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几年陕川生涯匆匆过了,顺流向东我的兴致特好。
穿过急流滚滚的黄牛峡谷,乘着酒兴来游览白鹭洲。
远眺瓜步山雨云黯黯,回看石头城落叶萧萧。
心中无限忧时意,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
注释
赏心亭:故址在建康(南京)西秦淮河边。
蜀栈(shǔ zhàn):蜀中的栈道。一名阁道, 三国蜀汉时所建,故称。
秦关:指秦地关塞。
黄牛峡:在湖北宜昌,此峡水流湍急。
白鹭(lù)洲:在今南京西南江中。
黯黯(àn):黑暗沉沉。
瓜步: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六合境内,与南京隔江相望。
石城: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指南京。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几年陕川生涯匆匆过了,顺流向东我的兴致特好。
穿过急流滚滚的黄牛峡谷,乘着酒兴来游览白鹭洲。
远眺瓜步山雨云黯黯,回看石头城落叶萧萧。
心中无限忧时意,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
注释
赏心亭:故址在建康(南京)西秦淮河边。
蜀栈(shǔ zhàn):蜀中的栈道。一名阁道, 三国蜀汉时所建,故称。
秦关:指秦地关塞。
黄牛峡:在湖北宜昌,此峡水流湍急。
白鹭(lù)洲:在今南京西南江中。
黯黯(àn):黑暗沉沉。
瓜步: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六合境内,与南京隔江相望。
石城: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指南京。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全诗的感情脉络,前半由一“兴”字点出,后半为一“忧”字包孕。“兴”乃因一线希望而引起——赴阙召对,将面陈恢复大计,或蒙采用,则宿愿得偿。“忧”,则是希望渺茫的表现——面对现实,他深知孝宗的软弱,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首句“蜀栈秦关岁月遒”,恰与《泊公安县》诗中的“秦关蜀道何辽哉”呼应,一说空间之远,一说时间之长。一写“蜀道”,突出“难”,一写“蜀栈”,突出“险”。“何辽哉”,以感叹语气状其偏远。“岁月遒”,则以兴奋语气言其东还。朱彝尊等人曾批评陆游诗的复句多,实际上如这两句,貌似“复句”,但各有意趣,故不能仅以形式的重复轻下断语。诗人被外放四川、陕南,一去八年,备尝艰辛,度过了不平常的岁月。“岁月道”之“道”本作强劲解,这句是指在南郑的一段戎马生活,故用“岁月遒”来形容,犹“岁月峥嵘”之意。回忆起来,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之情,伏下句之“乘兴”。但“乘兴东游”之“兴”,却不是从“游”中来,而是从“东”中来的。诗人东行的目的是奉诏见孝宗,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这也是兴奋的重要原因。至于“游”,不过是乘着兴致高和顺路之便,沿途观赏罢了。于是,“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一个“稳”,一个“醉”,呈现出诗人经险如夷,平安归来的心境。“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长江流经此峡,水势湍急,而作者全家乘舟安然渡过,故着“稳下”二字表其幸运,上承“乘兴”,下启“半醉”。陆游既然要“乘兴东游”,此景岂能不观。于是,酒酣气张,登亭遥望,想一抒怀抱。
然而,映入诗人眼帘的,却是“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瓜步”“石城”这两处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宋,曾至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辛弃疾《永遇乐》词中所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即指此。此地此景,不由使诗人忧从中来。回想十五年前,自己曾向朝廷提出迁都建康的建议,被置之不理。这次赴阙,固将再陈迁都之策,但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这便是“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两句的意蕴。
建都建康,是主战派的一贯主张。他们认为从建康渡江,通过皖北,可以随时收复东京,这正是由“忧时”而求“光复”的一项重大决策。而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一为避金人的猜忌,二则当金兵南攻时,可以更方便地逃命,必要时还可以出海。故建都问题是和战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在已经建都临安之后,陆游还念念不忘迁都建康,正是他“忧时”的表现。
然而,映入诗人眼帘的,却是“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瓜步”“石城”这两处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宋,曾至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辛弃疾《永遇乐》词中所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即指此。此地此景,不由使诗人忧从中来。回想十五年前,自己曾向朝廷提出迁都建康的建议,被置之不理。这次赴阙,固将再陈迁都之策,但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这便是“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两句的意蕴。
建都建康,是主战派的一贯主张。他们认为从建康渡江,通过皖北,可以随时收复东京,这正是由“忧时”而求“光复”的一项重大决策。而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一为避金人的猜忌,二则当金兵南攻时,可以更方便地逃命,必要时还可以出海。故建都问题是和战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在已经建都临安之后,陆游还念念不忘迁都建康,正是他“忧时”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二月,他离开成都,沿长江东下,于秋天路过建康。这首诗就是他登赏心亭眺望四周景色,回首生活历程,忧国感怀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登赏心亭》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运用对比,有抑扬顿挫之致,全篇层次清晰,内容浑然一体。这首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安排十分清楚:前四句自述“乘兴东游”,离开三峡来到金陵观景;后四句铺写金陵之景,就此达“孤臣”的“忧时意”。读陆游这首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登亭是在陆游前四年,他在赏心亭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因此,“英雄泪”夺眶而出。陆诗的“忧时意”正是辛词的“登临意”。二人心心相印,千载以下,仍令人感叹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示儿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 6
-
示儿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 ...
- 4
-
示儿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 2
-
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 6
-
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 ...
- 16
-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 6
-
书愤三首·其二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 19
-
书愤三首·其三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 370
-
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 ...
- 9
-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5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