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汴河

范成大 〔宋代〕
汴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土人云:本朝恢复驾回,即河须复开。
指顾枯河五十年,龙舟早晚定疏川?
还京却要东南运,酸枣棠梨莫蓊然。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汴河自泗水以北都干涸了,河道之上草木丛生。当地百姓都说:大宋天子回京时,汴河就会重开。
指顾之间五十年一逝而去,汴河也已然干枯了,龙舟究竟何时能在重新疏通过的汴河上行驶呢?
如圣驾回到汴京必然会再疏浚东南一带的汴河,酸枣棠梨一类荆棘就不会长得现在这样茂盛了。
注释
①汴河:古称汴水。北宋神宗时,用范子渊建议,浚汴河,导洛通汴,筑大堤四十里,自是汴京与东南水路相通。据《宋史·河渠志》云:“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可见汴河对促进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使汴京成为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了重要的作用。自北宋灭亡,南宋与金划淮为界,本来汴河自汴京东至商丘复东南经宿县、灵璧、泗县雨入淮河的那一段,不再为运道所经,不久即归湮废,如诗序所说,“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矣。
②泗州:州名,治临淮(今江苏省泗洪东南,当汴河入淮之口)。土人:淮北的北宋遗民。
③指顾:手指目顾之间,犹言转瞬。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已实。乐不极盘,杀不尽物。”枯河:为使动用法,使河枯。
④龙舟:即皇帝的舟船,象征赵宋皇帝。《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早晚,犹言何时。定,究竟。疏川:疏通河道,使之利于通航。
⑤却:再度、重新之意。
⑥酸枣棠梨:指野树丛生,暗喻金的统治势力,酸枣,果实味酸可食,汴洛一带皆有之。棠梨,一名甘棠,俗称野梨,春初开小白花,子有酸味。蓊(wěng)然:草木茂盛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第二首。范成大沿大运河北上,看到汴河自泗水以北都干涸了,满目都是荒滩乱石,他感到无边的悲凉。汴河沿途的百姓都还期待宋国皇上回驾,重新疏浚水道,复通航运。范成大感触万端,一股诗情涌上心头,吟成《汴河》七绝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前两句是作者目睹昔日的通渠大河已湮为平地,草木丛生、满目荒凉,这沧海桑田的巨变,触发了他深沉的慨叹,引出了一个他胸中酝酿已久的问题:南宋朝廷何时再下决心、奋力北伐,尽收失土,疏浚汴河,使龙舟得以通行无阻,还于旧都?但这是一个设问之词,表示着作者对复国之事能否成功,心中尚存怀疑,因此调子是低沉悲抑的。
他在行途中,接触了淮北的北宋遗民,这些父老们向他表示过要求南宋朝廷收复疆土、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并且提出了在“本朝恢复驾回”后,“河须复开”的建议。这使诗人深受感动,也更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坚定了胜利的信心,于是声情激昂地唱出了:“还京却要东南运,酸枣棠梨莫翁然。”
诗人的爱国热情幻成极大的期望。汴河,是“中州盛日”的象征,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曾作《汴都赋》,传诵于一时,其赞美汴河道之词句令人神往,诗人所期望的“还京却要东南运”,就是要恢复汴河这番景象,也就是要恢复北宋时代国家统一的盛况。
诗人坚信国家终要统一,汴河必然重开;而眼前滋长在汴河故道上的那些“酸枣棠梨”,终有一天要被铲除干净。所以严正警告“酸枣棠梨”们“莫蓊然”。这层意思范成大在诗中写得比较含蓄,而意味却更深长。
《汴河》这首七言绝句,语言平易通俗,文字简明畅达,却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作者通过汴河变迁这一具有象征意义事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爱国感情,正代表了北方遗民和南宋人民渴望恢复故土、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因而富有“感发志意”的艺术感染力;而诗人因受到北方遗民爱国热忱的激励而产生的恢复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正是他在金廷慷慨陈词、敢与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