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1—1547)明浙江兰溪人,字元素。读书学古,不应征召,遍游吴楚名胜。正德时隐于白云源,自号一壶生。嘉靖初徙居金华,晚年归故里,自号寒溪子。...
  •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 (1611—1695)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又有常熟人、娄县人之说,一名乔,字修龄,别号沧尘子。工诗,善学晚唐。有《舒拂集》、《围炉诗话》。亦长史学,与戴笠合纂《怀陵流寇始终录》,为记载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著作。又工武技,曾从名师石敬岩、项元池等习技,精研各家刀法、枪法,有《手臂录》。...
  •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 (?—1402)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1457—1505)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栗夫,号半江。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通究律例,讼至立解。出为浙江按察司副使,掌学政。官至广东按察使。为文雄浑秀整,行草亦清润。有《半江集》。...
  • 陆应旸(约1572—约1658),字伯生,松江青浦人。少补县学生,已而被斥,绝意仕进。因诗宗大历,王世贞常誉之,应旸不往,时论益以为高。其作诗喜用鸿雁字,人常呼之陆鸿雁。卒年八十六。尚有著作《笏溪草堂集》,另编著《太平山房诗选》、《唐诗选》。光绪本《青浦县志·人物三·文苑》有应旸传。...
  • 浙江钱塘人,字子艺,田汝成子。以贡生为徽州训导,罢归。作诗有才调,博学能文。为人高旷磊落,性放旷不羁,好酒任侠,善为南曲小令。至老愈豪放,斗酒百篇,人疑为谪仙。有《大明同文集》、《留青日札》、《煮泉小品》、《老子指玄》及《田子艺集》。...
  •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赵国璧(1542-1591),字伯完(伯:因春秋五伯会盟于村庄附近的葵邱,完:完璧归赵之意)、子完,号全石,绰号“赵拐撇”,直隶大名府东明县古葵邱东赵庄人(现今属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赵庄村),明代著名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明万历十年(1582)二月,例升为河南右参政(从三品),六月权臣张居正病逝后各路言官弹劾张居正,后被抄家。九月,赵国璧便以病为由而辞官回籍。万历十二年(1584)十月,赵国璧因受石星、穆文熙的影响也被重新启用,调任吏部,封中宪大夫(正四品)。因身体确有隐疾(拐撇),几年后就再次辞官归田,不再仕出。...
  • 苏州府昆山人,字为已,号重斋。博学能文,工书,自负甚高。天顺中官中书舍人。有《重斋稿》。...
  • 吴应箕(1594年—1645年),字风之,更字次尾,贵池(今属安徽)人。天启三年(1623年),针对世事作讽刺文《卖榴说》。天启六年(1626年),为歌颂彦佩韦等五人死义事,作诗《苏州行》。崇祯六年(1633年),与方以智、杨文聪等在南京举国门广业社。崇祯十一年(1638年),阮大铖以附玛削籍居南京,图谋再起,与复社诸生为《留都防乱公揭》声之。崇祯十二年(1639年),闻北方官兵恣掠民间情事,马上作《无鸡行》加以抨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为慰问和鼓励狱中朋友周镳,作诗《大风行》。著有《楼山堂集》、《东林始末》等。...
  • 孙良器(生卒年不详),宇贡甫,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仕履不详。钱谦益《列朝诗集》引王寅语:“贡甫诗,才清思畅,早年游吴兴即有名缙绅间。”有《九野稿》,未见传本。...
  • 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学者又称之曰“栎下先生”。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举进士,官御史;明亡后南奔归福王。清兵下江南,周亮工降清,官至福建左布政使、户部右侍郎;后被劾入狱,旋得释放,起用为江安粮道;又因事拟判绞刑,遇赦获免,不久病死。周亮工工古文词,为诗崇杜甫,论诗主性情、反格调。诗构思巧妙,有新意。有《赖古堂集》、《书影》等著作。...
  • 陆可教(1547年—1598年),字敬承,号葵日,兰溪后陆村人。万历五年(1577年)登进士。以编修掌诰敕,廉洁不受馈赠。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以亮节称。父丧,以毁卒。有《葵日集》。...
  • 张简(生卒年不详),字仲简,号白羊山樵,吴(今江苏苏州)人。初师张伯雨,为道士,隐居鸿山。元末兵乱,因母老归养,遂还巾服。明洪武二年(1369),召修《元史》。其为诗温丽清深,风格近韦应物、柳宗元。《列朝诗集小传》引顾忡瑛云:“简于诗,淡雅有陶韦风,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著有《云丘道人集》。...
  •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邢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
  • 朱一是(生卒年不详),字近修,海宁(今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素怀经济天下之志,尝远赴京城,欲上书言国事,但国事已危,无可挽回。明亡,拒绝降清,流亡海上。后归乡里,莳桑种竹,披缁衣授徒,主持当地文社。著有《为可堂集》,词集《梅里词》,有清初清远堂刊本。存词一百七十一首。...
  •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 兰陵笑笑生,是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又名《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所用的笔名。此人真实身份已成为历史谜团。《金瓶梅》廿公跋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他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
  • (1584—1630)明广东东莞人,一说广西藤县人,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初擢兵部职方司主事。超擢佥事,监关外军,筑宁远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启六年,击退后金努尔哈赤进攻,升辽东巡抚。次年,击退皇太极进攻,时称“宁锦大捷”。以不为魏忠贤所喜,乞休归。崇祯元年召还,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二年,后金兵入关,威胁北京,崇焕千里赴援。崇祯帝中反间计并听信谗言,以谋叛罪下崇焕狱,磔死。有《袁督师遗集》。...
  •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荩之。尝取前人问答隽语,上起汉魏,下逮明人,分类编辑,仿《世说新语》,名《舌华录》。...
  • 张明弼(1584年—1653年),字公亮,明代金坛(今属江苏)人。早年师从曹大章,古文诗赋名重一时。与冒襄等五人义结金兰,为复社重要成员。天启六年(1626年),因作《獝狂国记》,隐指魏忠贤,几乎获祸。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曾任杨山(今广东阳山)、揭阳县令,政绩卓著。秩满被谗,谪为浙江按察司照磨。群议不平,始调台州推官。后擢户部陕西司主事,愤马士英、阮大铖当国,坚辞不赴。著有《兔角诠》《萤芝集》等。...
  • (?—1402)明浙江黄岩人,字元彩,号静学。洪武中与方孝孺等并征,辞归。二十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擢汉阳知县。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方孝孺欲行井田,叔英寄书谓古制不可行于今。燕王兵至,奉命募兵,行至广德。知大势已去,书绝命词,自经于玄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