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虞姬墓

范成大 〔宋代〕
在虹县下马铺北三十七里。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虞姬墓在虹县下马铺以北三十七里处。
高祖霸王的爱妃宠姬最叫人怜惜,英雄们没法保护自己的美妾爱妻。
戚夫人的尸骨有谁知道埋在哪儿?怎比得虞美人好歹有块葬身之地。
注释
①虞姬墓:虞姬,项羽的爱妾,项羽垓下被围,虞姬拔剑自尽。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之。椐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载:“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定远虞姬墓,又称嗟虞墩。但定远虞姬墓今已不存。现存灵璧虞姬墓,在今安徽灵璧县城东十五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范成大所题即灵璧虞姬墓。此诗由全国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炳森书写,刻碑立于虞姬墓碑廊中。
②虹县:今安徽泗县。
③刘项:指刘邦、项羽。家人:一家人,此指宠姬。
④策:计谋。婵娟:容貌美好的样子,借指美女。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有:“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唐人孟郊有《婵娟篇》: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
⑤戚姬:刘邦的宠姬。刘邦死后,戚姬被刘邦的正妻吕后砍断手足,挖去眼睛,搞聋耳朵,灌吃哑药,置于厕中,命曰“人彘”,迫害至死。
⑥虞兮:虞姬啊。项羽《垓下歌》有“虞兮虞兮奈若何”句。墓田:墓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第三首。范成大行至泗州,过虞姬墓,感叹如英雄如刘、项亦不能庇护弱女子,遂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是借题发挥的咏史诗,以虞姬墓为兴发的开端,最终联系到当年的楚汉争霸,历史视野在叙述中逐步开阔,诗歌的内蕴也在议论中深化升华。
作者简叙刘邦与戚夫人、项羽与虞姬的事后议论。开篇第一句作者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刘项家人总可怜”。为了揭示“可怜”,作者在第二句进一步说“英雄无策庇婵娟”。他将虞氏及戚夫人加以比较,看到了二人的共同点是“英雄无策庇婵娟"。清人王昙亦有“戚姬脂粉虞姬血,一样君恩不庇身”之句。
在第三、四句,诗人又提出了虞氏及戚夫人的不同之处——“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诗人就有墓无墓咏叹,认为有“墓田”的虞姬还较为幸运,而戚夫人下场更惨,连块“墓田"都没有。
作者通过戚夫人与虞姬的对比,凸显出戚夫人的命运更为悲惨,同时也折射出刘邦虽然最后称帝,但是作者对其评价并不高。单从项羽、刘邦身边女子最后的命运,就看出两人为人上的区别。项羽因为败亡不能庇护虞姬脱险,而刘邦胜利了却也不能够庇护戚姬不死,甚至不如虞姬,还有人立墓。
历代歌咏虞姬的诗歌很多,基本上是赞叹或惋惜的,各自角度不尽相同,而此诗别有意味,诗中表现了对“英雄”的讽刺,对“弱女”命运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