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壁如削,山后崖复断。
向吾达陇首,如海到彼岸。
那知下岭处,栗甚履冰战。
牵前带相挽,缒后衣尽绽。
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
上疑缘竹竿,下剧滚金弹。
岂惟蛇退舍,飞鸟望崖反。
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
仍逢新烧畬,约略似耕畔。
心知人境近,颦末百忧散。
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腰镵走迎客,再拜复三叹。
谓匪人所蹊,官来定何干?
倘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
意者官事迫,如马就羁绊?
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粲!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山前的峭壁象刀削,山后的悬崖如斧凿。
过去我到达山巅时,就像航海到了彼岸。
哪知我下山岭处时,战战兢兢似履薄冰。
前有人拉带子挽着走,后有人扯衣那管衣服扯破。
猛一跌滑出丈多远,一分一寸缓缓前行。
上攀神态像揪竹竿,下移情形甚于滚弹丸。
岂只蛇见此山退避三舍,飞鸟望崖也只好回飞还。
偶遇平路破忧为喜,仍有千石嶙峋杂乱。
路逢农夫山上刀耕火种,好像那平原人从事农耕。
此时心明白已近人烟地,霎时眉头上愁云都消散。
山间农夫虽只茅房数间,貌丑如鬼体质却如牛健。
他腰别铁铲上前迎客人,一再向我施礼反复慨叹。
“这不是人走的路,你来这究竟有何贵干?
若是为不挨饿来此地,平原上难道吃不上饭?
想必为公事迫不得已,像马套上缰绳有所羁绊?
我对这番话不能作回答,只好付以粲然一笑置之。
注释
1.蛇倒退:山名,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南的一处险峻山岭。
2.向:往时,过去。陇首:山巅。
3.“如海”句:借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家语作比,形容到达山巅后轻松的心情。
4.栗(lì):同“栗”,发抖,哆嗦,常与“战”连用。履冰:如履薄冰,这里形容下山时紧张的心情。战:通“颤”,发抖。
5.缒(zhuì):山难爬,用绳子吊着走叫缒。绽:裂开。
6.健倒:猛然跌倒。辄:就。寻:计量词,古代八尺为一寻。
7.廑(jǐn):通“仅”,不过,才。
8.疑:以为,好似。缘:扒。
9.剧:甚于、更加厉害的意思。金弹(dàn):铁丸。
10.退舍:倒退很远。古时三十里为一舍。
11.反:通“返”,返还,返回。
12.稍:此作“已经”讲,与下句“犹”字相呼应。一径平:一条平坦小路。
13.仍:频繁。畬(shē):畬田,实行“火种”的田。放火烧草,就草灰而下种,叫火种。
14.畔:田界,这里指田地。
15.人境:人烟之地。
16.颦(pín)末:眉头,眉间。颦,皱眉。
17.茆(máo)数把:用几把茅草为屋,极言居室之简陋。茆,同“茅”,茅草。
18.鬼质:言山民形貌丑陋。犊(dú)子健:形容山民行走轻快。犊,小牛。
19.镵(chán):亦名长镵铁头木柄,古时所用的一种挖土工具。
20.匪(fēi):通“非”。所蹊:所能走的路。蹊,小路。
21.定:此作疑问词“究竟”用。
22.饥火:饥饿到极点,犹如腹中有火燃烧。
23.意者:料想,表示猜测。
24.羁绊:约束。
25.粲(càn):笑的样子。
山前的峭壁象刀削,山后的悬崖如斧凿。
过去我到达山巅时,就像航海到了彼岸。
哪知我下山岭处时,战战兢兢似履薄冰。
前有人拉带子挽着走,后有人扯衣那管衣服扯破。
猛一跌滑出丈多远,一分一寸缓缓前行。
上攀神态像揪竹竿,下移情形甚于滚弹丸。
岂只蛇见此山退避三舍,飞鸟望崖也只好回飞还。
偶遇平路破忧为喜,仍有千石嶙峋杂乱。
路逢农夫山上刀耕火种,好像那平原人从事农耕。
此时心明白已近人烟地,霎时眉头上愁云都消散。
山间农夫虽只茅房数间,貌丑如鬼体质却如牛健。
他腰别铁铲上前迎客人,一再向我施礼反复慨叹。
“这不是人走的路,你来这究竟有何贵干?
若是为不挨饿来此地,平原上难道吃不上饭?
想必为公事迫不得已,像马套上缰绳有所羁绊?
我对这番话不能作回答,只好付以粲然一笑置之。
注释
1.蛇倒退:山名,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南的一处险峻山岭。
2.向:往时,过去。陇首:山巅。
3.“如海”句:借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家语作比,形容到达山巅后轻松的心情。
4.栗(lì):同“栗”,发抖,哆嗦,常与“战”连用。履冰:如履薄冰,这里形容下山时紧张的心情。战:通“颤”,发抖。
5.缒(zhuì):山难爬,用绳子吊着走叫缒。绽:裂开。
6.健倒:猛然跌倒。辄:就。寻:计量词,古代八尺为一寻。
7.廑(jǐn):通“仅”,不过,才。
8.疑:以为,好似。缘:扒。
9.剧:甚于、更加厉害的意思。金弹(dàn):铁丸。
10.退舍:倒退很远。古时三十里为一舍。
11.反:通“返”,返还,返回。
12.稍:此作“已经”讲,与下句“犹”字相呼应。一径平:一条平坦小路。
13.仍:频繁。畬(shē):畬田,实行“火种”的田。放火烧草,就草灰而下种,叫火种。
14.畔:田界,这里指田地。
15.人境:人烟之地。
16.颦(pín)末:眉头,眉间。颦,皱眉。
17.茆(máo)数把:用几把茅草为屋,极言居室之简陋。茆,同“茅”,茅草。
18.鬼质:言山民形貌丑陋。犊(dú)子健:形容山民行走轻快。犊,小牛。
19.镵(chán):亦名长镵铁头木柄,古时所用的一种挖土工具。
20.匪(fēi):通“非”。所蹊:所能走的路。蹊,小路。
21.定:此作疑问词“究竟”用。
22.饥火:饥饿到极点,犹如腹中有火燃烧。
23.意者:料想,表示猜测。
24.羁绊:约束。
25.粲(càn):笑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全诗三十二句,一韵到底。前十六句为第一段,写蛇倒退山路的艰险。“山前”二句,以山岭前后都极陡峭,总冒可畏形势;“削”“断”用字镵刻。“向吾”二句,写自山前登上山顶,以浮海登岸形容到达山顶的喜悦心情。这里用误认困难已过作倒跌,是欲伸先缩的写法。“那知”二句写不料从山后下行,更令人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惧,是转入伸展、进行细致描写的开始。“牵前”二句,写下山要前牵后缒,才能避免滑坠的危险。“缒”而至于“衣尽绽”,可见用力辛苦。这是下山的艰难可畏之一。“健倒”二句,写猛一跌倒,就会滑到“寻丈”之远;慢步徐行,只觉进如“分寸”。这是下山的艰难可畏之二。“上疑”二句,爬竹竿比上登之难,滚金弹比下滑之快,“剧”字以“更甚”加倍强调。“岂惟蛇退舍,飞鸟望崖反。”一舍三十里,强调退避之远。前一句点蛇扣题,后一句用鸟飞且难加倍强调。这四句通过比喻、陪衬手法,进一步描写在蛇倒退这一山岭上下的艰难可畏,突出了它的险峻形象。“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说遇到一段较平坦的途径,仍有乱石阻碍。两句是结束语,又作了延伸的描写,自为转折,笔势不平。这一段语言朴素,描写具体生动,且句句作对,“向吾”四句成一扇对,其余为两句对。对偶工整而又自然,几乎使人觉察不出。扇对的“彼岸”运用佛经的词语,“履冰”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小宛》,斤两相称。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范成大诗歌艺术技巧的高度纯熟。
后十六句为第二段,写和山下居民对答的情况。“仍逢”二句,说碰到一些新烧过的畬田,比起平原的,只能算是“约略”像耕地的样子,表示山田的不平和贫瘠。但道路情况已变,是另起一层。“心知”二句,说看到山田,知道接近居民住地,眉尖的忧愁消散,表示心情转变,又起一层。这两层是上下段转接的过渡。“山民”四句,写碰到居民。自此以下,是本段的中心内容。“茅数把”,居住简陋的小茅屋。“鬼质”,形容居民瘦怪模样,“犊子健”,形容他们动作轻捷。他们腰带挖土铁镜,碰着作者一行人,一面以礼相迎,一面为之叹息。四句中写屋写人,并引出下文的问答,简洁逼肖。以下六句,居民问话:“这山路不是一般人所能走的,你们当官的干吗来到这里?如果是因为生活驱使,难道平原上就没饭好吃?可能是受公事迫促,不得不行,像马匹受人束缚那样吧?”话虽简单,但道理却说得委曲详尽;看似单纯无知,实则切中要害。这中间当有诗人平日的积思萦想补充其中,借对方的问话,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话问得这样的直率、真切,但牵涉的问题是很复杂的,故结尾两句,作者自表不能作答,只好付之一笑。问是作者设问,答是作者故作不答。处境和衷曲的难言之处,尽在“一笑”之中,故结语表情见意,出以含蓄。
前段精细写景,后半生动抒情,都在朴素语句中见工巧。黄庭坚、陆游入蜀道中,写峡路山林,都没有留下像范成大这样刻画细致的诗篇,故该诗这类山水诗实有开创特色。这种诗的功力,深得杜甫的秦州、同谷、入蜀一系列纪行五古的妙谛。
后十六句为第二段,写和山下居民对答的情况。“仍逢”二句,说碰到一些新烧过的畬田,比起平原的,只能算是“约略”像耕地的样子,表示山田的不平和贫瘠。但道路情况已变,是另起一层。“心知”二句,说看到山田,知道接近居民住地,眉尖的忧愁消散,表示心情转变,又起一层。这两层是上下段转接的过渡。“山民”四句,写碰到居民。自此以下,是本段的中心内容。“茅数把”,居住简陋的小茅屋。“鬼质”,形容居民瘦怪模样,“犊子健”,形容他们动作轻捷。他们腰带挖土铁镜,碰着作者一行人,一面以礼相迎,一面为之叹息。四句中写屋写人,并引出下文的问答,简洁逼肖。以下六句,居民问话:“这山路不是一般人所能走的,你们当官的干吗来到这里?如果是因为生活驱使,难道平原上就没饭好吃?可能是受公事迫促,不得不行,像马匹受人束缚那样吧?”话虽简单,但道理却说得委曲详尽;看似单纯无知,实则切中要害。这中间当有诗人平日的积思萦想补充其中,借对方的问话,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话问得这样的直率、真切,但牵涉的问题是很复杂的,故结尾两句,作者自表不能作答,只好付之一笑。问是作者设问,答是作者故作不答。处境和衷曲的难言之处,尽在“一笑”之中,故结语表情见意,出以含蓄。
前段精细写景,后半生动抒情,都在朴素语句中见工巧。黄庭坚、陆游入蜀道中,写峡路山林,都没有留下像范成大这样刻画细致的诗篇,故该诗这类山水诗实有开创特色。这种诗的功力,深得杜甫的秦州、同谷、入蜀一系列纪行五古的妙谛。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
- 2
-
四时田园杂兴·其六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 2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二
雨後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 17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一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 74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 3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九
汗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 1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八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 5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七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 14
-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 3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 6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