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京城

范成大 〔宋代〕
倚天栉栉万楼棚,圣代规模若化成。
如许金汤尚资盗,古来李勣胜长城。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京城的建筑高大整齐又宏伟壮观,这些都是北宋时期主持修建。
如此固若金汤的京城却拱手而降,自古以来都是良将胜过长城。
注释
①京城:北宋都城汴京。
②倚天:靠着天。形容极高。栉栉(zhì):形容排列整齐严密。李贺《秦王饮酒》诗:“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很一更。”
③圣代:圣明时代,指北宋。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令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化成:化育成就。《易·恒下·彖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④如许:如此,这般。金汤:金城汤池,指城池坚固。李商隐《览古》诗: “莫恃金汤忽太平”。资:资助,赠送。
⑤李勣:唐朝初年大将,本姓徐,字懋功,佐唐太宗李世民定天下,赐姓李。太宗说他胜于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第十二首。范成大行至汴梁,看到昔日繁华的北宋京都已经颓败不堪时,心痛不已,遂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先举出京城建筑的宏伟坚固,城池规模的阔大悠久,因而慨叹由于缺乏制胜克敌如李勣一样的将帅,竟以大好城池,拱手赠给敌人。寄慨深切,措词愤懑。范居大在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京都沦陷的根源固然罪在金兵的入侵;而更主要的是南宋当权者的腐败无能。
“倚天栉栉万楼棚,圣代规模若化成”,该诗第一、二句写汴梁之景之宏大,但旧景虽在心情却很悲痛,作者在《揽辔录》中载:“过药市桥街,蕃衍宅、龙德宫、撷芳、撷景二园,楼观俱存;撷芳中喜春堂犹岿然,所谓八滴水阁者。使属官吏望者,皆陨涕不自胜。” 
“如许金汤尚资盗,古来李勣胜长城”,该诗第三、四句指责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至使奸臣当道,陷害忠良,靖康年间竟将汴京(今河南开封)这座固若金汤的偌大京城拱手让给了金人,铸成空前国耻。南迁后几十年,朝廷不仅丧失了收复失地的能力,就是现存的城池,也岌岌可危,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当时凡欲挽救危亡者都感到当务之急应该首先扫除蠹害,重用贤才,国家或许还有回生之力。但是,南宋统治者却执迷不悟,仍然坚持执行“‘言和者昌,言战者黜”’的投降政策。且不说抗金老将这时早已寥寥无几,在位的个别老臣也没有谁能受到如唐太宗对待李勣那样的信任和重用。“如许金汤尚资盗”所表达的,正是诗人对统治者数十年来倒行逆施的强烈批判和讽刺。
诗人借用唐太宗李世民信任并重用大将李勣,使边关安定、国势强盛的历史,对比今日的南宋王朝,其借古讽今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同时也反映了范成大心绪的变化。他在使金途中刚刚进入金人占领区时,有一种被朝廷委以重任的自豪感和以“天朝”为依靠的自信心。然而,随着诗人北上,足迹深入沧陷区,这种以朝廷为倚靠的自信心就渐少渐消。代之而起的,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因摆脱了江南畸形繁华、歌舞升平假象的蒙蔽所产生的对南宋统治者的怨愤。
展开阅读全文 ∨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