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茫茫,大水汪汪,上田荒芜,下田淹光。
中田有禾不长穗,只产鸭雁吃的秕糠。
雨中摘些生湿谷物带回家,主妇春米孩子哭喊饿得慌。
注释
1.行(xíng):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
2.汩(gǔ)汩:水流动的样子。没:被水淹没。
3.没(mò):淹没。
4.穗(suì):谷类植物聚生在一起的花或实。
5.狼藉:错乱不齐的样子。凫(fú):水鸟名,俗称野鸭。
6.半生:一作“半身”。
7.新妇:泛指已婚的妇女,犹主妇。舂(chōng):把谷类的壳捣掉。炊(chuī):烧饭。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灾情。首句描绘杂草丛生、野水横流的凄惨景象,是总写灾难;接着的中间三句,分上田、下田、中田三个层次,具体写出灾荒的严重程度,绘出一幅使人看了不禁要黯然伤神,甚至潸然泪下的苍凉画面。
末两句为第二部分,写灾后的苦难生活。承第一部分内容写来,田家的生活显然没有着落了,后续平庸的构思可能会叙述人们忍饥挨饿,外出逃荒,也可能写人们在租赋催逼下典桑卖地、卖儿鬻女。此诗没写这些内容,因为这都在读者的预料之中,不叙自明。诗贵含蓄,贵凝炼,贵形象和出新意,而不贵铺叙直陈,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仅用两句话便结束了全诗。诗歌的这最后两句看似平实浅显,其实是高度凝炼,含蕴无穷的。“雨中摘归”说明灾情仍在扩大,雨未停,水一直在涨。”摘归”两字,实为诗眼,既照应了上文的惨象,又让人体会到农民家中断炊,只得到被水淹没的地里去寻找那又生又湿的谷物。“半生湿”说明眼下已经没有口粮,不得不采摘残留的生湿之谷充饥了。“新妇春炊”说明无人可以幸免于难,若还有一分奈何,新媳妇总会受到一些照顾的。“儿夜泣”自然是小儿夜哭。至此处,读者或能听到夜半传来的一声声凄厉的饥啼哭声,从这哭声里,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许多农民面黄肌瘦,憔悴不堪的可怜形象,想到为死亡的阴影笼罩着的恐怖沉寂的乡村。诗篇就这样以极简括的语言和可见可闻的形象启发读者的联想,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效果。
全诗信笔写来,这寥寥数句,看似平铺直叙但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读来让人揪心,并为农民的命运担忧,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困境。
-
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 5
-
游天平山记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 ...
- 963
-
墨翁传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 ...
- 694
-
将进酒
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君不见扬子云,三世执戟徒工文。得失如今两何有,劝君相逢且相寿。试看六印尽垂腰,何似一卮长在手。莫惜黄金醉青春,几人不饮身亦贫。酒中有趣世不识,但好富贵亡其真。便须吐车茵,莫畏丞相嗔。桃花满溪口,笑杀醒游人。丝绳玉缸酿初熟,摇荡春光若波绿。前无御史可尽欢,倒著锦袍舞?鹆。爱妾已去曲池平,此时欲饮焉能倾 ...
- 1
-
清明呈馆中诸公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雨醉京华。...
- 3
-
黄氏延绿轩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 1
-
静者居记
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予记之,久辞而未获。 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 ...
- 397
-
初夏江村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 0
-
青丘子歌
这是一篇诗体自传。多数研究者认为,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或二十年(1360);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辞官归田之后。...
- 1
-
孤雁
《孤雁》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即突出了雁之“孤”,颔联借用大雁传书的典故接前两句诗意,表现孤飞大雁难成行以及内心的恐惧,增加孤雁的不幸,颈联则将上述雁之“孤”,推到了极至,尾联则通过大雁宁愿忍受寒冷夜宿芦苇丛中也不愿与凫鹭为伍,高傲自现,让人同情之余不免又有几分敬意。全诗紧紧抓住一个“孤”字,鲜言“孤......
- 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