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企喻歌·其一

佚名 〔宋代〕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纠错
赏析
纠错
此诗只四句,前半直写胸怀大志,开门见山,真率逼人;后半辅以比喻,既借以烘托氛围,又借以深化主题。首句“男儿欲作健”,说作为一个男子汉,平生最大的追求就是从军征战,驰骋疆场,表现出超人的勇力,从而建功立业。这位无名氏作者的口气十分坚定,不容人有半点怀疑,确实反映出当时北方男儿敢于冲坚履险的大无畏气概。次句“结伴不须多”,意思是说真勇士要有孤军作战的能力,即使自己身旁伴侣无多,也要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三、四两句拈出鹞、雀作比喻,进一步点醒题旨。鹞子似鹰而小,扑食雀类,迅捷而凶猛。这里说“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两向波”是说如劈波斩浪般两向分飞逃避,极言鹞子来势汹汹,而群雀仓皇分飞,避之唯恐不及。此处的鹞子即是男儿的崇拜的对象,或者说就是男儿理想的化身,他希望自己能像鹞子入雀阵一样所向披靡。这个比喻使作者歌颂的尚武精神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形象,使“欲作健”的理想渗透了上阵破敌的意味,不再流于好勇斗狠的泛泛空论。读三、四两句,当我们惊叹鹞击群雀的动人图景时,浑然不觉已进入了作者精心构筑的尚武氛围,由不得要为健儿击节拊掌,这时我们真的要佩服作者大巧若拙的创作手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您可能感兴趣...
  • 企喻歌·其四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1
  •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

    160
  • 王恕廉介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254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27
  • 清江引·讥士人

    《清江引·讥士人》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针对元代的文人做官丑态的描写,刻画了白吃饭的“米虫”式的士人的庸俗、道貌岸然和狐假虎威的讨厌相,表现出作者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全曲语言幽默,意境深远。...

    396
  • 祝融取火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山海经》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 ...

    991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

    32
  •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 ...

    4
  •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10
  •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