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范阳驿

范成大 〔宋代〕
涿州驿墙外有尼寺,二铁塔夹涂如雪,俯瞰驿中。
邮亭逼仄但宜冬,恰似披裘坐土空。
枕上惊回丹阙梦,屋头白塔满铃风。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涿州驿的墙外有一座尼姑寺,寺中有两座佛塔,二塔相夹漆涂成白色,俯瞰着整个驿馆。
住宿馆舍狭小适宜过冬,像身披裘衣坐于土窟中。
梦中惊醒厌弃功名利禄,屋后佛塔上传来风铃声。
注释
1.范阳驿:在今河北涿州城内。驿,驿站。古代供来往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中途换马或暂住的地方。
2.涿州:当时为辽国辖地,今属河北。
3.涂:通“途”,道路。
4.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5.邮亭:古代设于交通沿线的馆舍。主要负责驿传并提供过往官吏的食宿。逼仄:形容地方狭窄、空间很小。
6.裘(qiú):毛皮衣服。土空:土窟。
7.丹阙(què)梦:谓梦宫庭、朝廷。指思在朝为官。或宫庭人之梦。丹阙,红色宫门,指宫禁内庭。
8.屋头:屋后。据其题下自注“二铁塔夹涂如雪,俯瞰驿中”,屋头白塔,即驿馆屋后的铁塔。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第五十九首绝句。当时范成大夜宿范阳驿馆,梦中惊醒,顿悟佛理,产生归隐之心,遂作此诗。
此时范成大只有四十五岁,正是仕途的黄金年龄,此时产生归隐的情绪,除了佛道思想的影响之外,对于当时南宋王朝的失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范成大作为“祈请国信使”出使金国,范成大本来是怀着一颗报国心来到金国的,但一路走来,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恢复北方失地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碎,诗人的报国热情渐渐淡去,遂萌生退意,有了“不梦封侯梦石湖”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范阳驿》这首诗写作者途中夜宿范阳驿,孤馆凄寒而使他梦归故国的情景。诗人借助佛典来表明自己的心扉,题后还有一个小注以进一步说明,隐逸情绪在诗中有所流露。
前两句“邮亭逼仄但宜冬,恰似披裘坐土空”写住宿馆舍的情景。“邮亭逼仄”是说邮亭比较狭小,住宿其中颇多不便。又用“土空”的典故以自嘲,极写馆舍之孤单凄冷。后两句“枕上惊回丹阙梦,屋头白塔满铃风”写睡梦之中惊醒后,只见“白塔满铃风”,顿悟佛理,便觉人生如梦、宦海浮沉,遂有归隐之心。诗人借助阐释佛理,表现了自己对功名的厌弃和对归隐石湖的向往。佛门本来就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要求,范成大自己也是一个佛门信徒。
此时范成大身上背负着南宋皇帝交给他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此行他已经做了必死的准备,但是任人宰割的南宋朝廷却让他极为失意。失意的人最容易把佛经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产生人生如梦的感觉。诗人仿佛是一位迟暮的老人,已经洞穿了世事百态,只想回到田园,找寻心灵上的最后一丝静谧。
展开阅读全文 ∨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