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鹦鹉曲·燕南百五

冯子振 〔元代〕
东风留得轻寒住,百五闹蝶母蜂父。好花枝半出墙头,几点清明微雨。
〔幺〕绣弯弯湿透罗鞋,绮陌踏青回去。约明朝后日重来,靠浅紫深红暖处。
纠错
赏析
纠错
这首散曲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欢乐气氛。开篇写道“东风留得轻寒住”,描绘了春风带来的温暖,但仍然带着一丝凉爽,为春天的初现增添了一份清新感。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百五闹蝶母蜂父”,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接着,诗人描绘了“好花枝半出墙头”,形容盛开的花朵将墙头点缀得美丽动人。随后,诗中出现了“几点清明微雨”,清明时节微细的雨点,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湿润的罗鞋和踏青的情景,展现了人们欢庆春天的活动。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期望,约定明天再来欣赏这美好的春天,享受浅紫和深红色花朵的温暖之处。
整首曲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欢乐。蝶子和蜜蜂翩翩起舞,花朵盛开,微雨洒落,人们踏青游玩,春天的景象生动而美好。诗人借助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独特魅力和喜庆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愉悦。整首诗词旋律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
您可能感兴趣...
  • 鹦鹉曲·野渡新晴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碧天边云归岩穴,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3
  • 鹦鹉曲·感事

    江湖难比山林住。种果父胜刺船父。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深处。...

    6
  • 鹦鹉曲·农夫渴雨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3
  • 鹦鹉曲·都门感旧

    都门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幺〕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

    678
  • 鹦鹉曲·赤壁怀古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3
  • 鹦鹉曲·山亭逸兴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732
  • 鹦鹉曲·渔父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974
  • 鹦鹉曲·夷门怀古

    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411
  • 鹦鹉曲·园父

    《鹦鹉曲·园父》是元代文学家冯子振创作的散曲。此曲主要描写田园生活,曲中菜农的生活方式,表现了隐逸的情趣,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全曲写景生动,用典恰切。...

    68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