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杂诗二首·其二

王微 〔南北朝〕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
弄弦不成曲,哀歌若送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雁门。
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
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谁知心曲乱?所思不可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一位怀抱相思的女子独自登临高台,倚靠着华丽的栏杆浮想翩翩。
拨弄琴弦却弹不成曲调,哀歌一曲似乎要传送万语千言。
我这个弱女子独守在长江边,丈夫远在雁门前线。
我怎能了解你没有寒衣的痛苦,只知道自己穿着白狐裘度冬节。
黄昏之时牛羊从山坡上走回家,野雀停满了空寂的庭院。
孟冬十月寒风刮起,东壁星也已经沉到了西边。
红色的烛火只照着我人一个,我只好抱着孤影自艾自怨。
谁知道我心里有多乱?我的思绪纷乱再也无法恢复有序而井然。
注释
轩:栏杆。
若送:一作“送若”。
箕帚:代指妇女。箕是簸箕,帚是扫帚,是妇女做家务事常用之物,因而用来作妇女的代称。
江介:江岸,江边。
良人:妇女称丈夫为良人。
雁门:郡名,在今山西北部广武、代县一带,唐代在此置雁门关。
讵(jù):岂,怎。
狐白:白狐裘,用狐腋下毛皮制成的裘服。
牛羊下:牛羊走下山坡回家。《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孟冬:初冬,夏历十月。
东壁:星官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壁宿。室、壁两宿同属北方玄武七宿,因壁宿在东,故又称东壁。
“朱火”二句:一作“抱影自愁怨,朱火独照人”。景,同“影”。
论:通“伦”,条理,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写思妇对征夫的绵绵相思。开头四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接着用第一人称代思妇说出心中的话语。诗中写景,纯用白描。牛羊入圈,鸟雀归巢,有力地反衬出丈夫不归、思妇独处的孤寂和哀伤。诗的意境显然从《诗经》中的《君子于役》脱胎而来,但凭轩弄弦,哀歌送言,使原来的意境有了新的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微
(415—453)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景玄。王弘侄。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初为始兴王刘浚友。微素无宦情,江湛举为吏部郎,不就。与何偃书,深言尘外之适。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终日端坐,床席皆生尘埃,惟坐处独净。弟有疾,微躬自处疗,以服药失度卒。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疗,弟卒后四旬亦终。
您可能感兴趣...
  • 杂诗二首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 ...

    6
  • 杂诗二首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 ...

    4
  • 杂诗二首·其一

    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寒雁归所从,半途失凭假。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常怀云汉惭,常欲复周雅。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万里渡沙漠,悬师蹈朔野。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拊心悼恭人,零泪覆面下。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颜今......

    553
  • 四气诗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557
  • 叙画

    辱颜光禄书。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而工篆隶者,自以书巧为高。欲其并辩藻绘,核其攸同。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且古人 ...

    8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