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风雨渡扬子江

吴莱 〔元代〕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
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
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
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吟倚金山有暮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
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
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
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樽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
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大江从巴蜀的天上飘下,奔腾万里而来,给吴楚送上一江浪花。
驾着一叶轻舟,横渡过大江,从前读《水经》时,对于扬子江只限于文字上的了解,现在才是亲眼看到了。
在平生所抱的壮志中,这一次遨游时最奇特的了,驾着一叶轻舟啸傲于烟雨茫茫的大江之中。
狂风卷起排排波浪,波浪象重重城墙,沧海之神也打开水府,天地在风浪中摇荡。
不知何处是凄迷的滟滪,不知何处是苍茫的扶桑。
更不见江边的草树,只有鼋鼍在江中狂舞。
天上黑云已与波浪相吻,明月早不知躲到何处。
依凭金山,吟诵诗篇,听到了金山寺的暮钟,采石矶已不见旧时的船橹。
在险风恶浪中,船上有的人念咒祈神,有的人吓得蜷着身子不敢作声。
大江像一道天堑,把千古河山一劈两半,茫茫大地,烽火连天,年年岁岁,羽书飞传。
两岸的人民地号天哭,两岸的将军如熊似虎。
十里战船,旌旗遮蔽天空,千寻铁锁,匆匆化为一炬。
战事平息了,农业渔业已经恢复,人民也安定下来了。
造物之神导出兴亡悠悠,姑且引取大江的风景为我痛饮时作观赏之资吧。
如今只有滔滔的白波,已流逝了多少千古风流。
惟有那疏凿长江的大禹,和长江一样天长地久。
注释
1.扬子江:长江下游,以扬州的扬子津得名。此指扬州附近的长江。
2.西来自巴蜀:长江流经巴、蜀而东下,故云。巴蜀,古代两个国名,大致包括今天的四川省全境。
3.浇:洗,灌。吴楚:周代的两个诸侯封国,其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长江流经的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广大地区。
4.蒜(suàn)山:在今镇江市西,北临长江。
5.旧:从前。水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内容以记述江河水道为主,为汉代桑钦撰写,北魏郦道元作注,也就是《水经注》。睹:见到。
6.壮志:指遨游山水的豪情壮志。此:这一回。
7.傲:啸傲,狂放不受约束。
8.屹(yì)于城:形容巨浪排空耸立,比城墙还高。屹,高耸的样子。
9.沧海:大海。输:送。开:开辟,开拓。水府:旧称水神为水府,镇江金山有水府庙。这里指水势浩大。
10.凄迷:迷蒙不清的样子。滟(yàn)滪(yù):即滟滪堆,位于四川奉节以东的瞿塘峡中的一个著名险滩。恍:仿佛。
11.漭(mǎng)滉(huàng):水势广大无边的样子。扶桑:本为神木名,传说太阳从此树升起,后也指日出之处。杳(yǎo):渺远。何所:在哪里。
12.须臾(yú):一会儿。
13.稍稍:渐渐。鼋(yuán):大鳖。鼍(tuó):鼍龙,形状像鳄鱼的水中动物。
14.鲸涨:形容江水涌起的涛浪像鲸鱼在水中拱起来一样。心掉:心惊。
15.贝宫:用珠贝等宝物所建的水下宫殿。色侮:黯然失色。
16.倚:凭望。金山:在江苏镇江西北,原来在江中,后来沙涨成陆,遂与南岸相连。山有金山寺,为著名古刹。
17.望穷:极力远望。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西北,牛渚山突入长江之中形成此矶,这一带江流狭窄,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临江有太白楼等胜迹。朝(zhāo)橹:清晨出发的帆船。橹,代指船。
18.欤(yú):助语词。能神:能有神效。
19.或有:也有人。伛:曲背。
20.天堑(qiàn):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如有限:好像给大地划了界限。
21.费:耗用。羽:羽书。古代紧急公文插羽毛为标记,以示飞速传递之意。
22.三楚:古有西楚、南楚、东楚之说,包括今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区。畸(jī)民:残余之民,即遗民。畸,残余。
23.两淮:淮南、淮北。大将:指力抗金兵的南宋战将刘锜等人。
24.锦帆十里:指隋炀帝在运河中乘船巡游扬州事。锦帆,锦绸制的船帆。徒:白白地。映空:辉映着天空。
25.铁索千寻:西晋遣王濬伐吴,吴人横铁锁于长江,阻其战船东下。王濬以木筏载火炬,烧断铁锁,遂灭吴。寻,长度单位,古代以八尺为一寻。竟然炬:终于被烧毁。
26.收战尘:指战争已平息。
27.宁知:岂知,怎能知道。造物:指有意志的天。多儿戏:常常与人们开玩笑。
28.且:暂且,权且。揽:引取。长川:指长江。樽俎(zǔ):古代盛酒和放肉的器具。这里指宴饮之事。
29.白波:翻滚着白色浪花的波涛。
30.英雄几黄土:过去的英雄豪杰已经变作了几堆黄土。
31.疏凿功:指夏禹治水的事业。疏,疏通河道。凿,凿石开山,使水畅流。
32.觞(shāng):酒杯。酹(lèi):以酒洒地,表示祭奠。神禹:对禹的敬称。禹,夏朝的第一个君主。相传他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而有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作者吴莱生平游历甚广,凡中原奇绝之处,歌舞战争之地,东海岛屿奇观,莫不形之于诗。山川壮丽开扩了他的胸襟,也形成了他凌厉雄健的诗风。作者自延祐七年(1320)试礼部落第后,曾壮游京师、河、淮一带,该诗约作于元文宗在位时(1328—1332),是作者在游览古城扬州后,渡江扬子江即(长江)有感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该诗大致可分前后二段。前段纯用赋体,写渡江所见。
诗一开始就描绘了长江壮丽景色,气势闳壮之极。诗写长江导源,万里而下,作者乘一叶扁舟,航行于烟雨迷濛之中,极力渲染江景的“雄”和“奇”。“直下万里浇吴楚”句,气势壮阔,其中一“浇”字,尤觉新奇。浇,一般用作小水量的浇灌,但这里的“浇”却不同:以长江的特大水量,由万里之远,居高临下,直浇在吴楚的土地上。同时,“浇” 之一词,还有浇灌、灌溉等含义。吴楚土地肥沃,水量充沛,与此“浇”字大有关系。接着,写作者站在船上,遥指对江蒜山,深为能够身临奇境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怒风鼓浪屹于城”以下,肆笔写风浪:怒风鼓浪,高涌如城,东海波涛,直灌江内。作者纵目想象,仿佛见到上游三峡滟滪堆凄迷景象,又仿佛见到东海扶桑国浩瀚海水,一望无涯。在波涛中,草树摇曳,鼋鼍出没,水面鲸鱼掀浪,水中贝宫颠动。近听金山寺暮钟声声,远眺采石矶片帆无踪。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作者将所见与所想的景物混杂在一起写,既有现实的即景描绘,也有想象数百里乃至数千里外的江景、海景,再加上神话色彩(如“水府”“贝宫”等均是)、拟人手法等等,将开阔水域、雄伟江景,描绘出来了。
全诗层次分明,由景入情,全篇气势开阔,一泄而下。同是壮笔,上半是雄壮,下半是悲壮,而瑰玮豪奇之气,一以贯之,具体体现了吴莱诗风发展了李白、苏轼豪放诗风的一面,是《渊颖集》中的最佳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吴莱
吴莱(1297—1340),字立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元代学者,集贤殿大学士吴直方长子。 延祐间,吴莱举进士不第,在礼部谋职,与礼官不合,退而归里,隐居松山,深研经史,宋濂曾从其学。 吴莱所作散文,于当时的社会危机有所触及,要求“德化”与“刑辟”并举,以维护元王朝统治。能诗,尤工歌行,瑰玮有奇气,对元末“铁崖体”诗歌有一定影响。所著有《渊颖吴先生集》。
您可能感兴趣...
  • 偶阅昌国志赋得补陀洛迦山图

    甬东东际控东荒,蓬莱北界跨石梁。天风吹来黑水国,海雨洒过青龙洋。宝陀山高此孤绝,善财洞近争巉裂。黄金沙土结香云,白玉树花飘瘴雪。扶桑岛上接鳀人,棋子湾头望马秦。安期先生脱赤舄,羲和女子扶朱轮。晨鸡鸣声日观立,老蜃楼台潮候急。释迦方域舶船通,娑竭世家宫殿湿。君不见,海人稽首扣海矶,鲛鼍不动护仙衣。紫竹㫋檀何处所,毗陵频伽独飞舞。...

    39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