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子贪风顺,开帆半夜行。
天寒四野静,水白大星明。
长铗归何日?浮萍笑此生。
柁楼眠不稳,起坐待鸡鸣。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夜半的清风吹拂大江,叶轻舟顺风开航。
清寒笼着四野一片宁静,几颗明星正跳动在江涛上。
我拿着长剑不知何日归去,此生却象浮萍一样漂向远方。
波涛和思绪使我无法安眠,我只好坐船头等待东方的鸡唱。
注释
1.丹阳有四:(一)丹阳郡,汉置,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二)丹阳县,秦置,故城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亦称小丹阳。(三)战国楚云阳邑,秦曰曲阿,唐改称丹阳,在今江苏镇江附近。(四)三国吴置,孙权以吕范为丹阳太守,治建业,故城在旧江宁县东南五里。
2.舟子:船夫。
3.长铗(jiá):长的剑把。
4.柁(duò)楼:即舵楼,船尾最高处。
夜半的清风吹拂大江,叶轻舟顺风开航。
清寒笼着四野一片宁静,几颗明星正跳动在江涛上。
我拿着长剑不知何日归去,此生却象浮萍一样漂向远方。
波涛和思绪使我无法安眠,我只好坐船头等待东方的鸡唱。
注释
1.丹阳有四:(一)丹阳郡,汉置,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二)丹阳县,秦置,故城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亦称小丹阳。(三)战国楚云阳邑,秦曰曲阿,唐改称丹阳,在今江苏镇江附近。(四)三国吴置,孙权以吕范为丹阳太守,治建业,故城在旧江宁县东南五里。
2.舟子:船夫。
3.长铗(jiá):长的剑把。
4.柁(duò)楼:即舵楼,船尾最高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舟子贪顺风,开帆半夜行。”诗人首先点明了旅途宁静的缘由,是出于一个偶然的因素:为了乘风行驶,决定在夜半启航。接着,具体地描绘了运河的夜景。“天寒四野静,水自大星明。”远望河岸之外,但见四野茫茫,天寒地冻,寂然无声;近观河水之中,天上星星映影入水,水天一色,一片晶莹。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人们感觉上的联想,用听觉上的“静”,来与视觉上的“明”相对,使人犹如身历其境。因为,只有亲身处在宁静的环境之中,仰望星星,才会显得分外明亮;同时,也只有细细观察星星闪烁的光茫,才能感到世界更加宁静。把不同的感觉,融合在一个“静”字上,堪为神来之笔。然而,客观环境的宁静,并不能引来诗人内心的宁静。恰恰相反,带来的却是无穷的忧思。
诗人生在元代末年,正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什么时候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可笑自己一生,犹如水上浮萍,在哪里都不能生根。
“柁楼眠不稳,起坐待鸡鸣。”柁楼的不稳,象征着社会的动荡,诗人身处乱世,忧国忧民,内心骚动不已,根本无法安眠,只能起身,静静地等待着金鸡报晓的到来。全诗又在客观环境的宁静中拉下了帷幕。
诗人生在元代末年,正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什么时候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可笑自己一生,犹如水上浮萍,在哪里都不能生根。
“柁楼眠不稳,起坐待鸡鸣。”柁楼的不稳,象征着社会的动荡,诗人身处乱世,忧国忧民,内心骚动不已,根本无法安眠,只能起身,静静地等待着金鸡报晓的到来。全诗又在客观环境的宁静中拉下了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