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天之苍茫,观骤雨之滂霈。飘风击而云奔,旷万里而一蔽,卒然如百万之卒赴敌骤战兮,车旗崩腾而矢石乱至也。已而余飘既定,盛怒已泄。云逐逐而散归 ,纵横委乎天末。又如战胜之兵,整旗就队,徐驱而回归兮,杳然惟见夫川平而野阔。 夫云霞风月之容,雷雨电雹之变,非巧力所能为,盖人间之绝观。必也登雄楼杰阁之峥嵘,凭高山巨海之空旷,彻除耳目之障蔽,而后能穷极变化之奇状。嗟我居之卑湫兮,束视听于寻丈。顾所欲之莫得兮,徒临风而惆怅。
先生闲居学道,昧旦而兴。家畜一鸡,司晨而鸣。畜之既久,语默有程。意气武毅,被服鲜明。峨峨朱冠,丹颈玄膺。苍距矫攫,秀尾翘腾。奉职有恪,徐步我庭。啄粟饮水,孔肃靡争。山川苍苍,风霰宵凝。黯幽窗之沉沉,恍余梦之初惊。万里一寂,钟鼓无声。闻振衣之腷膊,忽孤奏而泠泠。委更筹之离乱,和城角之凄清。应云外之鸣鸿,吊山巅之落星。歌三终而复寂,夜五分而既更。万境皆作,车运马行。先生杖履而出,观大明之东生。
其一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其二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青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其三 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如丝苣甲饤春盘,韭叶金黄雪未干。 旅饭二年无此味,故园千里几时还。 异方时节三巵酒,残岁风烟一惨颜。 曾奉龙旗典邦礼,岁穷祠祀少休闲。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舞 一作:午)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斑 一作:拚)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墙东 一作:东墙)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 莫谓无情即无语,春风传意水传愁。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衰疲久厌五更朝,每愧冥鸿在泬寥。 顾我尘冠彫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 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
雨叶风枝日夜长,东园秾密欲生光。 可怜积雨过初暑,更转馀寒作晓凉。 蚕事已成家媪喜,麦畦初泼老农忙。 綵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
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怕艰危道士矶。 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 风标公子鹭得意,跋扈将军风敛威。 到舍将何作归遗,江山收得一囊诗。
何馨香之芬敷兮,昌绿叶而紫茎。 是其名为菊兮,爰植予之中庭。 性清平而不躁兮,味甘爽而充烹。 当秋露之惨凄兮,舒煌煌之华英。 色正而丽兮,气芬以清。 纯静秀洁兮,族茂群荣。 采食以时兮,天和以宁。 颖轻窍达兮,瞳子清明。 散败流浊兮,风宣滞行。 仙圣所饵兮,屏除臭腥。 久嗜不废兮,将延尔龄。 嗟予生兮,蹇薄烦冥。 忧饥畏寒兮,微禄以生。 终曷归兮,山林是营。 膏粱鼎食兮,方丈纵横。 炙熊之蹯兮,龙醢羊羹。 彼得有命兮,吾奚尔荣。 惟兹佳菊兮,野实以生。 采撷咀食兮,荐俎盈登。 求之孔易兮,世焉莫争。 我有久疾兮,壅塞烦昏。 支节坚痹兮,气阏于元。 惫不能支兮,外壅中乾。 疥癣得志兮,蛲蛔伏蟠。 餐华秋冬兮,食叶春夏。 集新易故兮,尔功是假。 宁康我躯兮,骨节坚良。 产和剔戾兮,其乐洋洋。 反华于玄兮,易瘘以强。 忘生绝俗兮,深潜远藏。 骖驾云雾兮,呼吸太阳。 招友彭咸兮,御风以翔。 吁嗟此菊兮,吾于尔望。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