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所有的山坡都种上了麦子,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水稻。
牛的颈部被磨破成疮,露出骨头,仍大声呵斥它连夜耕地。
用尽全力耕田种地,只想要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
门前是谁在急促的敲门呀?是县吏一声声催促着把租税交。
我被抓进那县府衙门,倍受刑杖拷打之苦。
普天之下有谁不惧怕死亡呢?心中估量我怕是性命难保。
放还家中想向家人详细说出,又怕伤害父母之情。
唉!如果老人们能吃饱,妻子儿女的生命也只好视作鸿毛。
注释
秔(jīng):同“粳(jīng)”,稻谷的一种,种于水田。
牛领:牛的颈部。疮(chuāng):伤口。
叱(chì)叱:大声呵斥耕牛声。
事:从事。本业:指农业。
剥(bō)啄(zhuó):敲门声。
县庭:县衙门大院。
穷:尽。这里指倍受……之苦。笞(chī)搒(péng):用刑杖拷打。
惮(dàn):惧怕。
自计:自忖,自己估量。
具说:全部详细说出。
倘(tǎng):如果。
所有的山坡都种上了麦子,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水稻。
牛的颈部被磨破成疮,露出骨头,仍大声呵斥它连夜耕地。
用尽全力耕田种地,只想要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
门前是谁在急促的敲门呀?是县吏一声声催促着把租税交。
我被抓进那县府衙门,倍受刑杖拷打之苦。
普天之下有谁不惧怕死亡呢?心中估量我怕是性命难保。
放还家中想向家人详细说出,又怕伤害父母之情。
唉!如果老人们能吃饱,妻子儿女的生命也只好视作鸿毛。
注释
秔(jīng):同“粳(jīng)”,稻谷的一种,种于水田。
牛领:牛的颈部。疮(chuāng):伤口。
叱(chì)叱:大声呵斥耕牛声。
事:从事。本业:指农业。
剥(bō)啄(zhuó):敲门声。
县庭:县衙门大院。
穷:尽。这里指倍受……之苦。笞(chī)搒(péng):用刑杖拷打。
惮(dàn):惧怕。
自计:自忖,自己估量。
具说:全部详细说出。
倘(tǎng):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该诗作于公元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暮春时节,当时陆游已71岁,在山阴三山别业。作者在农村生活多年,又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民疾苦怀有深刻同情。于是作者便借农民口吻,创作了该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本诗以白描手法,站在一位农民的角度,反映他如何日夜劳动,向往过太平日子,但又受到官府滥征暴敛,以致无以维生的血泪遭遇。本诗一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出农民辛勤劳作、心盼安慰的生活要求。农民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地耕种庄稼。犁牛颈背被日夜轭住,以致磨烂成疮,露出骨头。马、牛等家畜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农家视为至宝而百般爱护,何以伤害至此,联系“妻子鸿毛轻”句可知,父子、夫妇尚且不能相保,更何况是牲畜于此可见生存之艰难。前四句从空间(“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时间(“叱叱犹夜耕”)两个角度说明靠耕地为生的农民的生存之艰难。“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这两句说出农民的心愿。这里的“太平”,显然不是古代“三世”中的“太平盛世”,当取其平安、安稳之意。古代社会里,口腹之需有时尚难以满足,更何敢奢望太平盛世。
中间六句为第二部分,写出农民在县衙遭受严刑拷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爱民如子”的道德伦理荡然无存。作者陆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他对农民的艰辛不可能有深入的体会与认识,但是如果能睁开眼睛看现实,看着农民被捆绑着投进官衙、听着他们夜半三更传来的哀求哭嚎声,也就能冲破阶级局限,发出内心的声音。
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出农民心中的巨大悲愤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该诗时,作者陆游已经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七十一岁老人,儒家“为生民立命”的民间情怀和诗人“不平则鸣”的使命感,使其突破阶级局限,记录了“农家之口义”,也是对现实政治无奈的“一声叹息”。
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出农民辛勤劳作、心盼安慰的生活要求。农民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地耕种庄稼。犁牛颈背被日夜轭住,以致磨烂成疮,露出骨头。马、牛等家畜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农家视为至宝而百般爱护,何以伤害至此,联系“妻子鸿毛轻”句可知,父子、夫妇尚且不能相保,更何况是牲畜于此可见生存之艰难。前四句从空间(“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时间(“叱叱犹夜耕”)两个角度说明靠耕地为生的农民的生存之艰难。“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这两句说出农民的心愿。这里的“太平”,显然不是古代“三世”中的“太平盛世”,当取其平安、安稳之意。古代社会里,口腹之需有时尚难以满足,更何敢奢望太平盛世。
中间六句为第二部分,写出农民在县衙遭受严刑拷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爱民如子”的道德伦理荡然无存。作者陆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他对农民的艰辛不可能有深入的体会与认识,但是如果能睁开眼睛看现实,看着农民被捆绑着投进官衙、听着他们夜半三更传来的哀求哭嚎声,也就能冲破阶级局限,发出内心的声音。
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出农民心中的巨大悲愤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该诗时,作者陆游已经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七十一岁老人,儒家“为生民立命”的民间情怀和诗人“不平则鸣”的使命感,使其突破阶级局限,记录了“农家之口义”,也是对现实政治无奈的“一声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农家叹
两月春霖三日晴,冬寒初暖稍秧青。春工只要花迟著,愁损农家管得星。...
- 4
-
示儿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 6
-
示儿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 ...
- 4
-
示儿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 2
-
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 6
-
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 ...
- 16
-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 6
-
书愤三首·其二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 19
-
书愤三首·其三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 370
-
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 ...
- 9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