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田家

梅尧臣 〔宋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曾在南山下种豆,却被风雨打落。
辛苦一场,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秆,用什么充饥呢!
注释
1.南山:虚拟地名。
2.碎:细。
3.荚:豆角。
4.空:只。
5.萁(qí):豆秸,豆秆子。
6.釜(fǔ):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作于宋景祐三年(1036),梅尧臣时任建德(今属浙江)知县。在任职期间诗人常深入民间,见诸多惨状,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痛悲愁,故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前两句写农民在南山种豆,风雨打碎了豆角。“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诗人选取“种豆”的一个情景,从而说明农民的困苦。诗中没有写农民如何精心照管种下的庄稼。但从快要收割时,一场大暴风雨把成熟的豆子全部打坏了的描写中,可以肯定,农民起早摸黑,浇水施肥,锄草松土,终于使豆子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风雨,把豆子冲烂。这两句诗人把农民的悲惨情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后两句写农民收回一束豆茎后,可锅里无物可煎。“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辛勤劳动的果实被自然灾害毁坏,农民们毫无办法,只能收回一束豆杆,不能当饭吃,只能当柴烧,则又要忍饥挨饿。
全诗紧凑自然,先写种豆,再写受灾,颗粒无收,最后写无饭可吃,悲惨之极。诗人用同情的口吻写出全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
您可能感兴趣...
  • 田家

    未塞谊人夺,何言讼赋收。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知君坐公府,他日富民侯。...

    2
  • 田家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12
  • 田家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4
  • 田家

    啾啾雀满树,霭霭东坡雨。田家夜无食,水中摘禾黍。...

    0
  • 田家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5
  • 田家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2
  •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8
  • 田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6
  • 咏怀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1
  • 咏怀

    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此能而兼彼,自劳由不量。寄言世上人,欣欣蹈其常。...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