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淮雨

梅尧臣 〔宋代〕
两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
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骤雨射入淮河,如万箭破空,霎时鸣响。水珠飞溅,水泡四泛,鱼儿惊恐万状。
船从远方驰来,布帆来不及收拢。忽然,湿淋淋的船帆照耀着半幅斜阳,那是乌云裂开,云缝中透下的光亮。
注释
1.鸣万镞(zú):指如万镞发声。镞,箭头。
2.沤(ōu):水泡。鱼乱目:雨点似珠、又象鱼目,使鱼眼花缭乱。
3.生半幅:因为是湿帆,又是斜阳照射,所以产生了只见到半幅船帆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一场雨,一片云,一尾鱼,一叶舟,一条小溪,一山宁静,均可入诗,只要诗人怀抱诗心,慧眼有情呈现在他笔下的风光景物就一定具有诗情画意。梅尧臣的《淮雨》,尤其给人这样的体会。诗歌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不刻意去托物言志,生发议论,只是如实描写天地风光,用心用情,融入风光,融入诗歌,让读者在领略奇美风光的同时,更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倾心。
诗的前两句说,骤雨落入淮河,如万箭破空,霎时鸣响,河面水珠飞溅,水泡泛漫,鱼儿惊恐万状。天地风雨,声势骇人。首句言雨打江淮,天地留声,是宏观勾勒,总体鸟瞰。暴雨如注,万箭齐发,恢宏壮观,惊心动魄。次句描述水珠迸溅,游鱼逃窜,是微观着眼,精描细绘。有形有状,有声有势,动感十足,场面逼真。生活中,人们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体会过这种气势。但是,生活入诗,稍加提炼,诗人赋予了景物特定的声势情态,又是一番韵味。欣赏雨脚如麻,万水齐鸣的壮观,欣赏游鱼逃窜,惊恐不安的仓皇,欣赏水花四溅,天地空蒙的朦胧,这份欣赏后面是诗心,是诗人调动身心,专注自然的痴迷,是诗人处变不惊,静观风雨的淡定,是诗人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诗意。诗人笔下的风景,从来不是纯自然的写真,总是或多或少地渗透了主观情思和意韵。这也许就是诗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所在吧。普通人只经历生活,不提炼,不品味,诗人则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提炼,努力发现生活和自然的神韵、滋味,并把它们传达给读者,收到扣人心弦,引人共鸣的效果。
暴雨过后必是平静,风云散后必有阳光,诗的后两句描写的正是这种场景。小船从远方驰来,来不及收拢帆布。忽然,湿淋淋的船帆上照耀着半幅斜阳,原来那是乌云裂开,云缝中透下来的缕缕光亮。宽阔平静的江面上,远远漂来一只帆船,带着雨意,捎来清新。画面极美,极富动感。实际上是一道由远而近,渐次清晰的流动风景。阳光透过云层,映照船帆,闪闪发亮,这是风景中的亮色,与暗淡的云层,清绿的江水形成一种反差,惹人注目,亮人心怀。半幅阳光灿烂天地,也灿烂诗人心空。看得出来,诗人对风景亮色的观察和描写极为用力、用神。“斜阳”暗示日落西山,余晖晚照,斜晖脉脉,绿水悠悠,古典韵味很浓。“漏”字写云未散去,遮蔽夕阳的情景,似乎云层浓厚,刻意要阻挡夕阳,然而防不胜防,毕竟还是漏了一道裂缝。“半幅”更是奇妙的感觉,说半幅船帆,这很平常,司空见惯。但说“半幅阳光”就是超常搭配了,斜阳映照船帆,足足照亮了一半,另一半则是阴阴沉沉,半明半暗,若远若近。“半”字亦不可换成“全”或“一”这类字眼,一者见出诗人观察细致,目力过人;二者可见风光奇美如幻,引人入胜,当然也折射出诗人对风景的倾心和迷恋。
诗人总是热爱风景的,不管是满天风雨,还是半幅残阳,不管是浪花朵朵,还是帆船隐隐,不管是骤雨倾盆,还是风和日丽,一切的风景,一切的变幻,都可以进入诗人的天空,感动诗人的心灵。一场淮雨浇湿了天地,一轮夕阳照亮了心空。品读这首诗,将会体会到了诗人的一片深情,一片真心,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诗约作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时作者由汴京返回宣城,路过淮河,碰上大雨,遂写下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淮雨》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雨景,首句写空中之雨像成千上万支利箭从空中射下,天地之间发出嗖嗖的音响;第二句是写水上之雨,写急雨溅落在水面上象一颗颗珍珠蹦起,也像一个个水泡相嵌在水面上,溅起了一阵阵水花,留下了一只只水眼;等三、四两句则是通过“湿帆”、“云漏斜阳”来暗写雨落和雨收之急。全诗细部描写清晰细密,背景阔大深远,一个“雨”字又贯穿其中,把天空、淮水、归帆、水族融为一个整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诗不仅是首出色的风景诗,也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展开阅读全文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
您可能感兴趣...
  • 咏怀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1
  • 咏怀

    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此能而兼彼,自劳由不量。寄言世上人,欣欣蹈其常。...

    2
  • 咏怀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苟合而异向,世道当何如。...

    1
  • 古意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2
  • 咏怀

    风驱暴雨来,雷声出云背。若决千仞溪,追奔下天铠。堂堂亚夫军,吴楚不足碎。旱气沃原田,烦蒸洗闤闤。深料生注射,聚沬犹壅碍。青葱草树鲜,断殁虹霓在。向晚留霁晖,天容染新黛。...

    0
  • 咏怀

    自余居田野,未免病与贫。常把神农书,每以药物亲。处方犹持法,义比君使臣。但恨无余资,岂及疗我邻。笔头不中书,聊可备急人。昨日除吏来,吾邦为长民。欲溺复燃灰,败笔前已陈。...

    1
  • 小村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2
  • 猛虎行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5
  • 田家

    《田家》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农民辛勤一年耕作最后却被风雨侵蚀,后两句写农民收割时只有豆杆,颗粒无收,无物充饥。全诗采用叙事的方式,有条有理、通俗自然的表现出当时农民生活的悲惨状况,表达了诗人劳心民力、民生的拳拳爱国之情。...

    1
  • 田家语

      这首诗前原有一篇序,说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下诏百姓三丁抽一,编成队伍,称弓箭手,用以备战。各路主管官员,为迎合上旨,征集得十分紧迫,层层下压,百姓中连老人及未成年人也免不了。人民怨声冲天,天因此而久雨不停。梅尧臣于是记录下田家之言编成这首诗,等待有关心人民疾苦的朝臣来询问,也就是要以此诗反映民间疾苦,为民请命。...

    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