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经过东关市,晚上住宿在曹娥江。
草垫床上难入睡,忽然听到西部的哭泣声。
敲门问村老,说是煮盐的亭户民。
大儿去砍柴,被老虎咬食。
小儿去起土修盐场,冲犯了邪恶鬼神而死去。
征盐的赋税天天增加,官吏们天天地残酷剥削。
官吏不断增加赋税不是为国家,而是只尽力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官府的赋税供给尽了,盐的赋税总是交不足。
前夜总催官来催骂,昨日场胥官来督促。
今天分运官又来,鞭打更残毒。
灶下没有一尺草,瓮中没有一粒粟。
早晚不能度,长久地活在世上有什么好处。
夜深已没有说话声,只有面对古树的哭泣声。
天明风开门,只见尸体挂在荒屋里。
注释
①亭户:指海边以煮盐为职业的盐民家庭。因煮盐的地方称亭场,故有此名。
②东关:东关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运河旁。
③曹娥:曹娥江,在浙江境内,江水至嵊县合流,经绍兴曹娥庙前,故名。
④盐亭族:煮盐的亭户家人。
⑤起土:指起土修筑盐场。
⑥冲恶(è):冲犯闪神恶煞。入鬼篆:指死亡。鬼篆(zhuàn):即鬼录,死者名册。
⑦课额:指规定亭户上交食盐的定额。
⑧干:干求。
⑨田关:指官府的赋税。
⑩鹾(cuó)数:即“课额”。鹾:盐的别钇。
⑪总催:盐务官吏名称。
⑫场胥(xū):盐务官吏名称。
⑬分运:盐务官支名称。
⑭久世:长久地活在世上。
⑮夜永:夜深。
⑯幽咽:低声悲痛的哭泣。
从“敲门问野老”到“久世亦何福”,是全诗的第二部分、也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刻意勾画的地方,而这些,诗人是通过一个老农民回答诗人所问来表现的。盐亭族,就是亭户,是专门以晒盐为业的人家,他们每年必须向朝廷交纳一定数量的盐。由于盐是生活所必须,所以一直被各朝代所重视,专门制有盐法,对采晒、运输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从而营利,正如《元史·食货志》所说:“国之所资,其利最广者莫如盐。”正因如此,对盐户的盘剥也就越重。这家盐工本有二个儿子:大儿子上山砍柴、被老虎吃掉了;二儿子去挖土,也受恶浊之气的冲激,也死掉了。主要的劳动力都没有了,但要交纳的盐不但没有减少,却一天天增长。这里所写,正是当时的真实情况,据《元史》记载,两浙一带盐场所应完成的定额,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每年是九万二千一百四十八引(每引四百斤),到了元延祐六年(1319年),每年则是五十万引,增长四倍之多,无怪盐工们无力负袒。
“前夜总催骂”以下四句,极力刻划了总催、场胥、分运三个官吏的形象,而且层层深入,官职越大,就越凶狠,残暴。如果说前面“惟务私所欲”是写官吏们的腐朽性,这里则是写他们的残酷性,从不同侧面揭露统治阶级官吏的本质。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诗人自然还不能从整个封建制度上认识那个阶级的腐朽性,但作为一个“平生伊吕志,耕钓岂无为”的志士,和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诗人,他对那个腐败的官吏阶层憎恨已极。他在另一首《虾蟆山》诗中,认为正是他们“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余年耗中国”,从内心深处作了彻底的否定。
一方面是无尺草、无粒米的事实,一方面是贪官的毒打、逼税,两相对比,这里的控诉可谓声声血泪,令人不忍卒读。“旦夕不可度,久世亦何福”,不但表现了野老的悲叹和担心,也为盐户之死作了伏笔,使后面的行文更加自然。
“夜永声语冷,幽咽问古木”是写诗人听完野老叙述后的感觉,这里没有写诗人如何愤怒、伤感,但一个“冷”字,却含蓄表现了诗人的感情,暗示了诗人对整个社会的失望;对盐户命运的关心,这鬼魅世界一样黑暗的夜晚和凄凉的环境,已使诗人朦胧地感到等待盐工的必将是可怕的命运。此二句以景写情,正所谓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屠”是最后一段,写第二天早上诗人所见:风吹开了破门,只见盐工的尸体挂在荒屋之中,早已僵硬,令人惨不忍睹。盐工之死,完全是官吏逼迫的结果,苛政猛于虎,官吏恶胜鬼,盐工的悲剧为此作了注脚。全诗至此,嗄然而止,把焦点和锋芒全部集中在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和揭露上面,而且由于死这一事实,使得此诗比《石壕吏》更有悲剧性。
全诗以平实凝炼的语句,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成功地写出了现实中的悲剧。此诗模仿杜甫《石壕吏》,风格沉郁顿挫、悲凉感人。
-
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 1
-
陌上桑
《陌上桑》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详细的描述了元代的暴政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及广大农民遭受残酷剥削、压迫,苦难不堪的惨况;当时农民因缴不出官布,蚕姑被捉被关,田夫为此奔走又受鞭笞,从而造成桑老田荒,将来应缴的米粮丝税将难以应付,他们思前想后,只有相对流泪而已。...
- 6
-
猛虎行
去年江北多飞蝥,今年江南多猛虎。白日咆哮作队行,人家不敢开门户。长林大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老乌衔肠上枯树,仰天乌乌为谁诉。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折贩肘无全民,我欲具陈难具陈。纵使移家向廛市,破獍猰貐喧成群。...
- 1
-
墨萱图二首·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 2
-
独坐
独坐高楼暮,凄凉何所闻?乱山流冻雨,荒树接孤云。关陕鸦成阵,幽并马不群。故人消息断,凋弊闵期文。...
- 0
-
劲草行
该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与人相同之处就是就是诗歌感情所在,该诗以劲草比喻“汉家不降士”,草之刚韧不屈与人之坚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对应,句句写草,但又处处喻人,在凄凉冷落的景象中歌颂了汉家将士的威武气节,咏物与咏人合而为一,是对当时混乱现实的生动写照。...
- 3
-
素梅·五十四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一声箫管归何处?人在琼楼玉宇中。...
- 237
-
读五柳先生传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 2
-
楚汉两城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 2
-
归家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太平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 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