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国人谚

佚名 〔辽〕
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
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管女真。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五个老翁年纪足足四百岁,南面官北面官个个打瞌睡。
自己还强打着精神度时日,哪有啥心情去杀那女真人?
注释:
四百岁:形容当朝君臣老迈无为,并非实指。
南面北面:指辽官制中的南、北面官。据《辽诗》卷45《百官志一》记载:“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当其谊矣。”
管女直: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名讳而改“女真”为“女直”。一作“管女真”,或作“杀女真”。又:一作“相厮杀”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谚创作于辽天庆五年(1115年)。据《契丹国志》记载,女真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后,天祚帝率军亲征,大败。当时,辅政的北枢密使耶律大悲奴、同知枢密院使萧查剌及南面宰相吴庸、马人望、柴谊等人,均年老力衰,「昏谬,不能裁决」。故百姓用极其诙谐的民谣形式,以揭露统治者尸位素餐、昏庸无能、误国误民。其谚形象流畅,语言生动活泼。
赏析
纠错
《翁翁歌》形象地描绘出辽代灭亡前夕,辽朝礼崩乐坏,一切行将就木的真实情景。皇帝耽溺声色犬马,大臣们昏庸无能,各项制度无人过问,衙官小吏各行其是,军国大事无人问津。连镇压女真造反这样的大事都已经无人过问,辽真的走向了灭亡。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您可能感兴趣...
  •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

    159
  • 王恕廉介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253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26
  • 清江引·讥士人

    《清江引·讥士人》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针对元代的文人做官丑态的描写,刻画了白吃饭的“米虫”式的士人的庸俗、道貌岸然和狐假虎威的讨厌相,表现出作者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全曲语言幽默,意境深远。...

    395
  • 祝融取火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山海经》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 ...

    989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

    31
  •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 ...

    3
  •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9
  •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0
  • 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