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号千岁,时有遗余龟者,数日而死,肌肉消尽,唯甲存焉,余感而赋之曰: 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 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冈。 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乡。 顺仁风以消息,应圣时而后翔。 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 下夷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 顺阴阳以呼吸,藏景曜于重泉。 食飞尘以实气,饮不竭于朝露。 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以鹤顾。 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于太素。 感白灵之翔翥,卒不免乎豫且。 虽见珍于宗庙,离刳剥之重辜。 欲诉怨于上帝,将等愧乎游鱼。 惧沈泥之逢殆,赴芳莲以巢居。 安玄云而好静,不汪翔而改度。 昔严州之抗节,援斯灵而记喻。 嗟禄运之顿蹇,发遇获于江滨。 归笼槛以幽处,遭谆美之仁人。 昼顾瞻而终日,夕抚顺以接晨。 遘淫灾以陨越,命剿绝而不振。 天道昧而未分,神明幽而难烛。 黄氏没于空泽,乔松化于株木。 蛇折鳞于平皋,龙蜕骨于深谷。 亮物类之迁化,疑斯灵之解壳。
登高墉兮望四泽,临长流兮送远客。春风畅兮气通灵,草含于兮木交茎。丘陵崛兮松柏青,南园薆兮果载荣。乐时物之逸豫,悲予志之长违。叹《东山》之溯勤,歌《式微》以咏归。进无路以效公,退无隐以营私。俯无鳞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
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伊上灵之降命,何短修之难裁。 或华髪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 方朝华而晚敷,比辰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怅情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金瓠,予之首女,虽未能言,固已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辞曰: 在襁褓而抚育,向孩笑而未言。 不终年而夭绝,何见罚于皇天? 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愆。 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土。 天长地久,人生几时。 先后无觉,促尔有期。
于惟我王,承运之衰。神武震发,群雄殄夷。拯民于下,登帝太微。德美旦、奭,功越彭、韦。九德光备,万国作师。寝疾不兴,圣体长违。华夏饮泪,黎庶含悲。神翳功显,身沈名飞。敢扬圣德,表之素旗。乃作诔曰: 于穆我王,胄稷胤周。 贤圣是绍,元懿允休。 先侯佐汉,实惟平阳。 功成绩著,德昭二皇。 民以宁一,兴咏有章。 我王承统,天姿特生。 年在志学,谋过老成。 奋臂旧邦,翻身上京。 表与我王,兵交若神。 张陈背誓,傲帝虐民。 拥徒百万,虎视朔滨。 我王赫怒,戎车列陈。 武卒处阚,如雷如震。 欃枪北扫,举不浃辰。 绍遂奔北,河朔是宾。 振旅京师,帝嘉厥庸。 乃位丞相,总摄三公。 进受上爵,临君魏邦。 九锡昭备,大路光龙。 玄鉴灵蔡,探幽洞微。 下无伪情,奸不容非。 敦俭尚古,不玩珠玉。 以身先下,民以纯朴。 圣性严毅,手修清一。 惟善是嘉,靡疏靡昵。 怒过雷电,喜逾春日。 万国肃虔,望风震栗。 既总庶政,兼览儒林。 躬著雅颂,被之琴瑟。 茫茫四海,我王康之。 微微汉嗣,我王匡之。 群杰扇动,我王服之。 喁喁黎庶,我王育之。 光有天下,万国作君。 虔奉本朝,德美周文。 以宽克众,每征必举。 四夷宾服,功夷圣武。 翼帝王世,神武鹰扬。 左钺右旄,威凌伊吕。 年逾耳顺,体壮志肃。 乾乾庶事,气过方叔。 宜并南岳,君国无穷。 如何不吊,祸钟圣躬。 弃离臣子,背世长终。 兆民号啕,仰诉上穹。 既以约终,令节不衰。 既即梓宫,躬御缀衣。 玺不存身,唯绋是荷。 明器无饰,陶素是嘉。 既次西陵,幽闺启路。 群臣奉迎,我王安厝。 窈窕玄宇,三光不入。 潜闼一扃。尊灵永蛰。 圣上临穴,哀号靡及。 群臣陪临,伫立以泣。 去此昭昭,于彼冥冥。 永弃兆民,下君百灵。 千代万叶,曷时复形。
今贼徒欲保江表之城,守欧吴耳。无有争雄于宇内,角胜于平原之志也。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江淮为城堑而已。若可得挑致,则吾一旅之卒足以敌之矣。盖弋鸟者矫其矢,钓鱼者理其纶,此皆度彼为虑,因象设宜者也。今足下曾无矫矢理纶之谋,徒欲候其离舟,伺其登陆,乃图并吴会之地,牧东野之民,恐非主上授节将军之心也。
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醉。 有玄灵先生见而问之曰:“子将何疾?以至于斯?” 答曰:“吾所病者,愁也。” 先生曰:“愁是何物,而能病子乎?” 答曰:“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其来也,难退;其去也,易追。临餐困于哽咽,烦冤毒于酸嘶。加之以粉饰不泽,饮之以兼肴不肥,温之以金石不消,摩之以神膏不希,授之以巧笑不悦,乐之以丝竹增悲,医和绝思而无措,先生岂能为我蓍龟乎?” 先生作色而言曰:“予徒辩子之愁形,未知子愁所由而生,我独为子言其发矣。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咨趣荣贵。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所鬻者名,所拘者利,良由华薄,凋损正气。吾将赠子以无为之药,给子以淡薄之汤,刺子以玄虚之针,灸子以淳朴之方,安子以恢廓之宇,坐子以寂寞之床。使王乔与子遨游而逝,黄公与子咏歌而行,庄生与子具养神之馔,老聃与子致爱性之方。趣避路以栖迹,乘轻云以翱翔。” 于是精骇魂散,改心回趣,愿纳至言,仰崇玄度。众愁忽然不辞而去。
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五帝之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也。既时有举贤之名,而无得贤之实,必各援其类而进矣。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夫相者,文德昭者也;将者,武功烈者也。文德昭则可以匡国朝,致雍熙,稷、契、夔、龙是也。武功烈则可以征不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矣。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周二王是矣。若夫龌龊近步,遵常守故,安足为陛下言哉!故阴阳不和,三光不畅,官旷无人,庶政不整者,三司之责也。疆场骚动,方隅内侵,沿军丧众,干戈不息者,边将之忧也。岂可虚荷国宠而不称其任哉!故任益隆者负益重,位益高者责益深。《书》称“无旷庶宦”,《诗》有“职思其忧”,此其义也 。 陛下体天真之淑圣,登神机以继统,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而数年以来,水旱不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加东有覆败之军,西有殪没之将,至使蚌蛤浮翔于淮泗,鼲鼬喧哗于林木。臣每念之,未尝不辍食而挥餐,临觞而搤腕矣。昔汉文发代,疑朝有变。宋昌曰:“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此则盘石之宗,愿王勿疑。” 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盘石之固。昔骐骥之于吴阪,可谓困矣,及其伯乐相之,孙邮御之,形体不劳,而坐取千里。盖伯乐善御马,明君善御臣;伯乐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昔段干木修德于闾阎,秦军为之辍攻,而文侯以安。穰苴授节于邦境,燕、晋为之退师,而景公无患。皆简德尊贤之所致也。愿陛下垂高宗傅岩之明,以显中兴之功] 。若朝司惟良,万机内理,武将行师,方难克弥,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劳动蛮驾暴露于边境哉 ! 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兮置将不良,有似于此。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昔乐毅奔赵,心不忘燕;廉颇在楚,思为赵将。臣生乎乱,长乎军,又数承教于武皇帝,伏见行师用兵之要,不必取孙、吴而暗与之合。窃揆之于心,常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陛,列有职之臣,赐须臾之问,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被鸿胪所下发士息书,期会甚急。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鹜驾,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臣诚竦息,不遑宁处。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驱,毕命轮毂,虽无大益,冀有小补,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 ! 屈平曰:“国有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昔管、蔡放诛,周、召作弼,叔鱼陷刑,叔向匡国。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二南之辅,求不必远,华宗贵族,藩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故《传》曰:“无周公之亲,不得行周公之事。”唯陛下少留意焉!近者汉氏广建藩王,丰则连城数十,约则飨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树国,五等之品制也。若扶苏之谏始皇,淳于越之难周青臣,可谓知时变矣。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者,公族之臣也。兮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臣闻孟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兮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不胜愤懑,拜表陈情。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臣死之后,事或可思。若有毫厘少挂圣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如是则臣愿足矣 。
臣植言: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故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夫天德之于万物,可谓弘广矣。盖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其传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及周之文王,亦崇厥化。其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雍雍穆穆,风人咏之。昔周公吊管蔡之不咸,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传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诚骨肉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寔在敦固;未有义而后其君,仁而遗其亲者也。 伏惟陛下,咨帝唐钦明之德,体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亲,群后百僚,番休递上。执政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于私室,亲理之路通,庆吊之情展,诚可谓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至于臣者,人道绝绪,禁固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乃望交气类,脩人事,叙人伦。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吉凶之问塞,庆吊之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胡越。今臣以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明知之矣。然天寔为之,谓之何哉!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愿陛下沛然垂诏,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笃义,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齐义于贵宗,等惠于百司。如此,则古人之所叹,风雅之所咏,复存于圣世矣。 臣伏自思惟,岂无锥刀之用。及观陛下之所拔授,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驸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初信之,以臣心况,徒虚语耳。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寔在陛下。 臣闻文子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唱言者,何也?窃不愿于圣代使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故柏舟有天只之怨,谷风有弃予之叹。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其君者,不敬其君者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于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㥪㥪之诚,窃所独守。寔怀鹤立企伫之心,敢复陈闻者,冀陛下傥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者,岂好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减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衂,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免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尽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而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叔嫂不亲授,长幼不并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有朱橘之珍树,于鹑火之遐乡。 禀太阳之烈气,嘉杲日之休光。 体天然之素分,不迁徙于殊方。 播万里而遥植,列铜爵之园庭。 背江川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 邦换壤别,爰用丧生。 处彼不雕,在此先零。 朱实不雕,焉得素荣。 惜寒暑之不均,嗟华实之永乖。 仰凯风以倾叶,冀炎气之所怀。 飏鸣条以流响,晞越鸟之来栖。 夫灵德之所感,物无微而不和。 神盖幽而易激,信天道之不讹。 既萌根而弗干,谅结叶而不华。 渐玄化而弗变,非彰德于邦家。 拊微条以欢息,哀草木之难化。
羡良木之华丽,爰获贵于至尊。 凭文昌之华殿,森列峙乎端门。 观朱欀之振条,据文陛而结根。 扬沈阴以博覆,似明后之垂恩。 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覆阳精之炎景,散流耀以增鲜。
余览扬雄《酒赋》,辞甚瑰玮,颇戏而不雅。聊作《酒赋》,粗究其终始。赋曰: 嘉仪氏之造思,亮兹美之独珍。仰酒旗之景曜,协嘉号于天辰。穆生以醴而辞楚,侯嬴感爵而轻身。谅千钟奇慕,何百觚之足云。其味亮升,久载休名。有宜城醪醴,苍梧缥清。或秋藏冬发,或春酝夏成。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尔乃王孙公子,游侠翺翔。将承芬以接意,会陵云于朱堂。献酬交错,宴笑无方。于是饮者并醉,纵横讙哗。或扬袂屡舞,或叩剑清歌。或颦噈辞觞,或奋爵横飞。或叹骊驹既驾,或称朝露未晞。于斯时也,质者或文,刚者或仁。卑者忘贱,窭者忘贫。 于是矫俗先生闻之而叹曰:“噫!夫言何容易。此乃淫荒之源,非作者之事。若耽于觞酌,流情纵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 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 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 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旸谷。 芙蓉蹇产,菡萏星属, 丝条垂珠,丹荣吐绿, 焜焜韡韡,烂若龙烛。 观者终朝,情犹未足。 于是狡童媛女,相与同游。 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吁何奸气,生兹蝙蝠。 形殊性诡,每变常式。 行不由足,飞不假翼。 明伏暗动,尽似鼠形。 尽似鼠形,谓鸟不似。 二足为毛,飞而含齿。 巢不哺飐,空不乳子。 不容毛群,斥逐羽族。 下不蹈陆,上不凭木。
鹞欲取雀。雀自言:“雀微贱,身体些小,肌肉痟瘦,所得盖少。君欲相啖,实不足饱。”鹞得雀言,初不敢语。“顷来轗轲,资粮乏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今日相得,宁复置汝!”雀得鹞言,意甚怔营:“性命至重,雀鼠贪生;君得一食,我命是倾。皇天降鉴,贤者是听。”鹞得雀言,意甚沮惋。当死毙雀,头如蒜颗。不早首服,捩颈大唤。行人闻之,莫不往观。雀得鹞言,意甚不移。依一枣树,藂蕽多刺。目如擘椒,跳萧二翅。我当死矣,略无可避。鹞乃置雀,良久方去。 二雀相逢,似是公妪,相将入草,共上一树。仍叙本末,辛苦相语。向者近出,为鹞所捕。赖我翻捷,体素便附。说我辨语,千条万句。欺恐舍长,令儿大怖。我之得免,复胜于免。自今徙意,莫复相妒。 言雀者但食牛矢中豆,马矢中粟。
余游于武陵中,有雁离缴,不能复飞,顾命舟人追而得之。故怜而赋焉。 怜孤雁之偏特,情惆焉而内伤。寻淑类之殊异兮,禀上天之休祥。含中和之纯气,赴四节而征行。远玄冬于南裔,避炎夏于朔方。白露凄以飞扬兮,秋风发乎西商。感节运之复至兮,假魏道而翺翔。接羽翮以南北兮,情逸豫而永康。望范氏之发机兮,播纤缴以凌云。挂微躯之轻翼,忽颓落而离群。旅暗惊而鸣远,徒矫首而莫闻。甘充君之下厨,膏函牛之鼎镬。蒙生全之顾覆,何恩施之隆博。于是纵躯归命,无虑无求。饥食粱稻,渴饮清流。
鹖之为禽猛气,其鬬终无胜负,期于必死,遂赋之焉。 美遐圻之伟鸟,生太行之岩阻。体贞刚之烈性,亮金德之所辅。戴毛角之双立,扬玄黄之劲羽。甘沈陨而重辱,有节侠之仪矩。降居檀泽,高处保岑。游不同岭,栖必异林。若有翻雄骇游,孤雌惊翔。则长鸣挑敌,鼓翼专场。逾高越壑,双戟只僵。阶恃斯珥,俯耀文墀。成武官之首饰,增庭燎之高晖。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