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敹甲敽干,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己亥,长江之役,同仇兵熸,予以间行得归,凡留供覆瓿者,尽同石头书邮,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煕。宋室既亡,郑所南尚以铁匣投史眢井,至三百年而后出。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从十五岁以来,就喜欢写作诗歌。先父担心我荒废了经史的学习,多次拿这件事来劝诫我,于是我放下笔不再作诗歌,然而有时候还是会偷偷地写诗。等到科举考中之后,我和四面八方的贤士豪杰交友更广泛了,来来往往的馈赠答谢,时间长了,写的诗竟然填满了箱子。适逢国家灾难接二连三,我在江东倡导抗清大义,凡是以前一展雕虫小技的诗歌几乎丢失殆尽。从此,不管是外出筹划军队,还是入朝掌管起草诏令,在闲暇之时我都在吟诗作对。到清军渡江南下,长短不一的诗歌和奏章的草稿以及起草的诏令,一切都付与战火之中,这确实是文字的不幸啊!
我从丙戌年就开始在海上飘荡,至今已经十七年了。这期间忧虑国家,思念家乡,为处境困窘悲伤,为动荡不安的局势忧愁,无时无事不足以扣动心弦的。有时领兵北伐,意气风发放声高歌,有时避让清军向南征讨,在寂静之时空旷之地,低声吟唱。每当风雨飘摇和波涛震荡之时,这些更加令孤独的臣子怀想旧主,令出行在外的游子想念亲人,难道这些诗篇是什么亡国之音吗?或许寄托了忠贞臣子的哀世之音吧!
丁亥年的春天,我的船在长江中翻了,丙戌年创作的诗歌也就这样丢失了。到了戊子年的秋天,我因官职调动到了山中,丁亥年所写的作品也都不幸遗失了。再到庚寅年的夏天,我率领军队再次出海,戊子年和己丑年所写的作品也都在那次出海中遗失了。然而搜集残缺不全的诗稿,十篇仅存三四篇。等到辛卯年位于浙江舟山的昌国被攻陷,书箱中的草稿竟然一篇也没有留下。文字多么的不幸,竟然达到这种地步!
接着这以后,我才编辑新旧篇章,渐渐地编成卷册。丙申年,昌国第二次陷落,诗稿丢失了十分之三。戊戌年,我在羊山一带翻船,诗稿丢失了十分之七。己亥年,在长江之战中,一同抗清的郑成功也战败了,我因隐秘行走才得以回来,大凡留下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的诗文,全部和石头一起沉入江底,这才知道文字也有遭天灾的厄运啊。
近些年来,我悲叹国难未平,期待乱世平定如同盼望黄河变清一样的困难,想着借助乐歌来代替年谱。于是向亲朋好友索要他们收录的,宾客随从依次抄录的诗歌。我的记性很好,又把能够回忆起的旧作,记载在纸上,共得到若干首诗作。但这些,不过就像整只鼎中的一小块肉罢了,难以涵盖全部。特别遗憾的是,过去所写的乐府歌行等作品,现在已无法再考证,所以这次整理的作品集几乎就像是失传的《广陵散》一般残缺不全。
唉!国破家亡之际,我又不合情理地担任将帅,未能讨伐贼寇、报复国仇,又岂能以这些有韵律的诗词来求得后世的理解与认可呢?称他的作品为“诗史”。陶渊明亲身经历晋朝乱世,辞官归隐后,著书立说总不忘标明自己的志向。宋朝灭亡后,郑思肖还曾将所著之书藏于铁匣中,投入枯井之中,直到三百年后才被发掘出来。他的志向令人悲痛,他的真情的确令人怀念啊。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诗集为什么要取名为《奇零草》呢?这是因为卷册稀稀落落大量散失,已经不是全貌,譬如兵家握奇阵中的余阵,又可以用来说明这些都是我在军旅之间所创作的。
注释
舞象:古代一种武舞。《礼记·内则》:“成童,舞象”。成童指十五岁以上。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
先大夫:指死去的父亲。
登第:考中。作者二十三时中举人。
倡大义于江东:指公元1645年(顺治二年)南明弘光王朝垮台后,清兵南下江南,钱肃乐等起兵浙东,派张煌言迎立鲁王朱以海为监国,号召东南抗清事。(见全祖望著《年谱》)
敹甲:把甲胄缝合起来。敹:缝缀。
敽干:把盾牌上的绳系好。敽(jiǎo):系,连;干:盾牌。语出《尚书·费誓》:“善[liáo]乃甲胄,敽乃干。这里的意思是做好战前准备。
雕虫之技:代指诗歌写作。
筹:筹划。
入典制诰:入朝掌管起草诏令。张煌言起兵后,鲁王曾授以翰林院检讨知制诰的官。
胡马渡江:指清兵南下。
疏草:指作者自己给鲁王上书的底稿。
代言:指替鲁王起草的制诰。
兵燹(xiǎn):兵火。
丙戌: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
提师:领兵。
丁亥:公元1647年(清顺治四年)。
戊子: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
节:符节。代指主将。顺治五年张煌言到上虞招集义兵,入平冈山寨。(见赵元谦撰《年谱》)
庚寅: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
己丑: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
辛卯: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昌国:这里指舟山。
笥(sì):盛物的方形器物。靡有孑遗:一个也没有剩下。
丙申:公元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前一年张煌言等曾联合郑成功部队收复了舟山。这一年,舟山又被清兵攻克。
戊戌:公元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
己亥:公元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
同仇:《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沿用为“战友”的意思,这里指郑成功。熸(jiān):火熄灭。指郑成功战败。
覆瓿(pǒu):盖罐子。汉代刘歆曾说扬雄的《太玄》将来只能盖盛酱的罐子。后以覆瓿比喻著作没有什么价值。这里是作者自谦的话。
石头:地名。在江西省南昌市北。石头邮书:典见《世说新语·任诞》:晋代殷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临去,都人托他带信百余封。殷羡行至石头,把书信全部抛入水中,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指寄信的人)。”这里借指作者的文稿全部沉水。
职九之厄:厄运。
天步:指国家的命运。夷:平,安定。
河清之难俟:《左传》襄公八年引逸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认为等待黄河澄清,是不可能的事。这里借以比喻等待乱世平定遥遥无期。
楮(chǔ):桑类的树,皮可制桑皮纸。这里代指纸。
全鼎一脔:整锅肉中的一块。
广陵散:古曲名。嵇康善弹此曲。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刑,索琴弹此曲,说:“《广陵散》于今绝矣!”(见《晋书》本传)
谬:这里是自谦之辞。膺:受。节钺:任命大将时,皇帝给与受任者的符节的斧钺。这里指作者任军事统帅。
少陵:杜甫。天宝之乱: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的叛乱。
陶靖节:陶渊明。躬:亲身。丁:当,遇。
义煕:晋安帝年号。相传陶不肯臣服于刘裕,所以在作品中保存晋帝年号。(见《宋书》本传)
宋室:指赵宋。
郑所南:一名思肖。南宋诗人。宋亡后,隐耕吴中,著《心史》诗集,装在铁匣中,投在眢井中。到明末才被发现。眢(yān):枯竭。
握奇:即兵书《握奇经》。一说握通“幄”,帐幕。大将所居。奇:通“机”。握机,指军机要地。
行(háng)间:军旅之间。
永历十六年:即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这里作者沿用明桂王(朱由榔)建国的年号,其心意与陶渊明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奇零草序》,是明代儒将、诗人、民族英雄张煌言的一篇散文作品,是张煌言为自己的诗集《奇零草》所写的序。文章叙述了作者在国难频仍之际,写于军旅的诗歌内容及其存失情况,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奔走军中、领兵报国的经历和慷慨长歌、以诗哀世的情怀,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忆西湖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 4
-
放歌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余悯此孑遗兮,遂 ...
- 910
-
满江红·怀岳忠武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 10
-
柳梢青·锦样江山
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 368
-
绝命诗二首·其二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 3
-
绝命诗二首·其一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春史传。...
- 562
-
长相思·秋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 14
-
北伐檄文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慨自李贼倡叛,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 ...
- 90
-
满江红·屈指兴亡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梁园雪 ...
- 714
-
甲辰八月辞故里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 631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