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
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每当我眺望失陷于异族的北方大地,泪水沾满了衣襟。现在想要让宋军渡过黄河收复失地,那不过是一阵空想而已。
大丈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是从来就有的事;我只是希望江南能够再出现收复失地的人!
注释
黄旗:指南宋的军队。
河津:黄河的渡口。
穷死:这里指轻死,是不怕牺牲的意思。
由来事:从来就有的事。
要:只要。
此人:这儿指能够渡河收复人。
每当我眺望失陷于异族的北方大地,泪水沾满了衣襟。现在想要让宋军渡过黄河收复失地,那不过是一阵空想而已。
大丈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是从来就有的事;我只是希望江南能够再出现收复失地的人!
注释
黄旗:指南宋的军队。
河津:黄河的渡口。
穷死:这里指轻死,是不怕牺牲的意思。
由来事:从来就有的事。
要:只要。
此人:这儿指能够渡河收复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已经六十四岁,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期满,七月返回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诗人时刻不忘中原,幻想皇帝能御驾亲征,收复失地。秋后他在山阴写了不少爱国诗篇,这首诗即是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首句从点题开始。“北望中原泪满巾”,诗人在家乡山阴遥望北方,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落下的泪水沾满了衣巾。当时的北方,指淮河以北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离山阴非常遥远,直接眼望是望不到的。但北望中原的动作,本身已表现了诗人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关怀之情。自中原陷落,南北分隔,诗人常有北望中原的行动。“泪满巾”,形象地写出流泪之多,也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无比深厚的感情和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心愿。
“黄旗空想渡河津”,诗人与北方人民都盼望南宋军队能高举黄旗,渡河北伐,收复中原,但却成了空想。由于以宋孝宗为首的南宋朝廷对恢复中原动摇不定,诗人北伐的愿望终成空想。这样的政治现实不能不使诗人感到失望和悲愤,“空想”二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愤慨之情。
“丈夫穷死由来事”,大丈夫境遇困厄潦倒而死,是历来就有的事。这里透露了南宋妥协主和势力对有作为的抗战人才的压制,又表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曾表示过:“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楼上醉书》)但既不能“灭虏收河山”,只能穷死,这实在是悲剧。只是“穷死”也是“由来事”,是历来如此的,对自己作了无可奈何的宽慰。
诗人并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的主张,还是盼望“空想”有一天能变为现实,因此在末句表示了坚定不移的信心。“要是江南有此人”,可是江南毕竟还有这样的人。“此人”,当指上一句的“丈夫”,即包括诗人在内的爱国志士,能收复中原的人。他对收复中原没有动摇,就因为他坚信江南还有不“穷死”的“丈夫”,还有能收复中原的人。诗人北望,一望能收复中原失地,二望能有挺身而出的抗敌英雄,第三更望能重用这样的人才。诗人为国苦思焦虑之心,跃然纸上。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首先是运用了情理结合的手法。首句叙事,通过“望”“泪”二字,诗人感情已形象地表现出来。其余三句议论说理,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理是充分站得住的。三句中又句句含情,“空想”“穷死”“有此人”,分别流露了失望、忧虑、坚信的感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富有感染力。其次,运用了直意曲说的手法。在前三句中,诗人先来个曲说,从“泪满巾”到“空想”,到“穷死”,似乎收复失地已不可能。最后一句才说出直接而正面的意思。这种写法既符合感情的波动实际,又给读者以品味的余地。再次,全诗语言既明白如话,又注意含蓄。“河津”一词既可专指,亦可泛指。“此人”一词,很像口语,却又未明说。待读者三思,才能体会到诗人丰富的内在感情。
这首诗与诗人其它爱国诗篇一样,表现了深广的忧患意识。他为失地未能收复而流泪,为未能渡河北伐而失望,为“丈夫穷死”而忧虑,为江南有人而坚定抗战信心。诗中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黄旗空想渡河津”,诗人与北方人民都盼望南宋军队能高举黄旗,渡河北伐,收复中原,但却成了空想。由于以宋孝宗为首的南宋朝廷对恢复中原动摇不定,诗人北伐的愿望终成空想。这样的政治现实不能不使诗人感到失望和悲愤,“空想”二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愤慨之情。
“丈夫穷死由来事”,大丈夫境遇困厄潦倒而死,是历来就有的事。这里透露了南宋妥协主和势力对有作为的抗战人才的压制,又表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曾表示过:“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楼上醉书》)但既不能“灭虏收河山”,只能穷死,这实在是悲剧。只是“穷死”也是“由来事”,是历来如此的,对自己作了无可奈何的宽慰。
诗人并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的主张,还是盼望“空想”有一天能变为现实,因此在末句表示了坚定不移的信心。“要是江南有此人”,可是江南毕竟还有这样的人。“此人”,当指上一句的“丈夫”,即包括诗人在内的爱国志士,能收复中原的人。他对收复中原没有动摇,就因为他坚信江南还有不“穷死”的“丈夫”,还有能收复中原的人。诗人北望,一望能收复中原失地,二望能有挺身而出的抗敌英雄,第三更望能重用这样的人才。诗人为国苦思焦虑之心,跃然纸上。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首先是运用了情理结合的手法。首句叙事,通过“望”“泪”二字,诗人感情已形象地表现出来。其余三句议论说理,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理是充分站得住的。三句中又句句含情,“空想”“穷死”“有此人”,分别流露了失望、忧虑、坚信的感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富有感染力。其次,运用了直意曲说的手法。在前三句中,诗人先来个曲说,从“泪满巾”到“空想”,到“穷死”,似乎收复失地已不可能。最后一句才说出直接而正面的意思。这种写法既符合感情的波动实际,又给读者以品味的余地。再次,全诗语言既明白如话,又注意含蓄。“河津”一词既可专指,亦可泛指。“此人”一词,很像口语,却又未明说。待读者三思,才能体会到诗人丰富的内在感情。
这首诗与诗人其它爱国诗篇一样,表现了深广的忧患意识。他为失地未能收复而流泪,为未能渡河北伐而失望,为“丈夫穷死”而忧虑,为江南有人而坚定抗战信心。诗中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北望
中原堕胡尘,北望但莽莽。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岂无豪俊士,愤气塞穹壤。我欲友斯人,悲诧寄遐想。梦行黄河滨 ...
- 1
-
北望
昔我初生岁,中原失太平。宁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京洛无来信,江淮尚宿兵。何时青海月,重照汉家营?...
- 1
-
北望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洲。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 1
-
北望
漠漠黄云塞草稀,年年空说翠华归。孤臣泪尽仍尝胆,白首江湖雁北飞。...
- 316
-
示儿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 6
-
示儿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 ...
- 4
-
示儿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 2
-
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 6
-
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 ...
- 16
-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 6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