:飞扬,纷飞。 
比栉:形容接连而来或密密排列。
盗薮:强盗聚集的地方。
徐承烈
徐承烈(1730-1803),字绍家,一字悔堂,晚号清凉道人,浙江德清人。清代笔记小说家,著有笔记体小说《听雨轩笔记》、地方志《越中杂识》、诗文有《德辉堂集》,杂著则有《山庄丛话》、《委巷丛谈》、《耄馀闲笔》、《病馀偶识》、《听雨轩清言》等。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