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的身份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于是,不论小孩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起,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人们)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小孩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小孩们白天黑夜地苦读。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和年间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的说法。然而许多小孩并非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
注释:
自:从。
元丰:宋神宗年号。
神童:指应神童试。宋代科举考试有神童科,赴考者称应神童试。
以:凭借。
俚俗:世俗之人。
慕:羡慕。
粗:大概,差不多。
即:就。
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诗》、《书》、《易》、《礼》、《春秋》)。
以:用。
坐:使......(人)坐。
杪:树梢。
绝:断绝。
终:教完。
质:质地,资质。
中:指考中做官。
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
因:就。
苦:使…辛苦。
盖:大概。
与:比。
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的身份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于是,不论小孩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起,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人们)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小孩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小孩们白天黑夜地苦读。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和年间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的说法。然而许多小孩并非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
注释:
自:从。
元丰:宋神宗年号。
神童:指应神童试。宋代科举考试有神童科,赴考者称应神童试。
以:凭借。
俚俗:世俗之人。
慕:羡慕。
粗:大概,差不多。
即:就。
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诗》、《书》、《易》、《礼》、《春秋》)。
以:用。
坐:使......(人)坐。
杪:树梢。
绝:断绝。
终:教完。
质:质地,资质。
中:指考中做官。
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
因:就。
苦:使…辛苦。
盖:大概。
与: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饶州神童》是唐代诗人姚思廉创作的文言文。文章通过讲述北宋饶州一地“神童”的故事,展现社会对科举功名的病态追求,深刻批判了揠苗助长的功利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暴露出科举制度下功利教育对儿童生命的残酷吞噬。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吕僧珍为官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①,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薄到其宅,不以为耻。...
- 400
-
南康王萧绩传
子会理嗣,字长才。少聪慧,好文史。年十一而孤,特为高祖所爱,衣服礼秩与正王不殊。年十五,拜轻车将军、湘州刺史,又领石头戍军事。 ...
- 279
-
范缜传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晋安北将军汪六世孙。祖璩之,中书郎。父濛,早卒。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 徒行于路。瓛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
- 719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