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宋史·贺铸传

脱脱 〔元代〕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
  初,娶宗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得盗工作物,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是时,江、淮间有米芾以魁岸奇谲知名,铸以气侠雄爽适相先后,二人每相遇,瞋目抵掌,论辩锋起,终日各不能屈,谈者争传为口实。
  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无一字误,以是杜门将遂其老。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铸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建中靖国时,黄庭坚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其所与交,终始厚者,惟信安程俱。铸自裒歌词,名《东山乐府》,俱为序之。尝自言唐谏议大夫知章之后,且推本其初,出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当时不知何所据。故铸自号庆湖遗老,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贺铸,字方回,是卫州人,也是孝惠皇后的同族孙辈。他身高七尺,面色如铁,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挺拔不凡的气质。贺铸喜欢谈论当朝时事,态度鲜明,从不轻易妥协或掩饰,即便是位高权重、一时风头无两的人物,只要稍不合他心意,他也会毫不留情地直言批评,因此人们觉得他性格中带有几分侠义之气。他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擅长言辞,文章风格深邃、婉约、华丽且细密,如同精心编织的锦绣一般。尤其擅长作曲,能将别人废弃不用的曲调片段重新整理,稍加修饰,便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他曾自豪地说:“在我的笔下,李商隐、温庭筠这样的文学大家都得不停地奔忙应对。”虽然许多达官显贵都争相邀请他作客,但贺铸却是有时接受,有时拒绝,对于那些他不愿意见的人,他也从不降低自己的姿态去迎合。
  起初,贺铸娶了一位宗室女子为妻,因此被编入右选官员的名册中,并担任了监太原工作的职务。在那里,他与一位权贵之子共事,但这位权贵之子性格骄横,两人互不相让。贺铸廉洁奉公,查出了工作场所中的盗窃行为,他屏退侍从,将盗窃者关入密室,严厉质问:“说吧,你某时某刻盗取了何物,用于何处?又某时某刻将何物盗回家中,可有此事?”盗窃者吓得魂飞魄散,连连认罪。贺铸说:“如果你能服从我的处置,我就饶你不死。”随即让盗窃者自己脱下衣服,亲自杖责了他几下。盗窃者磕头求饶,贺铸便大笑一声放过了他。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与贺铸抗衡的人,都对他侧目而视,不敢再轻易挑衅。当时,江淮地区有一位名叫米芾的人,以身材高大、性格奇特而闻名。贺铸则以他的气魄和侠义精神与之相媲美,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却相互欣赏。每当他们相遇,总是瞪大眼睛,击掌而谈,辩论激烈,一整天下来也难分高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元祐年间,李清臣担任宰相,他上奏朝廷请求将贺铸的官职改任为通直郎,并让他出任泗州通判,后来又调任为太平州的副长官。然而,贺铸因性格刚直且好饮酒,始终未能得到显赫的官职,因此他感到郁郁不得志,便领取着宫观官的俸禄,退隐居住在吴地。在那里,他逐渐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与人争强好胜。贺铸家中藏书多达万余卷,他亲自校勘整理,确保无一字差错,借此在闭门不出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借贷度日,但每当有负债者无法偿还时,他总是慷慨地撕毁借据,从不向人索取分毫。
  贺铸所作的词章,往往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建中靖国年间,黄庭坚从黔州归来,读到贺铸的“江南梅子”这一佳句,认为其风格与南朝诗人谢朓相似。在贺铸的众多朋友中,自始至终交情深厚的只有信安的程俱。贺铸曾亲自整理自己的歌词作品,编为《东山乐府》,并由程俱为其作序。贺铸还自称是唐朝谏议大夫贺知章的后裔,并追溯其祖先起源,说是出自春秋时期的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住在越国的湖泽之地,即所谓的镜湖,原本称作庆湖,后因避讳汉安帝父亲清河王的名字而改为贺氏,庆湖也因此变成了镜湖。不过,这些说法在当时并无确凿依据。因此,贺铸自号为“庆湖遗老”,并著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
注释
耸拔:高松挺拔。
强记:记忆力强。
深婉:含蓄委婉。
右选:宋代吏部四选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选,掌右选者负责武官的铨叙选授。
骄倨:傲慢不恭。
惶骇:惊骇。
展开阅读全文 ∨
脱脱
脱脱(传统蒙文:ᠲᠣᠭᠲᠠᠭᠠ,清代改译“托克托”,蒙语意为“定” ,1314年-1356年1月10日),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1344年)因病辞职。至正九年...
您可能感兴趣...
  • 宋史·范纯礼传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 ...

    22
  • 宋史·欧阳修传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 ...

    775
  • 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

    779
  • 苏轼徙知徐州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 ...

    370
  • 宋史·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 ...

    609
  • 宋史·杨万里传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 ...

    48
  • 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 ...

    72
  • 宋史·陆九龄传

      陆九龄,字子寿。八世祖希声,相唐昭宗。孙德迁,五代末,避乱居抚州之金溪。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昏丧祭仪行于家,生 ...

    655
  •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 ...

    738
  • 宋史·辛弃疾列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

    75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